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18 23:28
(来源:先进制造新视角)
投资评级:增持(维持)
1 2025H1营收利润同步高增,机电一体化业务表现亮眼
2025H1公司实现营收2.51亿元,同比+45.82%;实现归母净利润0.53亿元,同比+45.87%;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0.42亿元,同比+25.09%。业绩高速增长主要系下游行业需求旺盛,同时公司凭借技术积累与战略布局,订单和产能同步增长所致。分产品看:谐波减速器及金属部件实现营收1.97亿元,同比+34.43%,机电一体化产品实现营收0.42亿元,同比+69.66%,成为公司重要增长引擎,智能自动化装备实现营收0.08亿元。分海内外收入看:内销实现营收2.23亿元,同比+49.24%,出口实现营收0.29亿元,同比+23.72%。
单Q2看,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3亿元,同比+69.52%;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100.99%,扣非归母净利润0.26亿元,同比+46.37%。
2 毛利率有所下滑,净利率保持稳定
2025H1公司毛利率为34.77%,同比-5.62pct。公司毛利率有所下降,我们判断系市场价格竞争激烈叠加折旧提升。分业务看,2025H1公司谐波减速器及金属件/机电一体化产品毛利率分别为34.33%/39.58%,同比分别-5.37pct/-2.50pct,智能自动化装备毛利率为2.23%。2025H1公司销售净利率为21.91%,同比-0.23pct,盈利能力保持稳定。2025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6.65%,同比-5.88pct,其中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96%/5.34%/0.19%/9.16%,同比分别-1.67pct/-0.52pct/+1.61pct/-5.30pct。公司研发费用率下降主要系合作研发投入费用减少。尽管研发费用率有所下降,但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报告期内研发人员数量由111人增至149人,并新设研发平台,为公司长期技术领先地位提供有力支撑。
单Q2看,公司毛净利率分别为35.22%和22.18%,同比分别-3.21pct和+3.81pct,毛净利率背离主要系期间费用率影响。25Q2公司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66%/4.71%/0.11%/7.33%,同比分别-2.74pct/-0.90pct/+0.67pct/-6.00pct。
3 产能提升稳步推进,加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1)产能建设进展顺利:2024年公司完成了年产50万台精密减速器扩产项目,计划于2025年实现产能的稳步爬坡。2024年12月公司定增新募投项目“新一代精密传动装置智能制造项目”也在2025年启动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谐波减速器100万台、机电一体化产品20万台年产能。
2)加码人形机器人产品布局:谐波减速器方面,公司针对人形机器人行业需求,聚焦谐波减速器轻量化技术突破,同等出力情况下实现减重30%以上,同时开发出灵巧手适用微型谐波减速器。丝杠方面,公司依托自主研发的内/外螺纹磨削技术,成功突破高精度大承载长寿命行星滚柱丝杠,可用于人形机器人直线关节。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维持公司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1.03/1.44/2.10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263/189/129倍,考虑到公司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相关产品,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谐波减速器需求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研发进度不及预期
东吴机械团队
东吴机械研究团队荣誉
2024年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机械行业 第四名
2024年 Wind金牌分析师 机械行业 第一名
2023年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机械行业 第四名
2023年 Wind金牌分析师 机械行业 第一名
2022年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机械行业 第三名
2022年 Wind金牌分析师 机械行业 第二名
2021年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机械行业 第三名
2021年 Wind金牌分析师 机械行业 第一名
2020年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机械行业 第三名
2020年 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 机械行业 第五名
2019年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机械行业 第三名
2017年 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机械行业 第二名
2017年 金牛奖最佳分析师 高端装备行业 第二名
2017年 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 机械行业 第五名
2017年 每市组合 机械行业 年度超额收益率 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