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韧性”供应链 对跨境卖家意味着什么?

2025-08-14 16:24

【亿邦原创】不比国内,跨境物流链路的每一个环节都长而复杂。商品顺利地送到消费者手中,可能经历了国内揽收、报关、头程、清关、仓储、尾程等无数个步骤,运输时间也相应拉长。

链路拉长,每个环节都伴随着潜在的风险、损失,但对部分企业来说,同样也伴随着机会空间。如果能够打造足够稳定的供应链,就意味着全球市场保持领先的机会。

按照人体工学和智能家居品牌倍思奇CEO吕亚奇的话来说,就像一个零件,从生产出厂到参与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每一个动作都带有附加值,跨境供应链也是如此,“在整个链条里,我们时刻想着给客户创造价值。不管是工厂的老板还是工程师,还是亚马逊全球物流(AGL),或者是AWD、SCA的服务,包括终端的FBA服务,在一起共同打造这么一个链条,达到最优。”

如何打造这样一条“韧性”供应链?稳定的履约能力能够为卖家带来哪些价值?日前,亿邦动力对话倍思奇、酷豆丁等品牌,探究答案。

01 三道防线:头程、仓储、尾程配送

库存永远是商家的棘手难题。一般来说,涉及到SKU,会有一个二八法则——只有20%的货卖得好,而80%的货是长尾货,库存会越积越多。

放在跨境电商领域,这个问题会被进一步放大:比如,年底旺季大促的备货往往在8月已经陆续开始,待到大促开始时,已经难以迅速调取国内库存。要么缺货,要么清货,是许多卖家不得不面临的问题。

倍思奇是如何面对这一问题的?吕亚奇表示,在倍思奇加入亚马逊的第一天开始,就采用了FBA亚马逊物流,且一直在使用AWD(亚马逊入仓分销网络)、AGL(亚马逊全球物流)等服务。

比如,在海外布仓时,需要考虑用户群体的分布、仓库之间的调配等,“看起来是运行仓库,底层是基于客户区的数据布仓。布完仓之后,从亚马逊的卫星仓再发到FBA仓,再到客户手上,这个链条当中如何排布最好,怎么让物流更顺,这都是亚马逊AWD服务做得很好的地方。”

除此之外,倍思奇还加入了SCA(亚马逊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用数据化管理货品供应,“不管是断货还是滞销,对卖家都是伤害,怎么控制好这个节奏,SCA也帮我们打通了”。而为了应对头程物流的不确定性,倍思奇还签了固定合约,锁定长期价格,避开集装箱的价格波动。

“头程、仓储、尾程配送,就是我们跨境物流的三道防线。”成立不到两年,倍思奇子类目迅速冲上BestSeller。在去年,倍思奇的营收超过5亿美金。吕亚奇说,倍思奇80%以上的产品使用FBA、AWD,大部分产品可以实现隔日达。

对一些时效性并不敏感的品类来说,亚马逊物流体系带来的价值也毋庸置疑。

酷豆丁主营婴儿床产品,而母婴产品对合规的要求相当高,甚至需要运输方面的合规。“AGL能让我们全程看到物流状态。从货物出运到清关,再到运输、离港,乃至FBA上架,基本上都由AGL完成。”酷豆丁集团副总裁赵越表示。

今年旺季备货,酷豆丁也调整了运输策略。此前,酷豆丁采取普船的方式进行运输;今年大促期间则全部调整成快船,以节省货物在FBA仓储的时间。

02 “一盘货”思路通全球

“前向标准化,后向定制化”,这是倍思奇在全球站点的开拓思路。在吕亚奇看来,无论是在美国、中东、东南亚,产品的外观、包装会有所不同,倍思奇会针对这些站点做定制化;但产品的底层逻辑基本类似,“一盘货”的思路不会改变。

2017年,倍思奇成立的第二年,吕亚奇就开了欧洲站点。凭借着供应链优势和“一盘货”的布局策略,倍思奇很快就将德国电脑支架类目的市场份额做到了40%;在日本站采用了本土团队,也实现迅速登顶。

