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暑期文旅市场“热”潮涌动

2025-08-19 04:22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转自:中华工商时报

    “苏超”“窝囊漂流”“跟着课本去旅行”……今年夏天,旅游市场发生明显变化,与以往人们出游偏好热门目的地不同,今年夏季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与小众旅游胜地更受人们喜爱。

    文化游、红色旅游升温

    途家平台数据显示,山西、河南等地方的历史文化名城民宿预订量呈现倍数级增长,如晋城、开封、新乡、忻州、临汾等。这些文化名城没有传统热门旅游地的拥挤,却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家长带孩子“跟着课本去旅行”的理想选择。

    此外,今年暑期红色旅游依然是亲子游和研学游最热门的主题之一。来自同程旅行平台的数据显示,北京、陕西、江西、山西、上海、贵州、湖南、河北、福建、广西的红色旅游热度位居全国前列。

    同程旅行度假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暑期红色主题的研学游线路近年来热度持续上升,深受中小学校及家长群体的欢迎。暑期热门红色旅游线路主要分布于北京及陕甘宁、湘赣等革命老区以及发生过重大历史事件的目的地。

    今年与抗战历史有关的红色旅游景点和场馆的热度显著高于去年同期。同程旅行平台数据显示,自7月下旬以来,与抗战历史有关的纪念场馆和历史遗迹热度上升较快,也推高了周边景区的热度。

    同程旅行度假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暑期以抗战纪念为主题的研学游等产品的热度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特别是暑期档电影《南京照相馆》的热映进一步推高了相关主题的旅游热度。随着8月份《东极岛》《山河为证》等抗战题材影片的陆续上映,今年暑期的抗战主题红色旅游有望再迎来一个小高潮。

“避暑经济”成区域发展新引擎

    今年夏天,避暑经济再次成为区域发展的新引擎。在湖南张家界武陵源景区,平均26℃的清凉气温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躲清凉”。景区周边酒店民宿入住率普遍高达90%以上,“一房难求”成为常态。

    马蜂窝大数据显示,“夏日避暑好去处”搜索热度上涨。内蒙古大草原是京津冀地区等北方客群最爱;广东游客对亲水玩法情有独钟,此外山野漂流和溯溪也是他们热衷的选择;江浙沪及川渝地区游客则偏好“进山纳凉”,莫干山、青城山、仙女山等山岳景区的度假酒店及民宿平均热度显著增长。

    旅游市场正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张家界武陵源景区负责人表示,将持续优化避暑旅游产品供给,让“清凉经济”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消费行为上,“窝囊旅游”概念兴起。美团旅行数据显示,8月以来“窝囊”漂流搜索量环比增长135%,“窝囊”蹦极搜索量环比增长65%。

    “跟着赛事去旅行”“跟着电影去旅行”等玩法也在今年暑期快速火爆,成为游客的心头好。“跟着赛事去旅行”方面,“苏超”“浙超”“赣超”“村超”等赛事的轮番上阵,吸引了众多球迷及游客的关注,成为今年暑期旅游市场的一大亮点。

    各目的地围绕赛事推出一系列文旅促消费活动,吸引外地游客纷至沓来,并以丰富多元的旅游产品与优惠措施,成功延长游客的驻足时长,有力地拉动餐饮、住宿、购物等多个领域的消费,为当地文旅市场注入新活力。

    《长安的荔枝》对旅游市场的带动效应同样明显。根据原著及电影的设定,剧中的岭南从化即为如今的广州从化。途牛数据显示,《长安的荔枝》上映后的前十天(7月18日-27日),西安、广州目的地用户出游人次环比电影上映前十天(7月8日-17日)分别增长12%和10%。

    杭州机场暑运数据显示,8月以来日均客流超15万人次,亲子客群占热门航线客流量的30%左右。旅客流向折射出“清凉避暑”与“文化深度游”的双重需求。

    出入境游火爆

    随着我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朋友圈”不断扩容,今年暑期入境游持续升温。途家数据显示,外国游客的足迹已延伸至253个中国城市,预订民宿遍布32个省级行政区。

    出境游方面,途牛数据显示,出境短线方向,新加坡、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目的地,以及巴厘岛、仙本那、亚庇等海岛游热度增长显著。出境长线方面,欧洲方向热度增长,法瑞意连线游、北欧连线游等经典行程预订火爆。

    值得一提的是,内地游客前往韩国旅游热情不减,携程数据显示,截至8月6日,今年以来,内地游客赴韩国的出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31%。

    记者从携程平台了解到,上海出发到韩国的跟团游产品约有500多条,当地参团的产品达4000条,此外还有邮轮、私家团、定制游等丰富种类的旅行团产品。2024年中国赴韩团队游订单量同比增长357%。

    “韩国对中国团体游客实施免签政策,将显著提升赴韩旅游便利度,简化签证流程后,预计吸引更多中老年及家庭客群,释放三、四线城市的团队游需求。中国团队游客回流将直接带动韩国零售、免税及餐饮业复苏,同时促进中韩民间互动。”携程旅游研究院认为。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