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兰州新区乘共建“一带一路”东风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5-08-19 16:10

区港联动 构筑开放新高地

——兰州新区乘共建“一带一路”东风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兰州新区综保区开行甘肃首列“保税物流+国际班列”。

  兰州新区报记者 霍鸿宇

  开放新高地

  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纵深推进的时代浪潮中,兰州新区牢记“向西开放重要战略平台”战略使命,在西北内陆勾勒出一幅开放与改革交织、创新与产业共舞的壮阔图景。

  走过13年建设发展之路,这座年轻的国家级新区,如今正以“通道+平台+贸易+产业”的立体化布局,加速构建内陆开放新高地——从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主体竣工,到中欧、中亚及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常态化运行;从综保区粮油加工、跨境电商等多元业态蓬勃发展,到石油石化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新区智造”走向世界……兰州新区正以向西开放为支点,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兰州至莫斯科”国际货运航线开通。本组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兰州新区报记者霍鸿宇 摄 “兰州至莫斯科”国际货运航线开通。本组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兰州新区报记者霍鸿宇 摄

  筑开放平台

  培育开放发展新优势

  6月27日凌晨,一架承载着27吨货物的全货机从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腾空而起,直航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标志着兰州至莫斯科国际定班全货机航线成功启航。这条跨越5000多公里的“空中丝绸之路”,是兰州新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制度创新,提升区域开放水平的又一新突破。

  今年以来,兰州新区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正式投运为契机,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通道优势,抢抓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机遇,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努力打造西部航空枢纽。

  在航空物流方面,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货运区新建国内货站2.35万平方米、国际货站1.7万平方米、综合楼5867平方米。随着与春秋航空合作的新货站信息管理系统正式上线启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航空物流业务迈入全新阶段,首次实现春秋航空货运全流程电子运单保障,并在货物收运、预配环节同步实现信息化,极大提升了物流效率,确保航空货物高效送达。

  3月17日,兰州至塔什干全货机航线恢复运行。它有力推动了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口岸能级进一步提升,促进机场与中欧班列、TIR国际公路运输等物流方式深度衔接,构建“空铁公”高效协同的多式联运体系,有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推动产业升级。通过着力打造兰州至中西亚方向的航线网络,为特色产业发展搭建起高效的空中经济通道,助力特色产业“飞”向更广阔的市场,提升产业竞争力。

  作为“开放甘肃”的重要平台,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以“国际空空联运、国际货物跨境中转”的新机制,不断提高国际航空货运网络通达性,为跨境电商、生鲜冷链、高端制造等重点产业提供物流保障,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汇聚于此。进口的红酒、水果和出口的电子产品、工艺品等,在兰州中川国际机场完成便捷集疏,也为花卉等“甘味”产品搭建起了“双向奔赴”的空中经济通道。

  与此同时,兰州新区积极把握“一带一路”向西开放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综合保税区、国际空港、国际陆港区港联动优势,构建现代高效的运行体系,积极拓展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今年5月,整列进口豌豆中亚班列抵达兰州新区中川北站,该班列满载61个集装箱、1609吨豌豆,自哈萨克斯坦出发,经新疆霍尔果斯口岸,通过“铁路快速通关”模式顺利运抵兰州新区中川北站进境粮食指定监管场地。该班列的到达标志着兰州新区铁路口岸进出境“铁路快速通关”模式运行迈出新步伐。

  7月21日,261辆商品汽车驶入兰州新区综保区,这批货值约2000万元的车辆以“保税物流+国际班列”模式运抵哈萨克斯坦,标志着甘肃省首列“保税物流+国际班列”正式开行。这一模式既为综保区内企业提供了保税仓储与快速通关的物流平台,又让区外出口企业提前享受到出口退税政策,为兰州新区打造物流枢纽、推进国际货物多式联运集结中心建设开辟了新路径。

  如今,兰州新区开放平台能级不断提升,国际通道持续拓宽。构筑起“一区、两港、六大指定监管场地、两个跨境电商监管中心”的立体化开放平台,还获批设立了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石油装备)等国家级开放试点,以及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专业化工),已成为全省对外开放平台最集中、政策功能最有力的地区。

  同时,兰州新区航空口岸累计开通21个国际货运航点。铁路口岸开通多条海铁、公铁“多式联运”线路,中欧、中亚、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营,通达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伊朗、印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川北站物流园里,起重机将集装箱装上火车。兰州新区报记者罗晋业 摄 中川北站物流园里,起重机将集装箱装上火车。兰州新区报记者罗晋业 摄

  深化国际合作

  “新区智造”出口表现亮眼

  7月22日,由兰石装备公司研制的ZJ90DBS钻机及配套设备完成全部生产制造及调试任务交付,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客户要求,迅速发往中亚客户现场。