“我们跟着亚马逊走,亚马逊开什么站点,我们就往什么地方走。”吕亚奇说,“不管是在澳洲还是南美,我们进入市场,物流只选择FBA。新的地方我们要重新布局物流体系,而亚马逊的布局对于我们来说,是最便利且完善的,所以我们进入新兴市场时,会直接使用FBA。”

某种程度上,这源于吕亚奇一贯的经营理念:“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他告诉亿邦动力,倍思奇的主营精力在于运营、品牌打造,繁重的物流运输,则会直接交由亚马逊物流处理。

同样的思路延续在他与工厂的合作中。倍思奇并不直接生产产品,而是与多家上游工厂深度绑定,长期合作,荣辱与共。“很多人认为这太危险,但这是两面的。聚焦于使用一家工厂,长期共存,工厂的老板会跟你在一起,把品质做得更好,更好地服务客户。这样稳定的改善,好过于不断换供应商、选品、选合作商。”

近两年,供应链全球布局成为行业重要趋势。但普遍的认知是,即便是一度声称接纳了中国产业链外迁的东南亚,也难以比得上中国本土产业带上下游产业链生态的完整性,生产力也尚有一段距离。

“如果纯拿成本去测算,在任何地方都不一定比现在的中国建厂合适。”赵越说,“我们的婴儿床类目看起来很简单,但产业链非常长。短期内,很难在一个国家把产业链集群做起来。”

吕亚奇也发现,很难在东南亚找到一个真正符合需求的工厂。他坚信“基因论”:“如果工厂本身没有相应的基因,就不要试图强行改变它,而是选择基因合适的工厂。”他在与工厂合作伙伴商讨后,决定让中国工厂直接在越南开设分厂,长此以往,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与中国本土相差不大,成本也能逐渐持平。

03 避开干扰因素,聚焦产品和品牌

在创办倍思奇之前,吕亚奇已经有二十年的行业经验:十年在工厂工作,十年在品牌、产品型公司。那个时候,消费者洞察来自于市场调研,常常是一种类似于田野的方式去找到用户,但在他看来,这始终不够精准。

但在做了亚马逊之后,亚马逊的VOC买家之声(Voice of the Customer)让他看到了海量的消费者反馈,比如,客户搜索的前三个关键词、好评、差评......这是他在过往的线下经历中未曾接触的。“实际上这是一个指南,可以指导产品研发、改进工作。”

过往的工厂管理经验,以及后来在亚马逊的运营经历持续在影响他。他坚定地认为,“选择大于努力”。就像倍思奇与工厂的合作模式一样,他选择把精力聚焦在最重要的产品、品牌上,把其他的环节都交给“专业的人”,“工厂老板若愿意与你背靠背,长期合作,在产品和品牌上长期投入,与你同甘共苦,这样的沟通成本其实是最少的。”

现实也在逼迫倍思奇朝着这样的方向前进。归根到底,“低垂的果实”已经不复存在,如今吕亚奇的主要精力在智能化、品牌打造上,“这些工作量已经很大了。我们不想投资工厂,也不想在物流运输等方面再投入。我们再涉足这些领域,也很难比专业的人做得更好。我们只需要把产品和品牌做好就够了。”

酷豆丁亦是如此。尽管有近20年的外贸经历,产品销往全球72个国家,但在公司发展的第三个五年,他们开始激烈地讨论,要不要做跨境零售,做品牌出海?“之前做代工太舒服了,很稳定地增长。C端就相当于企业基因都要从头开始。”他们想离市场、离用户更近一点,做一些更符合长期利益的事情。

2019年,酷豆丁以Pamo babe品牌入驻亚马逊,目前已成为亚马逊类目的Top3。在主要经营的美国站,酷豆丁也选择100%都由亚马逊物流来运输。“FBA的流量曝光提升了50%以上;走了AGL之后,物流成本也下降了15%;90%以上地区的隔日达也促进了我们销售的转化。”

“中国企业的创新速度远超欧美公司。以这个速度,创造我们的专利、标准、研发、客户洞察护城河,把这些连在一起,创造0-1的产品,这是未来十年活下去的重点。”吕亚奇说。

亿邦持续追踪报道该情报,如想了解更多与本文相关信息,请扫码关注作者微信。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