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18 17:49
(来源:纪要头等座)
1、AIDC电源市场关注问题解答
·海外电源供应商选择决策主体:海外电源供应商选择的决策主体经历了历史演变。早期由NV等供应商主导电源选择,但七八年前,随着数据中心耗电量持续增大,海外CSP厂商发现仅依赖供应商提供的电源设备存在问题——供应商主要聚焦卖卡,对电源要求不高,导致耗电量增大后电费成本占比显著上升。基于此,Meta、谷歌等CSP厂商开始组建专业电源团队。这些团队工程师多来自台达等资深电源厂,拥有十几年至二十年从业经验,对电源及数据中心有深刻理解,会根据自身需求定义产品规格,定制化开发电源产品(包括ACDC电源)。
·海外客户选择供应商要求:海外客户选择电源供应商主要有四方面要求。产品层面,海外服务器电源定制化程度高,对功率密度要求严格(服务器电源高度仅约4厘米,设计难度大),当前国内因此类电源使用少,设计经验丰富的主要是台达系团队(如欧陆通、长城、奥海),客户对台达背景研发团队更认可。产能层面,北美客户为应对供应链稳定性,要求供应商具备海外产能(如台达电源在泰国生产)。供应链层面,客户倾向选择供应链稳定、规模大的供应商(如台达供应链更稳定,优先保障大客户)。平台化研发能力层面,具备多类型电源方案(ACDC、DCDC等)开发能力,且能同步多团队开发的供应商更易早期合作,这类供应商可替代客户完成部分开发工作,客户满意后订单倾斜明显。
·定制电源开发流程:海外客户定制电源开发需经历多阶段流程。首先,客户提出初步需求(场景、效率、功率密度、电压等级等),供应商据此提方案并报价,此阶段可能同步对接多家厂商。客户选定合作供应商后进入研发立项(行业称“award”),客户支付开发费,供应商启动定制开发。样机开发完成后,需依次通过EVT(工程验证测试,测试基本功能如效率、输入输出性能)、DVT(设计验证测试,测试可靠性如老化、安规)、PVT(小批量过程验证测试,优化产线良率)阶段,最终进入MP(量产)阶段。从award到MP周期约一年,客户通常提前1.5-2年启动研发。
·海外HVDC进度与需求:海外HVDC(800V/±400V)因英伟达2027年高功率产品Revan Ultra需求兴起。此前海外HVDC渗透率几乎为零,主要使用48V PSU电源。为应对Revan Ultra(其服务器将原生支持HVDC),Meta、谷歌、微软等CSP大厂明确将采用HVDC。其中Meta进度最快,计划2026年投用±400V数据中心,其他厂商最晚2027年跟进。
2、AIDC电源重点标的推荐
·阳光电源推荐逻辑:阳光电源上半年挖角麦克米特与台达研发人员,成立子公司布局AI DC业务,核心高管有台达背景,对电源理解有优势。依托大储技术积累,在绿电直联等特定场景优势明显;平台化研发能力可配合客户开发产品,作为逆变器龙头,供应链优势突出,是大陆唯一有机会与台达竞争的企业。业务将覆盖ACDC PSU、服务器电源、DCDC板载电源模块等。虽业务刚布局,但基于研发、供应链优势,以及北美市场经验和过往转型案例,远期潜力值得看好。
·奥海科技推荐逻辑:奥海科(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技主要业务为消费电子,2025年利润约6亿,当前估值20倍出头。近一个月长城研发团队部分人员加入,该团队有台达背景,曾开发5.5千瓦高功率密度PSU获好评,加入后产品研发节奏将加快。虽未给出出货或客户指引,业务尚早,但基于团队和产品方案成熟优势,后续有望取得进展,当前估值便宜,是重点推荐标的。
·欧陆通补充关注:欧陆通核心研发人员来自台达,研发能力获认可。奥海科技研发团队资深且有成绩,未来有望复制欧陆通发展路径;奥海有海外业务基础,未来或拓展海外市场。
Q&A
Q: 电源供应商的选择由NV决定还是海外CSP厂商决定?
