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15 13:37
美国最新的PPI数据出炉,给投资者泼了一盆冷水。
数据显示,美国7月PPI环比上涨0.9%,远高于6月份的零增长和市场预期的0.2%,为2022年6月以来的最大涨幅;美国7月PPI同比上涨3.3%,大幅高于6月份的2.3%和市场预期的2.6%,为今年2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有分析指出,上述数据显示美国产业链上游面临新一轮通胀压力,关税的影响似乎在慢慢渗透。
通胀魅影浮现,降息乐观情绪下降
PPI这次的意外上行无疑打击了“9月必降息”的乐观情绪,部分交易员关于美联储即将大幅度降息的预期也在降温。
另外,不少经济学家发出警告称,PPI报告很可能预示着未来美国消费者将面临的情况。当前,PPI高于预期且CPI相对疲软,表明美国企业正在承担大部分关税成本,而不是将其转嫁给消费者,产业链传导具有滞后性,但企业可能很快会开始改变做法。
FwdBonds首席经济学家Chris Rupkey更是直言,关税风暴开始灼烧,生产商开始感受到通胀烈焰的炙烤。用不了多久,这些因关税上涨的成本就会转嫁到早已疲惫不堪的消费者身上。
高盛近日亦发布报告指出,截至6月美国消费者已承担22%的关税成本。随着越来越多企业转嫁关税成本,预计到今年10月,美国消费者承担的比例将达到67%。
这一说法受到“懂王”特朗普的大力抨击,他显然不愿意承认自己的政策给民生带来了压力。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怒批高盛首席执行官戴维·所罗门及其经济研究团队,称其对关税的相关预测错了。他认为,大多数情况下,承担这些关税成本根本不是消费者,主要是公司和政府,其中许多是外国公司和政府。
此外,特朗普无视数据层面的“隐忧”,他坚称,目前美国通胀已降至“完美”数字。
值得注意的是,当地时间8月14日,据皮尤研究中心发布的调查结果,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及“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在全美的反对率均高于支持率。61%受访者反对关税政策,仅38%支持;46%反对“大而美”法案,32%支持,另有23%未表态。
自特朗普第二届任期以来,其民调支持率一路走低。美国民众仍然对其处理经济和移民政策的方式感到担忧。有媒体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延续了他的商人作风——“漫天要价,坐地还钱”,最终买单的却是本土企业与消费者。另外,特朗普在移民问题上的粗暴态度,也导致了一轮又一轮的负面舆论。
特朗普扶持英特尔,重振本土芯片产业?
据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正在与英特尔(INTC.US)进行谈判,以让美国政府入股这家陷入困境的芯片制造商,助力该公司扩大国内制造业。
这笔交易将有助于支持英特尔在俄亥俄州的工厂中心计划。英特尔曾承诺将该工厂变成世界上最大的芯片制造工厂,尽管这一承诺一再被推迟。
知情人士称,这些计划源于本周特朗普与英特尔CEO的一次会面。双方的想法是由美国政府支付股份,细节正在整理中,计划仍不确定,潜在的持股规模尚不清楚。
资本市场拍手称快,当地时间8月14日,英特尔股价大涨逾7%,单日市值暴增数十亿美金。
近年来,由于英特尔麻烦不断,在芯片制造的竞赛中明显落后,公司的业绩也受到拖累,其股价从2021年以来接连下挫,和美国其他科技巨头的表现相形见绌。
因此在新任CEO陈立武上任以来,英特尔开始大刀阔斧地节省开支,包括裁员15%、取消多个欧洲建厂项目,以及被迫放缓美国俄亥俄州晶圆厂的推进计划。
有分析认为,如果特朗普政府入股,将有助于改善英特尔的资金状况,为英特尔目前在俄亥俄州建设的工厂提供资金。这显然也有利于特朗普重振美国本土芯片产业链的计划,他此前一直呼吁“制造业回流”,将在美国制造更多的芯片和高科技产品。而目前,英特尔是唯一一家有能力在美国本土制造最尖端芯片的美国公司,特朗普盯上英特尔并不算意外。
作者|飞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