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5000万元CT热销,超大订单背后的技术革命与新时代来临

2025-08-14 15:26

(来源:医趋势)

近期,光子计数CT在国内高端影像设备市场掀起了一轮热潮。

医趋势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仅在过去一个月多内,西门子医疗就在军队医疗系统连中7台光子计数CT,采购方涵盖海、陆、空三军核心医院。按2025年光子计数CT平均公开中标价计算,这批订单金额预计超过3亿元

放眼全年,从2025开年至7月底,西门子医疗光子计数CT已累计中标近10家医疗机构,总金额达4.75亿元;加上最新这7台,中标额已接近8亿元。据悉还有多家三级医院将其列入计划采购清单,等待生产方放量交付。

在医疗设备价格屡屡被集采压低、640层超高端CT跌破千万的背景下,光子计数CT却以单台近5000万元的价格逆势走红。

这不仅证明了顶尖技术的市场号召力,也再次印证——在高端医疗设备领域,对极致性能的追求,依然是行业的底层逻辑。

01、2025年内订单已近20台

2021年9月,西门子医疗光子计数CT NAEOTOM Alpha获批FDA,并被评价为“CT领域近十年来的重大技术进展”。2022年2月,该产品进入国内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绿色通道”,2023年10月正式获批上市。

单台近5000万元的高价,并未阻挡其在中国的快速落地。

自2023年9月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以5950万元完成国内首单后,北京协和、上海瑞金、浙大二院、中日友好、北大一院等顶级三甲医院相继采购,形成覆盖全国多省市的采购热潮。

而西门子医疗,目前独占100%市场份额,拥有绝对话语权。

进入2025年,采购热情加速:

1月,南京鼓楼医院中标金额4993.8万元;

4-5月迎来集中采购期:中日友好医院(4700万元)、北大一院(4900万元)、云南省一院(4790万元)、江苏省人民医院(4989万元)、宁夏医科大总院(4399万元)相继落地

6月,大连医大二院(4198万元)、重庆医大二院更是以5450万元创下今年最高单价。

与此之中,今年3月,北京协和以4900万元的价格采购该设备。值得一提的是,该院曾在2024年11月,以相同价格采购单台设备。再次追加采购,使其成为全国首个配备“双光子CT”的医疗机构。

截至目前,2025年国内光子计数CT中标金额已逼近8亿元,今年累计落地订单近20台

更多采购仍在推进中。8月8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布《新建通州院区开办费医用设备购置(项目十二)公开招标公告》,包含一台预算4500万元的高性能光子CT。

越来越多的省级重点医院纷纷入局,表明光子计数CT已从一线城市顶级医院,逐步向区域医疗中心拓展。

02、光子CT,下一个行业赛点

光子计数CT之所以被誉为颠覆性技术,在于它打破了沿用近30年的闪烁体能量积分探测器体系,将核心部件替换为光子计数探测器,材料从固态稀土陶瓷迈向半导体碲化镉(CdTe)等新材料。

此前,成像过程分为两步:X射线能量→可见光→电信号,而光子计数能够省去中间环节,直接读取每一个X光子,也因此最大程度还原了物质的本真,在高清成像、扫描速度、降低辐射剂量等方面都具有极大优势。

以心脏诊断为例,传统CT在面对支架内钙化或血栓时无法扫描显示,而光子计数CT则能通过无创扫描识别冠脉再狭窄,在介入随访和高危患者管理中意义重大。

目前,西门子医疗凭借先发优势在全球光子计数CT市场占据主导,但竞争者已密集涌入。

2025年6月底,佳能医疗光子计数CT获FDA批准,其探测器材料选择碲锌镉(CZT),密度更小、电阻率与禁带宽度更高,室温性能更优。GE医疗则坚持深硅探测路线,于2024年底在斯坦福大学医学中心完成实验机安装。

2022年5月,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学医师分会发布的《能量CT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显示:CT的未来是能量成像,双层探测器光谱CT和光子计数CT共同代表CT未来的方向。

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赛道领先的飞利浦透露,未来几年,将有机整合光谱功能CT技术和光子计数CT技术,实现光谱计数CT的临床化应用。

国内厂商虽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

2023年,奥泰医疗展示了自研国产光子计数能谱CT,采用碲锌镉探测器;东软医疗着手立项已近10年,目前已进入NMPA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联影医疗更是依托“国家队”之力,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推动光子计数能谱CT的研发,已于今年8月初,进入临床测试和临床医学研究阶段。

不过,这场赛跑并非只是探测器技术的较量。碲化镉与碲锌镉等核心材料在全球供应稀缺,成熟产能多被跨国公司掌握,不对外销售,这对国产厂商的研发节奏和成本控制构成根本性挑战。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前沿技术的初代版本都难言完美,往往需要进一步迭代和弥补。

而光子计数CT目前最大的争议,首先是价格昂贵,限制普及。不过,去年RSNA期间,西门子医疗已经推出三种新产品组合,正在寻求审批。其中包括一款将双源降至单源的光子计数CT,价格有望下探,进一步迈向临床。

总体而言,短期内,西门子医疗仍将凭借技术与品牌优势稳居高端市场,但在2-3年内,随着GE医疗、飞利浦的产品突破,以及国产产品在价格与本土化服务上的优势,市场格局势必迎来洗牌。

03、市场并未恢复元气

光子计数CT的火爆,只是当下国内医疗设备市场的一个切面。占据主导的另一面,仍是中低端产品价格持续下探、份额重新洗牌的现实,整个行业冰火交织。

从多家龙头企业陆续披露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来看,中国市场的增长动力依旧不足。

今年上半年,西门子医疗中国区业绩同比+2.4%,在GPS当中率先实现中国区业绩复苏,光子计数CT应是主要驱动力之一。但与此同时,西门子医疗仍然指出,带量采购引发了行业性的价格体系重构,改变了商业模式和分销角色,对诊断业务的全球增长和利润率均产生了影响。公司预计,到明年年中,全国内市场价格水平将完成重构,届时增长将从新的较低起点逐步恢复。

至于外界关注的中国限制欧盟医疗设备进口政策,西门子医疗回应称:无实质性影响。一方面是其在华业务高度本土化,另一方面政策门槛(约500万欧元)极高,相关情况案例极为罕见。

GE医疗的判断更为谨慎,公司认为,中国市场活动有所增加,但复苏进程较为缓慢,实际采购订单和购买行为的进展仍显滞后,预计下半年这一状况将持续存在。飞利浦的判断相对乐观,预计中国市场下半年诊断与治疗业务将转为正增长,但全年展望依旧保持谨慎态度。

不难发现,行业巨头的共识是:中国市场尚未真正走出调整期。短期内的增长更多源于低基数效应,而非实质性需求回暖。

事实上,深究价格战背后的逻辑,集采只是触发器,真正的推手实则是大量同质化竞争以及“军备竞赛式”的无意义内卷。

在存量技术框架下,价格下探的趋势几乎不可逆转。不过反观光子计数CT的热销,或许正说明,唯有真正触及临床价值与诊疗边界的技

技术跃迁,才能打破价格桎梏,激发市场的长期支付意愿与持续采购动力。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