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国人寿助力脑机接口技术快速腾飞

2025-08-19 17:09

转自:新华财经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人寿积极响应政策,充分发挥综合金融特色优势,全力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将金融“活水”与科创“沃土”深度融合,助力脑机接口等技术快速腾飞。

聚力培育前沿技术“金种子”

“阻抗测试正常,监测到大量神经元峰电位!”看着脑电监测屏幕上不停跳动的脑电波信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病房内一众临床专家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2024年11月底,这场令人振奋的手术将仅有头发丝十分之一厚度的柔性电极植入患者颅内深部脑区,对患者脑组织的损伤微乎其微,同时在患者术后苏醒后,可以不间断地通过高通量微电极采集深部脑区的单细胞级别神经电信号。

这场手术不仅是脑机接口领域的重大突破,也为脑疾病的精准诊疗和脑科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工具,而本次临床试验使用的,就是由北京智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冉医疗”)开发的高通量柔性电极。对于像智冉医疗这样的医疗科技公司而言,高效、精准的资金支持成为刚需。2025年8月,国寿双碳基金成功参与智冉医疗最新A轮融资,规模超3亿元,本轮所募资金将用于新一代侵入式柔性脑机接口研发及大规模临床试验,得益于有力的资金支持,该企业构建了从研发到规模化量产的完整闭环,实现了临床级产品的自主可控。

前沿科技的每一步突破,都是厚积薄发的过程,中国人寿通过保险资金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优势,全力将金融“活水”高效配置到像脑机接口这样的新兴产业。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国寿投资公司支持科技自立自强领域累计投资规模超400亿元,发起设立的国寿科创基金、国寿双碳基金累计投资项目超20个,所投项目涵盖新能源、先进制造、工业软件、医疗健康、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其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超50%。

稳稳支撑科创实践“想象力”

脑机接口正被应用于医疗、康复、护理等多个领域。当患者想象“抬起手臂”“走路”等动作,系统会立刻识别并触发外骨骼来辅助患者完成动作,这就是通过“脑机接口”技术使患者使用“意念”进行康复训练的真实场景。随着越来越多脑机接口技术不断走进现实、产业新赛道加速拓展,企业在技术研发、场景落地、设备量产等环节的融资需求也随之凸显。

力之智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之智能”)就是其中一家现拥有100余项发明专利和7项国际专利的高新技术企业。2024年,在力之智能正准备基于脑机接口的康复神经调控技术研究申报国家产业基金的关键阶段,中国人寿集团成员单位广发银行积极响应,为其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在贷款额度、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提供1.7亿元授信意向,极大助力了该企业申报国家专项基金。同时,广发银行作为广州市政府“益企共赢计划”首批试点银行之一,在了解到力之智能未来规划及资金需求后,对其进行贷前调查并制定金融服务方案,最终通过“总分支”协同作战模式,为力之智能开辟授信审批绿色通道,及时提供了2500万元的贷款支持,有效助力脑机接口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拓宽康养场景。2025年上半年,广发银行科技信贷较年初增长7.7%,并针对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等不同阶段科创企业特点持续开发系列特色产品,为企业成长保驾护航。

精准滴灌产业生态“向阳林”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技创新具有高风险、长周期的特点,中国人寿通过股权投资、债权计划、资产证券化等多元化金融工具,精准滴灌集成电路、高端制造、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探索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新路径。以大健康赛道为例,中国人寿集团旗下国寿健投公司所属国寿股权公司率先获批设立国内首支保险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国寿大健康基金,总规模达500亿元,先后投资多家打破国外技术和产品垄断、专注解决“卡脖子”难题的高科技企业。

在人工智能领域,国寿大健康基金于2021年投资杭州“六小龙”之一的浙江强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脑科技”)B轮融资,助力其逐步成长为全球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的领军企业,三大产品线——智能假肢、智能康复及神经电子消费品已率先完成全球脑机接口领域十万台级量产。2022年至2023年,国寿大健康基金、国寿科创基金和国寿双碳基金联合投资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品驰医疗”)E轮融资,品驰医疗成长为自主研发脑起搏器技术、国内脑机接口及创新医疗器械的创新企业。

截至2025年6月末,国寿大健康基金已发起设立3期基金,累计投资项目超60个,科技型企业占比超70%,不断通过重点布局产业链关键节点,发现、培育、赋能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引领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

未来,中国人寿将继续以“报国为民当头雁”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持续提升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质效,以金融引擎不断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重要领域,为中国产品、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不断贡献力量。(张震)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