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渤小海伴您读研报之中国通号

2025-08-15 09:38

(来源:渤海证券财富管理)

1.公司简介

公司从轨交控制系统出发,打造设计研发、设备制造、工程服务全产业链布局,是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按终端来看主要涵盖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海外以及工程总承包领域。公司长期专注轨交控制系统技术及其衍生应用的研究与探索,主要包括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工程总承包两大类业务,打造轨道交通控制系统设计研发、设备制造及工程服务“三位一体”全产业链,实现各业务模块的相互协同。

公司业务情况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

公司的收入、归母净利润规模保持相对稳定,2023 年分别达到 370.87 亿元、34.77 亿元,2019-2023 年 CAGR 分别为-2.86%、-2.30%,2024Q1-Q3 分别达到 209.40 亿元、23.59亿元,同比-15.17%、-8.09%。

公司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情况及YOY(亿元,%)

 资料来源:ifind 资料来源:ifind

2.行业情况

轨交控制系统属于“四电”系统的“弱电”系统,是保障轨道交通安全运行的神经中枢。轨交“四电”系统包括“弱电”系统(包括通信、信号系统)和“强电”系统(包括电力、电气系统),是轨交实现速度目标、安全目标以及保证列车正常运行的系统。

“强电”系统主要负责电力供应及输送工作。电力系统指的是集生产、输送、分配消费电能的发电机、变压器、电力线路、各种用电设备联系在一起组成的统一体。电气化系统也叫牵引供电系统,是将地方电力系统的电源引入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牵引变电所,通过牵引变压器变压为适合铁路电力机车运行的电压,以提供连续电能,重点设备包括牵引变电所、接触网等。

高铁四电系统框架

 资料来源:中国通号招股说明书,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 资料来源:中国通号招股说明书,中国铁路微信公众号

“弱电”系统是轨交运行的控制中枢,用于保障列车高效运行的安全性。铁路通信系统是利用有线通信、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技术和设备,传输和交换处理铁路运输生产和建设过程中的各种信息、信号系统,主要包括传输系统、数据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轨道交通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旅服系统等。铁路信号系统是铁路信号的显示、变化、控制的系统,主要产品包括计算机联锁、列控中心、车载ATP、轨道电路、RBC、CTC及CIPS等系统设备。通信信号系统通过单向或双向通信方式,实现列车移动授权、间隔控制、调度指挥、信息管理、设备监测等功能,担负着指挥列车运行、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任务。

信号系统是轨道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 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

政策促进铁路通信信号系统持续迭代。数字铁路是提质增能创效、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信息化和智能技术已在铁路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等阶段发挥重要作用,但部分前沿尖端技术没有得到充分应用,铁路智能化水平仍有提升空间。2023年9月,国铁集团印发《数字铁路规划》,要求到2027年,铁路数字化水平大幅提升,重点领域实现智能化,基本形成纵向贯通各层级业务场景,横向联通各专业系统的推进格局,数字铁路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铁路数字化、智能化建设主要政策梳理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国铁集团官网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国铁集团官网

地方政府审批资质趋严,保障城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确保城轨交通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简称“52号文”),对申报地铁城市的人口、公共预算收入、政府债务等13道“门槛”进行了提高,并且明确了轻轨等小运量其他制式轨道交通的建设标准和审批标准,规范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有序发展。

财政增量政策持续加码,政府化债开启有望促进更多城轨项目建设。2024年9月以来,我国多个重要部门陆续推出财政增量政策,促进地方政府化债。11月8日,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政策协同发力后,2028年之前,地方需要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下降至2.3万亿元。地方政府在增量政策刺激下有望减轻债务压力,国内将不断有新城市满足“52号文”的要求,城轨市场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81/52号文对比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

铁路投资维持高位,保障通信信号系统相关支出。铁道部于2003年提出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快速扩充运输能力和快速提高技术装备水平,逐步加大铁路建设投资规模。2011年至2013年,我国铁路建设一度放缓,但2014年后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复苏态势,2023年以来维持相对高位。2023年、2024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7645、8506亿元,同比增长8%、11%,现代化铁路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高质量推进,有望带动通信信号方面相关建设需求。