A: 早期电源供应商的选择由NV等供应商主导。约七八年前,随着数据中心耗电量增加,海外CSP厂商发现仅依赖供应商提供的电源设备存在问题,导致电费成本占比上升。此后,CSP厂商开始组建专业电源团队,根据需求定义产品规格,定制开发AC/DC电源等产品。对于DC/DC电源,CSP厂商购买NV的卡后通过OEM组装服务器,但核心电源仍由其指定。
Q: 海外客户选择供应商的主要要求有哪些?
A: 海外客户选择供应商的要求主要包括四方面:产品层面重点关注工艺密度,尤其是服务器高度仅约4厘米的场景下对散热设计要求高,国内具备此类电源设计经验的主要为台达系研发团队,客户更倾向与台达团队研发的供应商合作;产能层面,北美客户关注中美贸易风险下的供应链稳定性,要求供应商具备海外产能;供应链层面,客户因担忧供应商供应链问题影响交货,倾向选择供应链更稳定、实力更强的企业,此类企业通常优先保障大客户,从而获得更多订单份额;平台化研发能力是重要加分项,台达等企业可针对客户定制化需求提供ACDC、DCDC等多类型电源方案及同步开发服务,在客户新产品未成熟阶段即可开展早期定制合作,最终获取大部分订单,这一能力与企业规模、研发实力及平台化水平直接相关。
Q: 海外客户定制电源需要经过哪些流程?
A: 主要流程包括:客户提出需求,电源供应商根据需求提供方案并报价,该阶段周期较长且客户可能同步对接多家供应商;客户选定合作供应商并启动研发立项,客户支付研发费用,供应商开始定制开发,进入此阶段后获取订单的概率较高;立项后开发样机,量产前需完成四个测试阶段:EVT、DVT、PVT,最终进入MP阶段。从award到MP周期约一年,客户通常提前一年半至两年启动与电源厂商的研发对接。
Q: 海外HVAC的进度情况如何?
A: 海外过去HVAC渗透率几乎为零,主要使用48伏PSU电源;由于2027年NV将推出高功率Revan Ultra产品,Meta、谷歌、微软等CSP大厂已明确后续将采用HVDC,以应对NV2027年新产品需求,届时服务器可能原生支持该HVDC方案。
Q: 海外CS市场的发展节奏及各公司布局时间如何?
A: 海外CS市场发展节奏较快,其中Meta布局节奏最快,计划于2026年启动±400V数据中心投入;其他企业预计最晚于2027年启动相关布局。主要因英伟达产品将于下半年量产,需配合其进度,2027年各数据中心将启动HVDC部署。
Q: 海外电源市场空间的测算结论是什么?
A: ACDC电源远期需求空间预计超1,000亿元,其中HVDC电源需求占比将逐步提升;DCDC电源需求未来预计达1,000亿元以上,其中800伏转48伏降压模块电源需求增速最快。ACDC与DCDC电源合计市场空间预计2028年达2,360亿元。
Q: 近期比较看好的标的有哪些?各自的优势是什么?
A: 主要看好的标的为阳光电源和奥海科技。阳光电源上半年引入麦克米特与台达研发人员,成立子公司布局AIDC业务,核心高管具备台达背景,在电源领域理解上具有优势;依托大储业务积累的绿电直联场景经验形成差异化竞争力;未来计划布局ACDC PSU、服务器电源、DCDC板载电源;凭借平台化研发能力与供应链优势,具备与台达竞争(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的潜力,并拥有成功商业转型案例及北美市场优势。奥海科技以消费电子为主营业务,今年预计利润约6亿,当前估值20倍出头;近期引入原台达背景的长城研发团队,研发节奏有望加快;团队体系与产品方案成熟,未来或复制欧陆通发展路径,拓展海外业务机会。此外,欧陆通研发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台达,研发能力可靠。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以此作为投资依据出现任何损失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