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17 06:42
(来源:邯郸日报)
转自:邯郸日报
本报记者 邢建伟
8月13日上午,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南门主办公楼前,陈新华博士快步迎了出来。他中等身材,步履稳健,脸上带着笑容。他原本计划上午去一家企业对接技术方案,特意提前调整了行程,留出时间接待记者采访。“来得正好,刚把手头的事清了清,咱上去说。”他侧身引路,声音浑厚有力。
走进他的办公室,电脑屏幕亮着设计图,桌角放着半杯茶。这位中青年专家,眉宇间刻着几分专注,眼神却透着从容与亲和:“来邯郸一年多了,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企业那头有好多事等着对接。”
陈新华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材料学博士,主研腐蚀与防护学。毕业后,他在中石油管道公司(后随机构调整并入国家管网集团)的研究机构,一干就是十二年。其间,从技术研发到项目管理,再到推动新技术落地,他积累了丰富的全链条实践经验。
2021年,随着国家海洋战略推进,海洋腐蚀与防腐领域的研发工作急需人才,陈新华在导师引荐下,加入新成立不久的广东省腐蚀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从事研发及管理工作。因家人定居北方,他决定回来发展,并于2024年春天到邯郸职业技术学院任教。多年辗转中,他既牵头过核心项目,也负责过研发管理与项目对接,成为兼具深厚科研功底与实战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聊起技术服务企业,他语气中透着认真:“主要集中在大型装备现场修复、防腐设计、安全评价这几块。”面对中小企业在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上的不足与困惑,他总愿意主动伸出援手,“凭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给些合理化建议,能帮一点是一点。”来邯以来,他已经为我市几十家中小企业做过此类公益性咨询。
他在与一些企业接洽中还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今年4月,我校和永年最大的紧固件外贸企业固耐安公司签了三年期框架协议,每年该企业提供研发经费不低于200万元,我负责瞄准几个核心技术项目研发攻关。”他坦言,这份责任不轻,“作为固耐安公司的省级科技特派员,我每周都会走进公司车间,对着生产线琢磨问题、召开技术研讨会。截至目前,地铁核电用S级锚栓选料与设计、丝杆自动分捡两项技术取得突破,算是向前迈出了扎实的一步。”
教学上,陈新华同样投入。除了常规课,他自编教案,特别为机电系学生加开了两门课,全是盯着市场需求来的。“课本知识得落地才行,学生毕业能用上,我这课就算没白开。”他说。
教学工作之余,在学校的鼓励支持下,陈新华牵头创建了材料热处理科研团队,同时他还是学校机电一体化科研团队主研人之一。
谈及未来,陈新华语气里多了份笃定:“做科研、搞教育,不止要把成果写在论文里,更要让技术长在产业里、让知识活在课堂上。我想做的,就是当好这个连接者——让实验室的突破变成企业的竞争力,让行业的经验变成学生的底气。能为邯郸的企业发展和职业教育尽一份力,正是这些年积累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