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比亚迪储能闪电换帅,这次真的急了

2025-08-15 17:21

日前,深圳坪山比亚迪总部大楼的内部人事调整公告发布,引发业内关注。其中提到,免去尹小强比亚迪储能及新型电池事业部总经理职务,由原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尹雪芹接任。

这位执掌比亚迪储能3年半的“老将”突然卸任,距离其7月3日代表比亚迪签约国网湖南综能项目仅过去41天。

这场毫无征兆的高层更替,恰逢比亚迪储能组织架构大重组与行业变革的关键节点。在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维权)等对手纷纷亮出大电芯产品之际,技术派女帅临危受命,暗藏了比亚迪怎样的战略野心?

1突发换帅

突发换帅

尹小强在比亚迪的25年履历堪称传奇。2000年从基层实验员起步,历经品质管理、工厂运营、区域统筹等多岗位锤炼,2016年出任青海基地总经理期间,主导了比亚迪在西部的重要产能布局。

2022年接掌储能事业部后,他主导推出“比亚迪魔方”储能系统,并创新性提出“六个极致”理念,大幅优化了产品综合效能。在其任期内,比亚迪储能业务实现全球扩张,覆盖110个国家和地区,为超360个项目提供解决方案,积累75GWh商业运营经验,登顶2024年全球储能系统出货量冠军。

7月初,尹小强仍以总经理身份签约国网项目,如今人事变动,更凸显此次调整的突发性。

接任者尹雪芹虽少在公众视野露面,却是比亚迪储能的“技术支撑”。作为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她深度参与多项核心专利研发,2023年在SNEC国际储能大会首提 “魔方-刀片电池”融合技术理念,主导与浙江大学等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技术背景高管执掌业务部门,也契合了比亚迪“工程师治企”的传统基因。

如此高层的闪电换帅,在比亚迪体系内实属罕见。

据悉,该事业部直接向电池事业群CEO、高级副总裁何龙汇报,属集团核心战略单元。人事调整同步伴随着多个电池工厂负责人的变动,或是暗示着更大范围的业务重组。

2

“七国混战”到两大战区

人事震荡背后,一场组织架构革命已悄然完成。此前比亚迪储能采用“战区中心”模式,设E战区、大客户战区、国内战区及三个解决方案部共7个平行部门,均直接向总经理汇报。这种架构导致“每个项目对接人不同,资源调配混乱”,业务边界模糊。

改革后的架构有了大幅的精简。

大储国内中心:整合国内战区与解决方案部

大储海外中心:细分欧洲、中东非、亚澳拉三大区域,统辖海外业务

两大中心负责人直接向总经理汇报,形成国内国际双轮驱动的清晰格局。

“新架构解决了过去三年业务野蛮生长带来的管理冗余”,接近比亚迪的业内人士透露,“尤其在海外项目竞标时,过去常出现多部门内耗,如今海外中心实现拳头集中”。

架构与人事的调整,直指储能行业正在发生的深刻变革。

今年实施的“136号新政”取消新能源强制配储要求,“394号文”则推动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标志着储能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化搏杀。企业必须直面经济性考验,技术迭代成为生存关键。

更紧迫的压力来自产品换代。2025年,大容量电芯成为行业新赛道,阳光电源、宁德时代、瑞浦兰钧、亿纬锂能、南都电源等相继推出500Ah+产品。

当前电芯容量竞赛类似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战争。”有券商电新首席分析师指出,“在系统集成趋同的背景下,大电芯能直接降低单位成本,已成为市场化竞争的关键筹码

3

海外掘金到国内攻坚

比亚迪储能的独特基因,或许解释了此次技术派高管上位的逻辑。

早在2008年,王传福就提出电动车、光伏、储能的“三大梦想”,同年建成全球首座磷酸铁锂储能电站。其发展路径与同行迥异:采取“先海外后国内”战略,2010年率先进军美国市场,市占率一度超60%,在英国更高达80%。

这种路径选择源于技术自信。比亚迪是极少数掌握全产业链垂直整合能力的企业,从电芯到系统集成自主可控。2025年接连斩获沙特12.5GWh、智利3.5GWh等超级订单,印证了其技术路线的全球竞争力。

但国内市场需要另一套打法。“海外项目看重品牌与全生命周期成本,国内更追逐初始投资回报率”,某头部储能企业销售总监分析,“大电芯在国内已成为敲门砖,比亚迪需要补齐这块拼图”。

尹雪芹的技术背景正对应此需求。其主导研发的“魔方-刀片电池”技术,被业内视为比亚迪大电芯的雏形。将刀片电池的长薄化设计理念融入储能系统,可实现更高空间利用率和热管理效率。

这可能是比亚迪储能的第三次创业”,一位观察比亚迪十年的业内人士评价,“第一次是2008年从零起步,第二次是2022年全球扩张,当下则是从产品提供商向能源解决方案商的跃迁”。

截至发稿,尹雪芹的名字虽然尚未出现在比亚迪官网高管名单中。

但风暴中换帅,从来不是撤退的信号,更有可能是总攻的号角。

活动预告

NEW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