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18 15:31
过去五年,中国市场每年都会出现一款现象级小车。
2020年是“一代目”五菱宏光MINIEV,上市不到半年卖了12.8万辆;2021年是比亚迪海豚,上市第二个月就月销破万;2022年是比亚迪元Plus,上市14个月卖了30万辆;2023年是比亚迪海鸥,当年月销一度突破5万辆,去年累计卖出了48万辆。
很明显,比亚迪长期称霸这个细分市场,直到吉利星愿的出现才打破了它的一家独大。
靠着和海豚相差无几的尺寸、同级中独一无二的前备厢和Flyme Auto车机、以及比海鸥更低的起售价,星愿迅速成为新一代国民级神车,上市半年就将海鸥斩落马下,上个月卖了4.4万辆,几乎是海鸥、海豚和缤果三款车之和。
经过近几年的残酷洗礼和轮替,纯电小车市场的厮杀俨然成了一堂大型的开卷考试,主要考试科目无外乎空间、续航、配置和价格,对于跃跃欲试的车企而言,杀入这个市场相对容易,但要脱颖而出却非常困难。
一方面,纯电小车本身就是追求薄利多销,导致市场呈现明显的规模效应和寡头效应。
星愿一款车就占了整个市场总量的四成,紧随其后的海鸥、海豚和缤果拿下另外40%,剩下的十几款车再分食剩下的20%,相当于一桌人吃饭,只有一个人吃肉、三个人吃菜,其他人只能啃盘子。
今年年初,广汽埃安副总经理肖勇就表示,新上市的埃安UT至少要月销一万五才能保本,这个数字或许略显夸张,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个级别的纯电小车,月销8000是及格线,月销一万以上才可能通过供应链降本实现微盈。
另一方面,纯电小车本身是一个价格敏感型市场,车企不可能追求“既要、又要、还要”,因此,产品定义的精髓不在于简单粗暴的堆料,而在于如何通过精准的刀法实现动力、空间、续航、价格、智能等不同维度之间的最大平衡。
精准娴熟的刀法正是星愿的成功之道,也是全新MG4想要冲击这个市场的最大挑战。
上一代MG4,造型凌厉,后驱架构,高配有四驱X Power版,百公里加速最快3.8秒,这些特性完美符合欧洲人对于一台纯电小钢炮的期待,相比于更大的车机屏幕和更大的后排空间,他们更在意提速快、转弯巧、制动稳这些传统艺能[1]。
上市之后,这款纯电小钢炮凭借超高性价比在海外大放异彩,2023从中国出口了13.8万辆,其中绝大部分都销往了欧洲,MG4 EV当年力压大众ID.3问鼎“欧洲紧凑纯电冠军”,并且帮助上汽欧洲实现了规模性盈利[2]。
然而,开挂的MG4让欧盟犯上了红眼病,使得上汽集团成为去年关税战的最大受害者。在被额外加征37.6%关税之后,MG 4在国内火速推出了出海冠军荣耀版(四驱),打出了“中国电车,欧洲销冠”的旗号,限时11.58万元起,但反响平平。
事实上,MG 4上市之后一直是“东边不亮西边亮”,过去两年半在中国只卖了1.8万辆,平均月销600辆左右,不到海外的零头,而关税的“黑天鹅”迫使上汽不得不重新调整全新MG 4的定位。
用MG上一任品牌总经理周钘的话说:“上一代MG4是全球设计,中国销售,而这一代MG4主打中国设计,全球销售”[1]。
换言之,全新一代MG4的产品定义要更符合中国宝宝的口味。相比于欧洲人钟爱的操控,中国人更在意一辆智能电动小车的空间、颜值(偏女性化)、续航和舒适性。
从燃油车时代开始,一款全球车想在中国卖爆,大概率都需要加长加高,MG4也不例外,相比于上一代,全新MG4长宽高分别加长了108mm、6mm和35mm,2750mm的轴距超过了星愿、海豚和元Plus,和比它大一圈的银河E5旗鼓相当,按照官方说法,这款车的得房率达到了93.8%。
此外,全新MG4将后悬架结构从之前的独立五连杆变成了非独立扭力梁,驱动方式从后置后驱变成了前置前驱,取消了四驱,这些做法虽然牺牲了一定的操控性,比如过弯的稳定性以及转向的轻巧等,但换来的是同级别独一无二的98L的后备厢下沉空间以及更低的成本。
节省的成本反过来可以让MG在增加智能化和舒适性配置时拥有更多的预算。
比如车机屏幕从之前的10.25英寸升级到了12.8英寸(次低配以上),顶配尺寸为15.6英寸,并且搭载了主流的高通骁龙8155座舱芯片,相比于比亚迪海豚和吉利星愿搭载的高通骁龙660和亿咖通E02,8155在算力和功耗上都要表现更优,操作体验也更加丝滑。
在智能化上,全新MG4这次最大的卖点是首发OPPO智行手车互联功能,可以实现语音备车、手机无感钥匙、手表控车、全量生态上车、灵动小窗、手机摇一摇导航等功能,而且支持华为HiCar 4.0和iPhone手机镜像投屏,未来通过OTA还可以提供手机/手表遥控召唤等功能。
智行手车互联功能未来将在MG所有车型上搭载
在舒适性配置上,全新MG4(中配以上)标配了同级少有的电尾门、最大功率50kW的无线充电、主副驾座椅电动调节、前排座椅通风加热等功能以及A0级中极为罕见的全景天幕+电动遮阳帘。
虽然配置更足,但全新MG4的整备质量却只有1415kg(非顶配版),比同级别的比亚迪海豚和埃安UT还要更轻,而更轻的重量带来的是更快的加速度(0-50km/h时间为3秒)以及更低的能耗(百公里耗电10.4kWh),比吉利星愿的10.9kWh还要略胜一筹。
值得一提的是,全新MG4采用了一体式热管理系统,相比分体式热泵空调系统,空调能耗低50%,冬季制热效率提升30%,在低温(-7℃)热车状态下,全新MG4的续航达成率为75%,相比行业平均水平要高出20%。
空间、车机和舒适性上的越级表现,起步437公里的CLTC续航以及7.28万的预售价,使得全新MG4预售24小时就获得了超过1万张小订。
放在如今的车市里,这样的预售成绩谈不上多耀眼,但对于上汽大乘用车板块来说,却是久旱逢甘霖,要知道,上汽集团四大自主品牌(荣威、飞凡、智己、名爵)中,上一款月销破万的车还是2018年上市的荣威i5,而它还是一款燃油车。
对MG来说,它需要这样一款车来对冲关税的冲击,打开国内市场,加速品牌的新能源转型,与此同时,整个上汽大乘用车也需要这样一款潜力股提振内外部信心,重新找回打造爆款的手感。(转载自远川汽车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