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19 07:38
2025年8月12日,*ST松发(603268)披露重大资产重组之配套募资发行情况报告书,完成向UBS AG、广资智造、财通基金等19家机构定向发行40亿元,标志*ST松发重大重组涉及40亿元配套融资的成功落地。
作者曾在《热议!关于松发股份80亿元并购过会的几点思考》,对该并购的背景、方案、项目时间进程等进行了分析。
本文主要讲讲松发股份80亿并购给资本市场带来参考价值,包括*ST公司能否发股收购、跨界并购挑战大、类借壳、资本市场对并购的态度等。
此外,近期产业方(含IPO终止、拟IPO企业)积极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因装入资产可能触发借壳上市,因此借鉴松发股份的“时间换空间”策略,等待36个月后注入资产,是未来这些产业方的主要选择。
一、*ST公司(或准*ST):2024年开始实施退市新规,响应并购六条,提前规划并购,在*ST之后获证监会的注册批复(2025年5月17日)。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4年4月修订)将主板财务退市指标中的“收入低于1亿元且亏损”调整为“收入低于3亿元且亏损”,从2024年度开始实施。
松发股份主要从事日用陶瓷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日用瓷、精品瓷和陶瓷酒瓶等,2023年营业收入2.06亿元、净利润-1.17亿元。
2025年4月29日,因松发股份2024年收入2.75亿元,净利润-0.77亿元,被交易所实施*ST,更名为*ST松发。
当时,松发股份面临较大的*ST及保壳风险,在2024年9月24日证监会发布并购六条和市值管理指引(征求意见)背景下,松发股份积极响应政策号召积极推动并购重组。
2024年10月1日,松发股份披露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的公告,并于2025年4月18日,获上交所并购重组委审核通过。
像松发股份收购恒力重工案例,系同一控制下收购、标的公司盈利能力(2024年3.01亿元利润,未来3年承诺48亿)、股东背景强大(恒力集团,总营收8715亿元,中国民营第三名),从首次披露到获证监会批复,历经7.5个月(效率已经高于大部分发股收购项目)。
所以,其他可能*ST甚至已经*ST公司,一定提前规划。
因为重大并购需要时间,另外能够合并的收入仅为收购完成日至报表日(如11月末完成收购,只能并标的公司12月份的收入)。
二、924之后的跨界标杆案例:松发股份80亿元并购为924以来最大的跨界并购项目,也是民营上市公司配套募资最高的并购项目。
2024年9月24日以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交易金额超50亿元以上的落地项目共15单,具体如下:
其中,2024年9月6日,国泰君安宣布吸收合并海通证券,2025年3月14日完成,交易金额为976.15亿元,为924之后最大的并购交易项目。
2024年4月26日,国联证券披露发股收购民生证券,2025年1月7日成功落地,交易金额为294.92亿元,为924之后交易金额第二大的并购交易项目。
松发股份收购恒力重工的交易金额为80亿元,位列第8名,同时也是924之后最大的跨界并购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松发股份收购恒力重工同时配套募集资金40亿元,也是924之后民营上市公司配套募资最高的项目。
此外,因为不是控股股东的认购(也是部分让利于投资机构),本次配套融资属于市价的定向发行。松发股份因收购恒力重工股价已经上涨不少,投资机构依然认可上涨后的松发股份的市场价值,实属难得。
三、时间换空间避免借壳:等36个月后再收购资产,或将成为当下产业方收购上市公司控制权后的重要选择。
由于上市公司持股比例低、标的公司体量大、标的公司实控人想要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地位等原因,并购重组容易触发重组上市(借壳上市)标准。
但是由于近两年仅新业能化借壳中基健康(已终止)、海联讯吸收合并杭汽轮B(进行中)、招商滚装、中外运集运借壳安通控股(已终止)、焦作万方收购三门峡铝业(进行中)4例申请借壳上市,且尚无借壳上市项目成功落地,所以避免借壳上市成为大部分上市公司设计并购重组方案的前提。
在《类借壳的4种模式及7个最新案例》,并购小猪介绍了类借壳的四种常规方式,包括实控人不发生变更、36个月之后再收购、向第三方购买资产、收购比例控制在100%以下。
2018年10月,恒力集团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以8.20亿元受让松发股份29.91%股权,并成为松发股份的控制股东,实际控制人变更为陈建华、范红卫。
本次松发股份收购恒力重工属于36个月之后再进行收购,属于经典的类借壳操作方式,也符合商业逻辑。
2025年以来,上市公司控制权交易也日益活跃,根据Wind统计,已有106家披露控制权拟发生变更的公告,较上年同期增长121%。
而上市公司控制权的买家不乏拥有科技型产业背景,且存在不少的市场化跨界收购上市公司,包括矽睿科技收购安车检测(300572)、智元机器人收购上纬新材(688585)、深蕾科技收购线上线下(300959)、星空科技收购中旗新材(001212)、58同城收购易明药业(002826)。
这些产业方未来不排除将自身的产业资产转入上市公司,而当下装入务必会可能触发借壳上市的标准,所以可以参考松发股份的收购案例,待新实控人控制上市公司36个月,且更懂得上市公司规则之后,再将上市公司体外优质资产注入。
四、多赢局面,得到资本市场认可:松发股份停牌前的14.35元/股涨至52.93元/股,涨幅达2.7倍;恒力集团(含关联方)持股市值高达410亿元。
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包括置出陶瓷业务,置入造船资产。重组完成后,松发股份的主要业务资产为恒力重工。
而恒力重工主营业务为船舶及高端装备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包括散货船、油轮、集装箱船及气体运输船等。
2023年和2024年,恒力重工营业收入为6.63亿元和54.96亿元;净利润为0.01亿元和3.01亿元。此外,恒力重工已签订订单、准备签约或多轮报价阶段订单合计156艘,订单金额合计137.14亿元。
恒力集团实控人承诺恒力重工在业绩承诺期(2025-2027年)扣非后净利润不低于48亿元,信心和诚意十足。
松发股份收购恒力重工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2025年10月1日停牌前松发股份二级市场价格为14.35元/股,截止2025年8月12日收盘52.93元/股,涨幅已达2.7倍,不少投资松发股份的中小投资者应该收益颇丰。
本次收购完成后,恒力集团(含关联方)持有松发股份的持股比例为89.93%。按照目前456亿元市值测算,恒力集团(含关联方)持有松发股份二级市场估值为410亿元,初步测算本次操作账面收益超350亿元。
作者:并购小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