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背靠英伟达,广东老板干出1900亿电路板王国

2025-08-18 16:19

原标题:背靠英伟达,广东老板干出1900亿电路板王国

在AI算力狂飙突进的时代,一家惠州企业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

胜宏科技,这家原本默默无闻的电路板制造商,因深度绑定英伟达而实现市值飞跃——从2024年初到2025年8月14日,公司市值从不足200亿暴涨至1947亿元,涨幅超过10倍。

而创始人陈涛,这位从甘肃陇南走出的退伍军人,用20年时间打造了一个全球PCB行业的隐形冠军。

当黄仁勋在台北设宴款待供应链伙伴时,站在后排的陈涛已然成为AI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

这个电路板王国的崛起,既是一部个人奋斗史,也是中国制造向高端跃迁的缩影。

从拆解电路板到绑定英伟达

1972年,陈涛出生于甘肃陇南的一个普通家庭。

17岁那年,他应征入伍,在新疆喀什的戈壁滩上度过了军旅生涯。这段经历锻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也为日后创业埋下伏笔。

退伍后,一次广东出差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深圳特区的蓬勃生机,让这位西北汉子下定决心南下闯荡。

1996年,陈涛进入惠州一家台资PCB(印制电路板)企业做销售。拼劲十足的他,带着三名业务员在深圳和惠州两地穿梭,不到两个月便斩获200万元订单,创下销售神话。

此外,没有技术背景的陈涛,硬是通过"拆板研究"的土办法,将自己练就成PCB高级工程师,还考下各类技术证书。

工作那几年,陈涛发现,中国的PCB行业处于起步阶段,产品供不应求,但大多被外资企业垄断。他那股不服输的倔劲涌上心头,决定自己创业。

于是2003年,陈涛创办胜华电子,三年后正式成立胜宏科技。

创业初期,陈涛带着销售团队跑遍珠三角小家电厂,靠"48小时打样、7天交货"的服务承诺,硬是从外资垄断的市场中撕开一道口子,逐步打入TCL、创维等大厂的供应链。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2019年。当行业还沉浸在传统PCB的红海中时,陈涛敏锐地察觉到AI算力对高端电路板的潜在需求,果断成立HDI(高密度互连板)事业部。

这一前瞻性布局,让胜宏科技在2023年顺利切入英伟达H系列AI加速卡供应体系,次年更通过GPU200产品认证,晋升为英伟达Tier1级别供应商。

2025年初,胜宏科技成为英伟达年会上"唯 一受邀的大陆供应商"。5月,当黄仁勋在台北设宴庆祝Blackwell系统量产时,陈涛作为核心供应链伙伴出现在合影中,站在科技大佬们的后排位置。

这一刻,这位曾经的"技术小白"已然站上了全球AI产业链的关键节点。

技术护城河

在普通人眼中,印刷电路板(PCB)不过是布满线路的绿色板子,但在AI时代,它已成为决定算力性能的关键组件。

胜宏科技的价值,恰恰在于突破了高端PCB的技术壁垒。

传统PCB主要承担连接元器件的功能,而AI服务器所需的电路板则要复杂得多。从英伟达H100到最新的B200芯片,对PCB的要求已提升到近乎苛刻的程度——需要支持超高密度布线、极低信号损耗和卓 越的散热性能。

胜宏科技是目前全球少数能批量生产"6阶24层HDI电路板"的企业之一,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AI服务器、数据中心等高端领域。

更令人惊叹的是其技术细节:胜宏能将激光钻孔精度控制在0.076毫米,良率保持85%以上;与英伟达联合研发的"动态阻抗调节技术",直接将GPU供电效率提升15%;其技术人员甚至参与英伟达芯片架构设计,帮助优化功耗并降低22%的热噪音。

这种深度技术合作让胜宏在英伟达供应链中占据了不可替代的位置。2025年一季度,胜宏与英伟达的订单绑定率已突破70%,拿下了后者数据中心PCB全球份额的约50%。

黄仁勋之所以"宠"这家中国供应商,正是因为其技术实力能从根本上提升芯片的性能。

除AI领域外,胜宏还在新能源汽车赛道布局深远。

2024年,公司为特斯拉供货的PCB板超过2000万片,同时是比亚迪的核心供应商,产品覆盖三电系统、ADAS和自动驾驶运算模块等关键部件。客户名单还包括AMD、英特尔、微软、博世等全球科技巨头,其中60%的营收来自直接出口。

财报显示,胜宏科技2024年营收超107亿元,同比增长35.31%;净利润为11.54亿元,同比增长71.96%。

激进的扩张

伴随业绩爆发,胜宏科技在资本市场也上演了惊人一幕。

2024年初,公司市值还徘徊在200亿元以下,到2025年8月14日已突破1900亿元,成为A股罕见的"十倍股"。

这种火箭般的蹿升,既得益于AI概念的热炒,也离不开陈涛娴熟的资本运作。

2024年5月,胜宏宣布投资2.6亿美元在越南建设高精密度印制线路板项目;11月抛出32.1亿元定增预案,用于越南人工智能HDI项目和泰国高多层印制线路板项目;2025年7月又进行新一轮19亿元定增,继续加码东南亚产能。

更大的动作是港股IPO。

7月底,胜宏启动H股发行程序,拟募资10亿美元(约72亿元人民币)。加上此前融资,陈涛一年内筹划的资金规模超过90亿元,展现出强烈的扩张野心。

然而,这种激进的扩张也引发争议。

截至2025年3月末,胜宏资产负债率达52.54%,长短债合计超33亿元,账面现金却只剩13多亿元,财务杠杆明显偏高。

更引人注目的是,在公司股价高歌猛进之际,大股东和高管却频频减持:2025年5月,陈涛夫妇通过胜华欣业套现约16.94亿元;8月初,5名高管也计划减持套现4.5亿元。

面对投资者"是否高位套现"的质疑,公司回应称"股价波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它们始终专注于经营发展"。

结语

从甘肃穷小子到千亿企业掌舵人,陈涛的故事充满励志色彩,但历史告诉我们,许多草莽英雄都倒在巅 峰期。

汉能李河君曾是中国首富,却因激进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恒大许家印靠杠杆冲上首富宝座,最终陷入债务泥潭。

陈涛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容小觑。

比如胜宏的技术护城河是否足够深?台积电、三星等巨头已在自研PCB;海外扩张风险几何?越南工人罢工、泰国政策多变都是潜在威胁;若AI热潮退去怎么办?当年光伏、VR也曾风光无限。

但陈涛的过人之处在于总能先人一步。

2017年,当同行还在争夺消费电子订单时,他已通过定增募资10.82亿元布局新能源汽车和物联网;2023年行业寒冬中,他斥资13.85亿元收购新加坡MFS集团,一举拿下博世等66家国际客户;如今,他又押注AI算力和车载电子两大赛道。

"卓 越的企业不是靠一次飞跃,而是持续推着巨轮前进。"管理学家吉姆·柯林斯的这句话,或许是对胜宏科技最 好的注解。

从2003年创立至今,陈涛带领公司完成了从珠三角代工厂到全球PCB巨头的蜕变。其营收从2014年的10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107亿元;产品从低端家电板升级为AI服务器核心组件;市场则从国内小厂扩展到国际科技巨头。

2025年,陈涛夫妇以130亿元身家入选胡润全球富豪榜。而随着港股IPO推进和AI需求持续爆发,这个数字很可能继续攀升。

从边疆退伍兵到全球AI供应链的关键一环,陈涛的故事还远未结束。不过当大多数企业还在追赶风口时,胜宏科技已经站在了浪潮之巅。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