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18 06:00
转自:贵州日报
2025中国—东盟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研讨会现场。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分享产教融合成果。
签署《共建升级版“丝路农坊”合作谅解备忘录》。
文/图 何登成
作为“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全年期项目活动,8月15日,由贵州农业职业学院、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主办,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协办的2025中国—东盟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研讨会在贵阳举行。
会议签订了3项合作协议,19位国内外嘉宾进行主旨发言;审议通过了中国—东盟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章程、五年行动计划;共同体由发起倡议转向实体化运行,由国内运行转向国际化运行……
这场以“产教融合、共同发展”为主题的研讨会,来自中国、缅甸、尼泊尔、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家的30所学校、14家企业共15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新未来。通过共同体会议、主题研讨、交流分享等多个环节,共享改革成果、共话产教融合、共绘发展蓝图。
“职业教育是与产业对接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党委书记邓庆生在致辞时说,发展职业教育,已成为各国应对经济、社会、就业等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希望通过推动中国与东盟农业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职业教育成果真正服务于产业发展、惠及各国人民。
作为贵州省唯一一所农业类高职院校,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一直坚持“高标准走出去、高水平引进来、高质量再提升”的发展思路,不断深化涉农国际合作。近年来,学校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农村部第二批农业涉外培训合作交流点,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多次承办中国农业农村部举办的涉外培训班,获得普遍好评;与4家海外院校共建海外基地,去年承办“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相关赛项,获得突出贡献奖。
去年,在2024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期间,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与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联合国内外11家院校和企业,发起成立“中国—东盟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倡议,得到广泛响应。
“20天前,我在贵阳召开的2025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合会年会上,亲眼见证了中国—东盟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正式成立。”印度尼西亚驻中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参赞李健说,印度尼西亚与中国都是人口大国、农业大国,迫切需要培养一批涉农专业的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满足印度尼西亚农业产业和农村建设发展需要。期待共同体能明确合作培养涉农专业人才的基本定位,构建校企混合式教学团队,探索开展两国涉农专业的标准、资源和装备共建共享项目,打造中国与印度尼西亚教育合作典范。
以职业教育为媒,构建农业职教的“朋友圈”——
活动当天,由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等19家中方成员单位,印度尼西亚任抹国立理工学院、老挝琅南塔综合职业技术学院、印度尼西亚海大农业有限公司等8家东盟方成员单位,共同组成了中国—东盟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共同体。其中,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担任理事长单位,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印度尼西亚任抹国立理工学院担任常务副理事长单位。
值得关注的是,经过前期筹备和本次会议协商,共同体理事会决定成立五个国别工作组、由四所院校牵头: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牵头越南工作组,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泰国和马来西亚工作组,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牵头老挝工作组,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牵头印度尼西亚工作组。五个国别工作组的成立,不仅标志着共同体进入全面运行阶段,也是国际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的一次创新性探索。
以开放合作为桥,绘就互惠共赢的“同心圆”——
活动现场,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与贵州安广国际供应链有限公司签署《共建国际产业学院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以国际产能合作急需为牵引,面向国际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要求,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实习实训基地打造、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随后,贵州农业职业学院代表与印度尼西亚任抹国立理工学院代表线上签署合作备忘录。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与印度尼西亚任抹国立理工学院、印度尼西亚海大农业有限公司线上签署《共建升级版“丝路农坊”合作谅解备忘录》。
这些项目的落地,将有力推动中国—东盟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挥职业院校、企业和行业组织的牵头作用,培养现代农业高素质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赋能国际农业产能合作,服务农业产业发展。
以交流研讨为窗,探索产教融合的“新路径”——
在交流研讨环节,安顺职业技术学院院长李昕昌从聚焦产业需求、打造特色专业体系,深化模式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拓展国际合作、搭建国际化育人平台等方面分享了学院推动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创新实践。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田宗祥从坚持以产定教、不断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坚持产教融合,不断增强人才培养的驱动力;坚持以教促产,不断增强服务发展的贡献度等角度,剖析了职业教育如何助力现代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路径。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副院长周淑香分享了学校教产同行,全力打造“开物工坊”品牌的经验;广州影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李育林和大家探讨了中国—东盟智慧畜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实践与合作;泰国锐时豪有限公司代表碧雅叻·诗里拉诗米坤同与会嘉宾,共同探索适应泰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产教融合,培养泰国农业生产各领域所需的本土化人才……中外校企代表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分享了在产教融合实践中的经验做法。
以技术培训为引,开创打造人才共育的“新范式”——
早在8月11日,东南亚国家农村电商创新人才培养领导力提升培训班在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开班,来自缅甸、尼泊尔、泰国、老挝、柬埔寨等国家的31名学员参加培训。
为期一周的培训中,学员们先后到清镇市平原哨村参观农村电商运营,到一码贵州电商直播基地考察电商运营和客户服务,到贵阳西南商贸城考察开展跨境电商业务,了解供应商的合作模式、采购流程。
在课堂教学中,贵州农业职业学院和企业的老师们为学员带来了“农产品质量、农业品牌建设与市场联动”“政校企协同赋能农村电商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等精彩课程。
“职业教育通过赋予农民尤其是青年群体实用技能,助其成为具备竞争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的现代农人。”来自泰国高峰物流公司的披提亚拉·西里拉米库尔说:“中国在乡村振兴、农业创新和职业教育领域成就斐然,从智能农业系统到乡村培训中心,其经验为整个地区提供宝贵借鉴,期待将这些理念本土化应用,推动区域农业的创新和发展。”
“这次研讨会主题聚焦、内容丰富、成果丰硕,为更广泛共享资源、进一步深化合作,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了新的智慧和力量。”贵州农业职业学院院长苏跃在活动总结时表示,希望继续依托交流周平台,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更加敦本务实的行动深化合作,形成更多合作成果,共同推动中国—东盟农业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