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19 16:56
(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报告摘要
⭕2025年8月11日至15日,港股上涨,南向资金近30日净流入增加,恒指波幅指数低位波动
近期港股交易线索:2025年8月11日至15日,恒生指数上涨1.65%,恒生科技上涨1.52%。行业表现上,香港医疗保健、信息技术、材料等行业领涨,香港公用事业等行业领跌。究其原因,主要有:1)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美国7月CPI同比2.7%,低于市场预期的2.8%,市场对美联储降息押注上升,截至8月17日,CME Fedwatch对9月份降息25BP的押注上升到92.1%;2)国内政策带动:三部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于2025年8月12日发布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带动港股消费板块上涨。
⭕ 8月11日至15日南向与外资机构流向分化:南向流入非银医药,外资流向传媒软件
2025年8月11日至15日,南向资金净流入80.65亿港元,主要流入非银金融、硬件设备、医药生物、软件服务、房地产Ⅱ等行业,排名前五的行业合计净流入130.61亿港元。南向资金净流入最多的五个行业是:非银金融(47.23亿港元)、硬件设备(37.1亿港元)、医药生物(22.62亿港元)、软件服务(14.31亿港元)、房地产Ⅱ(9.36亿港元)。主要流出传媒、银行、半导体、纺织服装Ⅱ、汽车与零配件。2025年8月15日,南向资金净流入358.76亿港元,创下自2018年以来的单日净流入新高。
期间,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入75.09亿港元,主要流入传媒、软件服务、有色金属、交通运输、银行等行业,排名前五的行业合计净流入111.84亿港元。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入最多的五个行业是:传媒(30.04亿港元)、软件服务(24.12亿港元)、有色金属(23.57亿港元)、交通运输(18.42亿港元)、银行(15.69亿港元)。主要流出硬件设备、非银金融、医药生物、电信服务、耐用消费品。
⭕ 2025年8月1日至15日,南向流入科技板块,外资加码医药有色
2025年8月1日至15日,南向资金净流入543.79亿港元,主要流入软件服务、硬件设备、非银金融、可选消费零售、医药生物等行业,排名前五的行业合计净流入358.5亿港元。南向资金净流入最多的五个行业是:软件服务(91.4亿港元)、硬件设备(77.74亿港元)、非银金融(72.72亿港元)、可选消费零售(71.76亿港元)、医药生物(44.88亿港元)。主要流出电信服务、耐用消费品、电气设备、家庭用品、建材Ⅱ。
期间,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出159.38亿港元,主要流入医药生物、有色金属、软件服务、交通运输、耐用消费品等行业,排名前五的行业合计净流入226亿港元。外资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入最多的五个行业是:医药生物(83.47亿港元)、有色金属(71.37亿港元)、软件服务(42.45亿港元)、交通运输(18.39亿港元)、耐用消费品(10.32亿港元)。主要流出硬件设备、可选消费零售、非银金融、汽车与零配件、银行。
以上内容节选自长江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详见8月W2港股周度资金跟踪:创下自2018年以来单日净流入新高的南向资金买了什么?,完整内容欢迎联系长江策略戴清团队!
戴清,长江策略首席分析师,上海财经大学本科,美国德州农工大学计量经济学硕士毕业。从业8年,曾任国泰君安港股&海外策略团队负责人首席分析师,永赢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长江海外策略分析师。2024年新浪金麒麟策略菁英分析师,随团队荣膺2019年金麒麟最佳策略分析师、2020年金麒麟港股与海外市场新锐分析师。曾在2022年11月初提出“日出东方、港股更红”观点,随后更提出“港股牛市三级火箭”,2023年中期策略“砥砺前行,顺势而为”以及“中特估——港股新核心资产”,2024年提出“红利时代,红马奔腾”策略,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风险提示
1、贸易摩擦反复超预期;
2、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研究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8月W2港股周度资金跟踪:创下自2018年以来单日净流入新高的南向资金买了什么?》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8月18日
研究发布机构:长江证券研究所
参与人员信息:戴清 SAC:S0490524010002
邮箱:daiqing@cjsc.com.cn
投资评级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