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新同利商贸”陈南鹄:以匠心铸就舌尖上的商业传奇

2025-08-18 17:27

(来源:蚌埠新闻网)

转自:蚌埠新闻网

树立行业标杆,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充分展现腾飞的中国经济、崛起的民族品牌和向上的企业家精神。近日,“崛起的民族品牌”专题系列节目对话重庆新同利商贸有限公司(简称:新同利商贸)的总经理陈南鹄先生,探讨食品零售与批发领域的创新发展之路。

陈南鹄,这位七十岁的掌舵人,用近三十年光阴在食品流通领域书写了一段从“搬运工”到“造梦者”的传奇故事。当电商浪潮冲击实体行业,当同质化竞争加剧市场焦虑,他以4600平方米自有仓库为基石,将年销售额从百万级推向亿元大关,更在传统批发与现代商业的碰撞中,开辟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破局之路。

节目现场,陈南鹄先生向大家介绍了他的创业故事及企业发展现状。1995年的重庆批发市场,算盘声与人力搬运的吆喝声交织成日常。彼时,刚过不惑之年的陈南鹄敏锐捕捉到食品流通领域的变革机遇——从散装称重食品代理起步,调味品、休闲品进入重庆百货商场新世纪百货,在解放碑、观音桥市场等批发市场建立据点。他亲自穿梭于各大仓库与门店之间,用双手搬出第一桶金,更以“诚信、专业、热忱”的宗旨赢得首批客户。这段筚路蓝缕的创业史,为他日后构建埋下了最朴素的注脚。

转折发生在2015年。当永辉超市进入重庆市场时,陈南鹄以美心月饼为突破口,开创性地建立“品牌直供+终端赋能”模式,同时维护好了新世纪百货和重百超市。他坚持“好吃是硬道理”的产品标准,拒绝打折促销,用品牌力而非价格战打开市场。这一决策不仅让美心月饼在重庆销量翻倍增长,更让新同利商贸成为重庆地区首个实现“品牌-批发-终端”三位一体联动的企业。这种对产品价值的坚守,贯穿了他整个商业生涯。

面对休闲食品同质化严重的红海市场,陈南鹄提出“双轮驱动”策略:一方面深耕调味品、散装食品等刚需品类,与多家调味品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另一方面前瞻性布局健康赛道,推动糖果从高糖向低糖转型,引入李明核桃软糖、林氏林家坚果蛋白棒等新品类。提前完成合作品牌的配方升级,这种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源于他三十年如一日的市场洞察。三十年的发展离不开重庆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鼎立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恩和感谢!

在渠道碎片化的时代,陈南鹄构建起“三级火箭”渠道体系:与重庆本土商超建立良好的供应关系;开发企事业单位团购渠道,年货节期间单月供应量突破千万元;同时试水团购与电商,但始终坚守“实体为根”——自有仓库配备智能分拣系统,确保24小时内完成渠道订单处理。这种“传统渠道为基,新兴渠道为翼”的策略,让他在电商冲击下依然平稳过渡。

面对当前进行数字化转型:从手工台账升级为自能系统;通过销售数据分析,精准预测月饼等季节性产品需求,库存周转率提升。这场“传统批发的基因重组”,让企业效率实现质的飞跃,更让他深刻理解到:数字化转型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题。

商业向善的理念始终贯穿企业发展。疫情期间,新同利商贸向重庆各医疗系统、交通系统和企业捐赠21万元物资;联合其他团队启动“半干米粉”研发项目,解决传统干米粉易断、煮熟时间过长;水米粉不易保管和运输、保质期短等问题。目前该米粉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还和其他团队投资研发智能米粉机,二分半钟可出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为下一步发展做准备。陈南鹄常说:“做食品就是做良心。”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让他在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间找到了完美平衡。

站在行业变革的十字路口,这位古稀之年的企业家仍在用脚步丈量市场。2025年,企业将推出“纤夫的爱”系列月饼品牌,地域特色;联合合作开发智能米粉机,实现从原料到出餐的全流程标准化商品。同时跟其它单位合作开发电商渠道。

从散装称重到智能分拣,从区域批发到全国布局,陈南鹄的三十年商业史,恰是中国食品流通领域转型升级的缩影。在万亿级市场面临效率与安全双重挑战的今天,他以“长期主义”对抗“短期主义”,用实体经济的韧性证明:真正的商业传奇,从来不是追逐风口,而是创造风口。展望未来,一切都还在探索和发展中,这位70岁的老者还在发挥自己的余热。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