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方正电子】南芯科技:消费产品拓展兑现,复制工规车规拓能力边界

2025-08-15 08:50

本文来自方正证券研究所于2025年8月13日发布的报告南芯科技(688484):消费产品拓展兑现,复制工规车规拓能力边界》,欲了解具体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

马天翼 S1220525040003

王海维 S1220525040004

吴家欢(联系人)

核心观点

产品线复制能力兑现,工业汽车产品高频发布,拓展能力边界:南芯科技收入规模位居国内模拟芯片设计公司前列,且以消费类产品为稳定盈利基石并加强工艺及研发投入。近年来,公司在深耕智能手机等原有竞争优势的同时积极拓宽产品能力边界,向汽车、AI服务器等领域拓展,挖掘增长新动能。公司充分具备产品“复制”能力,上市以来公司单一电荷泵产品占比逐年降低,在手机领域实现端到端全链路电源管理解决方案,单机价值进一步提升。公司管理层具备较强的产业洞察力,战略布局贯穿产业机遇,同时深入一线参与研发销售与供应链管理。

公司不断丰富端到端全链路的产品矩阵,进一步加强在移动设备电源管理领域的核心竞争力。顺应电源适配器小型化、集成化、通用化的发展趋势,公司持续推动GaN合封方案向更多客户导入。公司通用类芯片产品实现较快成长,在储能、光伏、通信等应用领域也推出了多款充电芯片,同时布局机器人、AIpower等新兴应用领域,积极拓展工业应用市场。公司以车载充电类产品为先锋,快速拓展至电源管理和智能驱动产品,面向车载充电、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车身控制以及三电等应用重点布局。目前产品覆盖智能座舱的升/降压的DC-DC芯片、线性电源LDO、智能负载开关;ADAS的电源管理芯片如摄像头、雷达等传感器的电源管理芯片和主控里的MCU、SOC电源管理芯片;车身控制相关的高低边驱动控制芯片、eFuse、马达驱动芯片、带功能安全的电源管理芯片等。

投资建议:南芯科技是电源及电池领域可提供端到端完整解决方案的稀缺性标的,在电荷泵技术领域架构完善、研发更为前沿,叠加收购后嵌入式领域协同效应,产品矩阵不断丰富,看好公司未来产品结构和应用领域拓展。我们维持此前对公司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34.05/42.69/53.41亿元的预测,同时考虑到公司加大研发投入,调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10/4.83/6.53亿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及技术创新风险,研发人员流失或不足的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宏观环境风险等。

正文如下

   方正电子团队  

马天翼

方正证券研究所

电子首席分析师

王海维

方正证券研究所

电子联席首席分析师

马天翼: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曾任职于东方证券东吴证券,曾作为核心成员获II财新大中华分析师科技硬件第一名(2018)、第三名(2020),曾获新浪财经金麒麟半导体行业菁英分析师第七名(2023)。

王海维:华东师范大学硕士,电子&金融复合背景,主要覆盖半导体板块,善于按板块建立研究框架,专注个股深度研究,2018年新财富上榜分析师(第3名)核心成员,先后任职于安信证券/华西证券/华金证券研究所,2025年4月加入方正证券研究所。

鲍娴颖:产业经济学硕士,7年电子行业研究经验,2018-2020年就职于财通证券,2020-2025年就职于东吴证券,2025加入方正证券,深度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被动元器件等领域。

金    晶:毕业于同济大学,同时获得法国格勒高商双硕士学位。2021-2022年任职于国金证券通信团队,2022-2025年任职于东吴证券电子团队,2025年加入方正证券。重点覆盖存储、消费电子、智能控制器等领域。

王润芝: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得金融专业硕士学位,具有三年电子行业研究经验,2022-2025年就职于东吴证券电子团队,2025年加入方正证券研究所,深度覆盖汽车电子、光学、CIS、核聚变及超导新兴产业等领域。

吴家欢:吉林大学学士,博科尼大学硕士,电子&管理复合背景。2023-2025年就职于华金电子团队,2025年加入方正证券。重点覆盖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设备、模拟芯片等领域。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