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第三季“渣打香港中小企领先营商指数”综合营商指数跌至40.5 专家料下半年增长较温和

2025-08-19 18:56

智通财经APP获悉,8月19日,香港生产力局公布2025年第三季“渣打香港中小企领先营商指数”。调查结果显示,环球经济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其中“营业状况”及“盈利表现”分别按月跌至36.6及34.1,反映本地中小企对本季生意额的信心有所回落,综合营商指数微跌3.3至40.5水平。渣打银行大中华及北亚区高级经济师刘健恒指,指数显示香港经济在上半年出乎意料的强劲开局后,下半年增长将较为温和。

“渣打中小企指数”为40.5 自2022年第二季以来最低

本季综合营商行业指数方面,在11个行业中,“建造业”(42.3)及“住宿及膳食服务业”(42.9)均录得升幅。此外,“专业及商用服务业”招聘意向上升2.9点,盈利表现改善1.2点,反映高增值型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原材料成本预期上升企业比例降至五季新低的47%,薪金上调压力亦见缓解,较上季下跌一个百分点至19%。只有17%的中小企计划提升货品或服务价格,与上季持平。

“环球经济”分项指数连续三季录得跌幅,自2024年第四季起累计下跌15.6。环球经济疲软主要受多重因素影响,自2024年第四季以来,美国货币政策转向及经济刺激措施等未能完全提振消费,而今年美国实施的高关税政策进一步抑制全球贸易流动,推高企业营运成本,加剧中小企的经营压力。

刘健恒表示:“第三季的‘渣打中小企指数’为40.5,自2022年第二季以来的最低水平。尽管营商环境充满挑战,香港第二季本地生产总值表现稳健,企业信心依然保持谨慎而稳定,展现出迎难而上的精神。”

调查显示 超过八成计划出海企业首选内地或亚洲

另外,调查结果显示,本地中小企正面临多重的营商挑战,主要包括:“市场竞争加剧”(50%)、“关税政策不稳定”(40%)及“进出口成本/员工薪金上升”(37%)。

目前,已经在香港境外进行产品制造或生产、产品研发或检测、专业服务和产品或服务销售的中小企分别占75%、63%、10%和25%,这些业务主要集中在内地。在出海计划方面,16%的受访中小企已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出海,另有18%正在考虑中。在已计划出海的中小企中,较多倾向于拓展至内地(59%)或亚洲地区(42%)。无论是已经出海还是正在考虑出海的企业,都认为“不熟悉当地法规、规划或政策”和“找不到当地的商业伙伴”是出海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

香港生产力局首席市场总监冯嘉宝女士指出:“今季调查反映本地中小企正面对市场竞争、成本上升等挑战,同时超过八成计划出海企业首选内地或亚洲,但对当地法规和合作伙伴的需求尤为迫切。”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