预计2025-2030年铁路列控市场空间近600亿元。新建高铁控制系统项目造价约为350万元/公里以上,新建普铁控制系统项目造价约为150万元/公里以上。假设高铁和普铁列控系统新建造价为350万元/公里、150万元/公里,预计2025-2030 年铁路列控新建需求597.39亿元,其中高铁437.75亿元,普铁159.64亿元。

铁路列控市新建场容量预测

 资料来源:国铁集团 资料来源:国铁集团

3.公司竞争优势

重视研发投入,拥有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技术实力。公司以技术研发为核心,长期深耕于轨道交通控制系统领域,维持较高研发强度。2023年,公司研发投入20.38 亿元,研发投入率5.51%,研发人员4345人,研发人员占比22.67%。近年来,公司已实现我国高铁、地铁全套列车控制系统技术的完全自主化和产品的100%国产化,完成高铁列控系统(CTCS-3级)、高铁自动驾驶系统(CTCS-3+ATO)、地铁列控系统(CBTC)、城际铁路列控系统(CTCS-2+ATO)等轨交核心自主技术的重大突破,从根本上保障了国家铁路建设和运输安全。

公司八大核心技术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

城轨系统竞争格局更加多元,维持较为领先的市场地位。公司在城轨系统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交控科技众合科技等。截至2023 年,公司城轨领域核心产品覆盖我国已运营及已完成控制系统招标的40多个城市、170 余条线路,继续强势领跑。2024年按中标金额计算,在城轨信号系统领域,公司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卡斯柯位列国内首位,和另一家通号城市轨道交通技术有限公司合计占比36.52%,相比2023年有所提升;在城轨通信系统领域,公司集团旗下的子公司中国通号上海工程局占比17.37%,位列市场第5。

公司核心产品与国外标准兼容。海外各国轨交控制系统制式、标准和铁路管理办法存在差异,对投标单位的施工经验和业绩资质要求较为苛刻,国内多数产品需要经过重新认证方可进入市场。公司的技术处于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水平,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技术主要为欧洲地区的ETCS-2级列控系统,公司研制的CTCS-3级列控系统兼容ETCS-2级列控系统要求,可以在ETCS-2线路按ETCS-2 的要求运行,公司自主研发的RBC设备、车载ATP、LEU及应答器产品分别获得欧盟TSI 认证证书,案例包括匈塞高铁、雅万高铁等项目。

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海外市场认可度持续提升。公司海外业务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南美、非洲等地区,通过强化国际化经营能力,由设备输出、专业分包的业务模式向技术标准输出、工程总承包、装备海外生产制造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转变等措施,推动海外业绩实现再突破。尤其是“一带一路”方面,公司积极参与项目建设,打造中国铁路安全高效品牌。截至2024年,公司已深度参与中老铁路、匈塞铁路贝诺段、雅万高铁、匈塞铁路诺苏段建设,并密切跟踪马拉维铁路修复重建、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轻轨、阿尔及利亚矿业线、中吉乌铁路、中泰高铁等项目。

公司参与的海外项目与贡献

 资料来源:公司公众号 资料来源:公司公众号

低空经济蓄势待发,公司积极构建“三业一态”产业格局。低空经济产业是指以航空载运与作业装备技术为主要手段、以低空空域为主要活动场域、以低空飞行活动为最终产出形式的系列经济活动组成的经济领域。2024年中国低空经济核心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5800亿元,未来五年复合增速将达16.03%。低空经济与轨道交通具备深度融合发展机遇,轨交控制技术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公司积极布局低空经济新赛道,明确发展低空空域管控、无人机制造、服务运营,构建低空经济生态的“三业一态”产业格局。

编发| 邢艳

复审| 张宏魁

审核| 李皓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