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15 13:12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8月15日,记者从天津市滨海新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滨城样板》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五年来,滨海新区坚持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战略牵引,主动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中国石化、国家管网等重大项目278个、总投资2734亿元;引进北京在津新建机构1484家;中国资源循环集团落户滨海,5家子公司也相继落地;实现京津冀“区域通办”1108项……滨海新区正在推动区域一体化、京津同城化中全面发力。
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成效明显。五年来,滨海新区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大力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及创新业务板块,中国资源循环集团一级总部、国家管网集团LNG二级板块等一大批新设机构落户,累计落地北京来源重大项目投资额超2500亿元,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超6000家。
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持续深化。在区域协同创新方面,滨海新区创新资源加速纳入首都科创圈,7家单位加盟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实验室体系,12家单位列入京津冀概念验证平台清单,形成了“北京研发、滨海转化”的创新协同模式;在区域产业协作方面,深度融入京津冀“六链五群”,京津冀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创新集群等成功晋级国家队,合成生物、脑机交互等未来产业引领区域合作,中石化南港高端新材料、联想智慧创新服务产业园等重大项目顺利投入运营。
区域一体化、京津同城化深度推进。津潍高铁、京滨城际、兴港高速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津石高速、塘承高速竣工通车,天津港雄安新区服务中心、京津协同港口服务中心揭牌成立,航空口岸可免预约7×24小时通关和“空中申报、落地通关”。滨海新区25家医疗机构与京津冀鲁地区实现检验互认,1108项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一体化、同城化水平不断提高。
据介绍,下一步滨海新区将继续深度融入区域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持续深化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共建共享,服务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