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15 15:35
(来源:奶牛微看)
8月12日,港股乳业股大幅拉升,这一显著的市场异动引发关注。截至收盘,澳亚集团飙升43.15%,年内累涨103.48%;原生态牧业也上涨了11.84%,年内涨幅达172.44%;现代牧业涨10.32%,优然牧业涨5.46%,澳优、蒙牛乳业、中国飞鹤等也纷纷跟涨。
显而易见,今日大涨的乳业股存在一定分化,大涨个股中多数是细价股,且原料奶相关个股占据主流,尤为澳亚、原生态牧业、现代牧业及优然牧业。
对于这轮乳业股的上涨,市场分析认为,眼下港股板块轮动节奏加快,叠加消费预期回暖、生育政策落地以及原奶周期反转的预期,资金正扎堆关注乳业概念股,而作为产业链上游的原料奶环节,有望成为率先受益的领域。
今年3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随后,广东、河北、海南等多地相继出台提振消费的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从中央到地方,在这一系列刺激消费政策的推动下,国内消费市场呈现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这也为乳制品行业注入了复苏动能。此外,近日《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政策重磅落地,也有望直接拉动乳制品等相关消费需求增长。
国泰海通证券指出,“国补”正式进入生育领域,测算年均发放育儿补贴约千亿,有望发挥乘数效应且有加码可能,提振乳品等行业需求。
招商证券也指出,在全国生育补贴政策落地与后续地方政策跟进的节奏下,乳制品板块关注度提升。
从基本面来看,近几年,乳制品行业周期性矛盾加剧,乳企业绩普遍承压。不过,历经了三年底部调整,我国奶牛养殖业进入加速变革期,牧场产能出清节奏加快,有利于缓解当前奶源过剩、奶价低迷的局面。
财通证券最新研报指出,肉奶双周期共振下牧业迎来周期性机会:原奶周期进入尾声,奶价下跌边际放缓,供给端存栏去化叠加需求端改善预期(育儿补贴、国产深加工产能释放),预计2026年可迎来拐点;肉牛周期触底反弹,牛肉价格上行有望加速牧业淘牛,同时也利好牧企现金流及利润改善。当前牧企PB仍处于0.7-1.2倍的低位,相较于周期高点的2-2.5倍仍有空间。
存栏去化,原奶周期已至尾声。原奶价格经历4年下行周期,于2025年上半年放缓降幅,当前处于下行周期尾部阶段。2024年以来国内奶牛存栏持续去化,截至2025年2月降至611万头(较2023年峰值下降37万头)。该行预计下半年淘牛有望进一步加速,主因:1)奶价持续低于社会牧场现金成本,持续亏损倒逼出清;2)三季度青储期临近,对牧场一次性投入资金压力较大;3)肉牛价格上行,淘牛收益增加,为中小牧场退出提供窗口期。需求端育儿补贴政策落地、国产深加工产能进入投产期,对原奶需求有所提振。供需合力下,该行预计原奶周期拐点有望于2026年内出现。
肉奶周期共振,两维度利好牧企。短期来看,肉牛价格上涨可直接增厚牧企淘牛收益,带来可观的利润及现金流改善。经过测算,相较2024年水平,在淘牛价格上涨40%假设下,该行预计优然牧业、现代牧业、中国圣牧通过淘牛或可分别增加收益4.4、3.4、0.8亿元。中期来看,肉牛价格上行有望催化行业内社会牧场存栏加速出清,利好原奶供给格局改善,从而进一步传导至原奶价格。
国泰海通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6月奶价均价同比-7.7%至3.04元/kg,目前行业亏损面超90%。该行认为,饲料成本增长与活牛价格提升有望加速奶牛存栏去化。25H2随着青贮收储资金压力加剧、热应激下供给端减产与成母牛补栏减少,需求旺季行业有望进入供需平衡通道。2025年生育补贴政策落地有望提振乳制品消费需求。该行认为,受益于前期集中扩产影响消退、泌乳牛补栏减少与需求回暖,2026年奶价上行确定性强。
来源:港股解码、智通财经、网络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