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同是创新药指数,哪个适合你?

2025-08-15 14:39

今年以来,随着国家一系列支持创新药政策的推出,以及我国创新药企业不断斩获海外大订单——前7个月,创新药企就拿到了800亿元的专利授权费,不但超过了2024年全年的水平,同比增长幅度还达到了惊人的160%的水平。

伴随着这些利好消息,有关创新药的指数一路攀升,成为今年的大赢家:涨幅大多在30%到105%之间。这令不少投资者在高度关注的同时也产生了疑惑:为何同是创新药指数,表现会有所不同?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指数呢? 

创新药指数编制规则大不相同

事实上,目前国内跟踪创新药指数的基金规模较大的品种主要就是两大类,一类是单纯跟踪香港市场上创新药指数的,另一类则是跟踪A股市场上的创新药指数的。还有少量是跟踪沪港深合在一起编制的指数的。

由于两地指数编制的规则不同,加上不同市场不同投资者的不同偏好,给出的估值也有极大的差异,加上这些指数所包含的公司,其经营业绩、细分领域以及发展前景都各不相同,所以同为创新药指数,在不同的市场,表现也就大相径庭了。

所以,对投资者来说,首先要弄明白的就是这些创新药指数究竟有何不同。

先从选样范围来看,凡是名称中有港股通或是香港字样的创新药指数,其成份股就全部是在香港证券市场挂牌的公司,而有港股通字样的,则代表成份股还必须是进入港股通名单的,且主营业务与创新药研究、开发及生产相关,例如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

A股的创新药指数如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则汇聚了在A股上市的创新药研发以及外包公司,从A股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上市公司股票中,选取50只市值排名最大的股票作为成份股。

创新药指数编制规则比较

资料来源:中证指数公司、恒生指数公司

资料来源:中证指数公司、恒生指数公司

医药细分行业分布大不相同

按照申万三级行业分类,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的前三大权重行业分别为化学制剂、医疗研发外包和其他生物制品,分别占比46.6%、21.3%和15.2%;而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在8月11日生效的修订方案中剔除了外包类企业,其他生物制品的占比较高,基本与化学制剂平分,两者的占比前者为41.1%,后者为48.9%。

简单来说,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中包含了疫苗类企业、中药类企业,但是没有包含医院。而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中,没有外包类、疫苗类与中药类企业,但是包含了少量的医院类公司(具体分布可见下图)。

重仓股完全不同,权重差异大

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因为包含的是市值排名前50的公司,因此成份股中的公司市值均在百亿元以上,但除前两大成份股外,其余各家的权重相差不大,前十大重仓股的权重约为46.6%。具体来看,药明康德为指数的第一大成份股,权重超13%,主要提供医药外包服务,其次为恒瑞医药,权重超10%;其余成份股权重均在4%以下。

而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集中度则非常高,前十大重仓股的权重合计占比约为75%。其中,石药集团、中国生物制药、康方生物权重均超10%,此外还汇聚了较多的生物科技公司,如信达生物、三生制药、再鼎医药等。

指数前十大成份股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11,按照申万三级行业分类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8/11,按照申万三级行业分类

该如何选创新药指数?

由于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剔除了医药外包企业,完全聚集于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医药企业,可以说是目前创新药领域纯度最高的指数之一,能够充分地体现我国创新药企业的最强竞争力与市场表现力。

因此看好医药行业创新类企业这个细分赛道的投资者可以选择该基金精准布局。更由于该指数前十大重仓股权重极高,因此其走势与前十大重仓股的走势吻合度较高。今年以来该指数累计涨幅达104%,表现相对较为突出,但其受相关政策变化的影响也较大,因此波动性也较大,可能更适合风险承受力相对较强、或者是有能力进行波段交易的投资者。而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因为成份股权重相对平衡,细分领域也更广泛,因此其走势相对更平稳,年内累计涨幅约33%。这类基金更适合希望投资品种布局更均衡、全面把握医药行业各细分领域创新机会的投资者。

目前,市场上有恒生创新药ETF(159316)、创新药ETF易方达(516080)等产品分别跟踪这两只指数。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