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115亿!深圳国资一把回笼72.03亿元现金 + 43.59亿股TCL科技股票!

2025-08-15 10:39

深圳国资回笼115亿的战略棋局:TCL并购案背后的产业变局与资本新局

一、交易核心:深圳国资的“完美退出”

创纪录的单笔回笼

202571日,深圳国资通过旗下重大产业发展一期基金(实控人深圳国资委),以115.62亿元向TCL科技出售华星半导体21.53%股权,创下当月全国基金并购退出单笔最高纪录,占7月基金退出总额的80%

支付方式:72.03亿元现金 + 43.59亿股TCL科技股票(每股4.42元),深圳国资获得流动性资金的同时成为TCL科技第四大股东(持股4.99%)。

累计回报超157亿

20247月,深圳国资已以42.08亿元转让华星半导体8.37%股权予TCL华星。叠加本次交易,总回笼资金157.7亿元(含现金及股票)。剩余10.76%股权按537亿估值计算,价值57.87亿元。

二、国资角色:从“资本输血”到“生态赋能”

产业培育期(2016-2024

初始投资:2016年联合TCL华星、三星显示设立华星半导体,深圳国资两次增资共投入170亿元,占股40.67%,推动建设两条G11代液晶面板线(t6/t7),累计带动深圳产业链投资近900亿元。

战略价值:t6/t7产线为全球最高世代线之一,65英寸以上超大尺寸面板产能占全球40%,助力深圳跻身高端显示制造全球前列。

有序退出期(2024-2025

退出逻辑:面板行业进入成熟期(TCL华星2024年净利润62.3亿元,同比扭亏),国资通过分步退出实现收益最大化,同时为新兴产业投资储备弹药。

资金再循环:回笼资金将投向深圳“20+8”产业集群(如机器人、人工智能),2025年已发布100个战略性应用场景(如地铁物流机器人、水质检测机器人)。

三、TCL的逆势豪赌:加码LCD巩固龙头地位

控制权强化与产能整合

交易后TCL科技对华星半导体持股比例从62.68%升至84.21%,绝对控股核心资产。

结合2025年并购LG Display中国工厂,TCL大尺寸面板全球份额进一步提升,规模化优势对冲行业周期波动。

李东生的“LCD信仰”

三星、LG等巨头退出LCD转向OLED之际,TCL反向押注LCD技术,认为“MiniLED加持下LCD生命周期远超预期,大屏领域仍具不可替代性”。

市场佐证:2024TCL半导体显示业务营收1043亿元(同比增25%),毛利率19.15%,高端产品贡献主要利润。

四、未来展望:国资与产业的共生新局

深圳国资:115亿回笼资金或加速布局半导体、氢能等“新质生产力”领域,强化“基金群+应用场景”双轮驱动。

TCL科技:控股华星半导体后,需应对LCD技术替代风险(如OLED/MicroLED渗透),但短期受益于面板涨价周期(2025Q1净利润同比增322%)。

深圳国资的谋篇布局,既是产业资本的一次经典退出,更是城市产业升级的深层落子——从“资源持有者”蜕变为“生态共建者”,为全国国资改革提供了“深圳样本” 。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