  该设备依托兰石装备在超深井钻机研制领域的深厚技术积淀,着重加强钻机的超深作业能力、极端环境适应性,智能化与安全性、高效搬迁能力,实现了连续作业可靠性、复杂地层适应性、突发状况响应速度的同步跃升,可满足客户在高温(50℃)、强风沙等极端环境下万米以上深层油气勘探需求。

  好消息不止于此。时隔不久,沙特AHG公司组团飞抵兰州新区,与兰石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及意向采购协议,将双方在产品与服务上的合作提升至战略合作。

  此前,今年4月和5月,AHG公司先后与兰石集团签订了70MPa撬装加氢站项目、10Nm3/h PEM电解水制氢设备项目合同,对兰石集团的产品和服务充分认可。

  今年以来,兰石集团依托兰州新区优越的营商环境和良好的区位优势,抢抓共建“一带一路”机遇,主动融入国际市场发展新格局,全力推进中东、俄罗斯等海外能源项目建设,生产的沙漠石油钻机、海洋石油模块钻机、抽油机、压力容器、反应器、快锻压机等,出口至俄罗斯、阿尔及利亚、南非、新加坡、阿曼、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

  上半年,兰石集团实现新增订货56亿元,装备制造产品类订单49亿元、同比增长20%;出口交货值超6亿元,实现大幅增长。

  兰石集团海外业务高歌猛进之际,位于兰州新区的另一家老牌机电企业也在不断扩大国际“朋友圈”,积极拓展国际出口市场。

  据兰电股份副总经理裴海鹰介绍,今年初,兰电股份精心编制构建“一体化”海外市场开拓思路及方案,精准高效开拓国际市场,国际客户考察热潮涌动。仅今年上半年,就有包括PTO MOLOT公司在内的4家俄罗斯客商及西门子等10余家国际重要客户相继到访兰电股份,并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裴海鹰表示,兰电股份深度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全力构筑“国际国内、线上线下、内外联动”立体化市场格局,持续攻克关键技术壁垒,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以全新态势携优质产品和服务,主动融入国际市场新格局,全力推进在欧亚、东南亚、中东市场的项目取得新突破,开创海外市场拓展新局面。

  今年上半年,兰电股份实现出口额达3622万元,占2024年全年出口总额的97%,国际市场影响力持续扩大。

  从兰石集团到兰电股份,亮眼的出口数据折射的是兰州新区依托“向西开放重要战略平台”,构筑内陆开放新高地所激发的澎湃发展动能。

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兰州新区报记者崔盛政 摄 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兰州新区报记者崔盛政 摄

  优环境激活力

  推动开放型经济提速发展

  “企业注册备案阶段,兰州新区综保区管委会就安排专人全程服务,现在又有‘暖心’政策送上门,让我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澳大利亚农业集团甘肃分公司负责人说。

  近日,兰州新区综保区管委会开展产业协同发展专项行动,目前已走访新能源新材料、化工、粮油食品、机械电子等企业69家,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宣讲相关外贸政策,帮助企业分析可执行、可享受的政策路径,与企业建立良好沟通机制。

  澳大利亚农业集团甘肃分公司是今年6月11日在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新揭牌成立的外资企业,为支持和推动企业尽快开展业务,助力甘肃特色农产品出海,兰州新区综保区管委会工作人员上门讲解国际运输、国内集货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企业负责人表示,“这次政策解读像一场‘及时雨’,帮助我们填补了很多政策盲区,我们将加快特色农产品选品、采购、包装,尽快全面开展业务。”

  今年以来,兰州新区综保区管委会聚焦企业需求,通过政策解读、业务培训等方式,引导企业用足用好政策红利,精准帮助企业打通各种堵点难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水平。兰州新区在要素获取、政府采购、资质许可、标准制定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加速提升投资便利化、贸易自由化水平,持续擦亮“投资吸引力新区”金字招牌。

  据兰州新区综保区管委会主任王岩山介绍,新区综保区积极推动企业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支持广通新能源与乌兹别克斯坦新签订100台公交车订单,助力兰石集团进一步拓展德国、美国、俄罗斯及中东等海外市场,累计出口订单同比增长近30%,带动机械电子类产品出口规模稳步增长。

  数据显示,上半年,兰州新区综保区机械电子类产品进出口额达到6.83亿元,占进出口贸易总额19%,同比增速达到27%,实现了机械电子外贸业务量与质的双提升。促进外资提质增效并稳住外资基本盘,对于地方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兰州新区作为西北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成功构建了“综合保税区+国际空港+铁路口岸”的多维开放平台体系,通过创新“区港联动”模式、培育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形成了“通道带物流、物流促经贸、经贸兴产业”的良性发展格局,昔日的内陆腹地转变为向西开放的战略支点。未来,兰州新区将持续放大“座中六联”的区位优势,强化物流枢纽功能,推动形成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

责任编辑:葛鹏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