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国神华重组推进,煤电化路港航“六边形战士”壮大

2025-08-18 16:55

eo记者 洪嘉琳

审核 何诺书

2025年8月16日,中国神华发布《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以下简称《预案》),提出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控股股东国家能源集团持有的煤炭、坑口煤电以及煤制油煤制气煤化工等相关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涉及交易标的包括国家能源集团国源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的股权。此前,中国神华已发布相关公告并停牌10个交易日。

交易完成后,中国神华将进一步优化煤炭、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化工全产业链布局,增强一体化运营优势。

在进一步深化国资国企改革的推动下,近年来,能源央企和地方能源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动作频繁,将存在同业竞争的业务资产注入同一平台,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打造主业突出的行业龙头企业。预计2025年内,国资能源企业的整合动作仍将持续。

01

优化煤炭“一条龙”业务

神华重组的企业中,11家为国家能源集团的全资公司,2家由其参控股,包括以41%的股权控股国家能源集团陕西神延煤炭有限责任公司和持有山西省晋神能源有限公司49%的股权。13家企业中,6家主营业务为煤炭产销,海陆运输3家,煤电联营2家,煤化工和数字化平台各1家。

《预案》提到,本次交易前,中国神华主要经营煤炭、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化工六大板块业务,以煤炭采掘业务为起点,利用自有运输和销售网络,发展下游电力和化工产业。通过本次交易,中国神华将进一步整合煤炭开采、坑口煤电、煤化工及物流服务业务板块,进一步优化全产业链布局、增强一体化运营优势和扩大主营业务规模。同时,重组将为中国神华推进清洁生产、降低运营成本、提升持续盈利能力创造条件,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优化产能匹配,提升整体盈利能力,从而实现超越简单业务叠加的“1+1>2”战略价值。

中国神华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为236亿元—256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39亿元—59亿元,下降13.2%—20.0%,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煤炭销售量及平均销售价格下降,煤炭分部利润下降。

中国神华的母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是国内大型综合性能源企业,资产总额超2万亿元,拥有中国神华、龙源电力国电电力长源电力龙源技术英力特6家上市公司。近年来,国家能源集团在推动资源整合重组上传统能源和新能源“两手抓”。

2024年,龙源电力完成收购国能藤县能源发展有限公司、甘肃国能风力发电有限公司等8家新能源企业,被收购的企业均为国家能源集团的资产。当年,龙源电力新增新能源控股装机为7480.66兆瓦,其中两成来自收购的项目。

在注入新能源资产的同时,龙源电力出售了江阴苏龙热电有限公司,并与南通天生港发电有限公司解除一致行动协议,不再将其纳入合并范围。至此,龙源电力不再拥有火电业务和煤炭销售业务,成为国家能源集团“纯粹”的新能源上市公司。截至2024年底,龙源电力控股装机为41143.20兆瓦,风电、光伏和其他可再生能源控股装机分别为30408.77兆瓦、10698.33兆瓦和36.10兆瓦。

目前,国家能源集团已形成较清晰的上市公司版图,中国神华、龙源电力和国电电力分别为其煤炭、新能源和常规能源业务的整合平台。截至2024年底,国电电力发电装机为11170万千瓦,火电和水电装机占比为66.81%和13.39%。中国神华重组落地后,国家能源集团煤炭板块上市公司的龙头地位将进一步巩固。

02

避免同业竞争

中国神华和龙源电力的重组整合,核心目的是避免与控股股东同业竞争。

国家能源集团和中国神华分别于2005年、2018年和2023年签订避免同业竞争协议和补充协议,中国神华择机行使优先交易及选择权、优先受让权以收购国家能源集团部分业务资产。中国神华提到,本次重组是为进一步履行相关协议,推动优质资源向上市公司汇聚,打造全球领先的以煤炭为基础的综合能源上市公司。

龙源电力在2022年1月完成A股上市时,国家能源集团出具了关于避免同业竞争的补充承诺函,提出将在此后3年内推进相关业务整合,解决风电、火电业务的潜在业务重合问题。2024年10月,双方通过新的补充承诺函,延长国家能源集团向龙源电力注入资产的时间期限3年,期间国家能源集团将综合运用资产重组、业务调整、设立合资公司等多种方式,将其他存续风电业务注入龙源电力。

优化国资背景上市公司资产管理的要求由来已久。2013年,国资委、中国证监会印发《关于推动国有股东与所控股上市公司解决同业竞争规范关联交易的指导意见》,提出国有股东与所控股上市公司要对各自业务进行梳理,合理划分业务范围与边界,解决同业竞争,规范关联交易,并提出要综合运用资产重组、股权置换、业务调整等多种方式,逐步将存在同业竞争的业务纳入同一平台,促进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水平。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加快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成为新时期国有企业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一项关键举措。2024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国资委印发《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支持、引导国资央企整合行业内部优质资源,打造主业突出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

2025年7月,新央企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成立,至此,央企增至100家。其中,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由央企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分立汽车业务新设。8月初,上市公司中国船舶发布公告,拟吸收合并上市公司中国重工(维权),两者同为央企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的下属企业。

能源领域企业“做大做强”不仅限于央企。2023年以来,贵州、广西、湖南、四川、重庆等地通过整合、重组等形式成立省属能源企业,汇聚分散的能源资源,“拧成一股绳”,更好地保障地方能源安全和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目前,省级综合性能源集团已接近30个,部分已挂牌上市。

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在2025年1月17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以央企重组整合为抓手,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包括继续开展新公司组建、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纵深推进专业化整合,进一步强化整合融合等方面。2025年内,国资能源企业的整合重组预计仍将持续。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