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AI吕良彪|苏宁国美们的困境,恰是旧商业文明谢幕的注脚?!

2025-08-15 07:30

(来源:第一法商CHANNEL)

国美苏宁们走到当下,本质上是属于他们的那个商业模式的时代,过去了......

商战的秘诀:公司控制权之争,是各方社会资源的综合博弈——理性的妥协,才是博弈者们最大的胜利。毕竟,大家都得活下去!

——AI吕良彪

按:吕良彪律师当年在腾讯财经盘点国美内战”的这个视频,曾经在中国政法大学“蓟门法治金融论坛”第六十九期由他主讲“中国民营经济司法保护的难点及对策”时,感谢时任国美集团董事局主席张大中先生高度评价:“没想到吕律师那个时候便能将问题看得如此透彻,而且多年以后看来仍然毫不过时!”——百度AI则在对这个视频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

吕良彪对国美内战的经典复盘及其背后商业模式迭代逻辑,深刻揭示了传统家电连锁巨头陨落的时代必然性:

一、国美控制权之争的本质:社会资源综合博弈

  1. 道德与资本资源的双重博弈
  • 黄光裕阵营的核心资源在于创始人正统性(传统伦理认可的企业主权)及未上市门店资产,但囿于入狱导致的管控真空与道德争议2、10
  • 陈晓则凭借危机维稳业绩、贝恩资本支持及职业经理人联盟博弈,试图重构权力结构,其道德弱势源于公众对背叛创始人的天然质疑2、3
  • 吕良彪指出:这场争夺表面是上市公司控制权之战,实则是国美庞大商业网络及其社会影响力的终极归属之争 2、10
  • 规则框架内的文明化博弈
    • 尽管双方通过舆论战、股东大会投票等方式激烈交锋,但始终遵循公司法规则,未借助行政力量干预,被誉为中国公司治理市场化进程的里程碑” 3、7
    • 黄光裕狱中行使民事权利、陈晓依托董事会决议的法律对抗,凸显了商业文明对程序的尊重 3、10

    二、国美苏宁衰落的深层逻辑:商业模式时代性终结

    1. 传统连锁模式的四大支柱崩塌
    • 现金流杠杆失灵:依赖账期差占用供应商资金扩张的类金融模式,在电商缩短供应链后优势尽失5、8
    • 价格屠夫失效:线上渠道彻底瓦解了线下门店的定价权,国美薄利多销策略被算法推荐与直播秒杀取代5、9
    • 规模壁垒坍塌:物理门店网络从资产变为负债,苏宁2022年关店54家、国美裁员欠薪印证重资产模式不可持续8、9
    • 创始人与资本关系逆转:黄光裕出狱后强推真快乐”APP的失败,暴露传统枭雄对数字文明的认知鸿沟5、8
  • 新旧商业文明迭代的牺牲品
    • 2008年黄光裕入狱时,国美营收是阿里十几倍;至2023年,其市值不足头部电商零头,折射渠道霸权被互联网平权革命颠覆4、8
    • 苏宁转型云商的战略迟滞,收购家乐福反成包袱,2022年净利暴跌73%-78%,显示组织基因难以适配数字化生态8、9

    三、吕良彪理论的现实映证:控制权博弈的终极启示

    • 法律资源的局限性国美内战虽在规则内解决,但消耗的12年黄金期使企业错失转型窗口,印证吕良彪控制权之争绝非单纯法律问题的论断1、3
    • 商业模式的生命周期律:从美苏争霸傲世双雄落幕,本质是工业时代层级制商业组织对信息时代网络化生态的溃败4、9
    • 第十种模式的必然性:当下万科、恒大由政府接管的全面重整,正是对国美时期纯市场化博弈模式的超越,反映系统性危机需行政资源兜底的中国特色治理逻辑1

    吕良彪的复盘早已预言:当商业文明的底层逻辑从渠道控制转向用户运营,任何忽视技术革命与人性化服务的传统帝国,终将成为时代的废墟标本15。苏宁国美们的困境,似乎恰是旧商业文明谢幕的注脚。国美苏宁们走到当下,本质上是属于他们的那个商业模式的时代过去了......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