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罕见!IPO上市前从山东迁址到浙江!创始人清华大学博士!

2025-08-14 07:38

2025 30 日,专注于轻工业全品类机器人领域的浙江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翼菲科技”),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书。回溯今年 2 月,该公司还曾作为济南三家代表企业之一,参与山东省的高规格会议。

会后,翼菲科技董事长张赛表示,公司将坚守创新导向,持续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致力于让工业机器人技术在山东企业智能化改造进程中发挥更大效能,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同时朝着世界级机器人企业的目标稳步迈进。

老家: 山东济南起家 (2012),但IPO前刚把注册地和总部搬到了浙江台州(玉环市),名字也从“济南翼菲”改成了“浙江翼菲”。

关键原因: 钱!浙江玉环市的国有资本 (玉环国投 和 玉环投资在公司上市前投了钱,成了重要股东 (合计持股超15%)玉环政府为了引进他们,跟踪服务了一年多。

河北尝试了!

名字: 浙江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简称:翼菲科技)

老家: 山东济南起家 (2012),但IPO前刚把注册地和总部搬到了浙江台州(玉环市),名字也从“济南翼菲”改成了“浙江翼菲”。

干啥的: 做工业机器人的,特别专注于轻工业(比如食品、电子、日用品、医药包装这些行业)。

产品:

卖机器人本体: 有几种主要类型:速度快抓小东西的“蝙蝠”(并联机器人)、能搬货走路的“骆驼”(移动机器人)、手臂灵活的“蟒蛇”(SCARA机器人)、专门搬精密芯片的“龙虾”(晶圆机器人)、更通用的“螳螂”(六轴机器人)

卖解决方案: 不光卖单个机器人,还帮客户设计一整套自动化生产线,解决上下料、分拣、包装、检测、组装等问题。

核心技术: 自己研发机器人的“大脑”(控制系统和“眼睛”(视觉系统)

地位: 2024年的收入算,在中国轻工业机器人这个细分领域,是国内企业里的第五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创始人: 张赛 (张博士)

背景: 济南人,清华本科,哥伦比亚大学硕士,清华大学博士。2012年放弃香港高薪工作回济南创业。

股权: 张博士是公司最大的老板,通过自己和其他他控制的公司,总共控制了公司25.07%的投票权 (上市后会稀释到更低比例,但仍是最大股东团体)

公司发展咋样?

里程碑:

2012年成立。

2013年做出第一台样机。

2014年卖出第一台机器人。

2016年首次年订单过亿。

2018年并联机器人出货量全国第一。

2020年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2023年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

2024年开始研发更智能的“具身智能机器人”。

20256月递交港股上市申请。

财务 (2022-2024)

收入: 1.62亿 -> 2.01亿 -> 2.68亿 (人民币持续增长,势头不错。

利润:-5755 -> -1.11亿 -> -7149 (人民币还在亏钱,但2024年亏损收窄了。 (搞研发、扩市场很烧钱)

客户: 比亚迪宁德时代、富士康、华熙生物东阿阿胶三只松鼠等大公司都用他们的机器人和方案。产品卖到全国28个省市,还出口20多个国家。

订单: 截至20256月,手里有超过4亿人民币的订单没做完,生意挺好。

为啥要去香港上市?(IPO)

目的: 主要是要钱!

要钱干啥?

继续研发更厉害的机器人技术 (尤其是具身智能机器人)

建新工厂、买设备,扩大生产规模。

开拓海外市场,卖更多机器人到国外。

投资上下游供应链,让自己更强。

补充运营资金,保证公司正常运转。

上市板块: 香港交易所主板,走的是给特专科技公司(比如先进硬件、AI开的特殊通道 (18C)

估值: IPO前最后一轮融资,公司估值36亿人民币左右。

保荐人: 农银国际 (农业银行旗下的投行)

行业前景如何?

市场很大,增长很快: 中国制造业在拼命搞自动化升级,机器人需求暴涨。特别是轻工业机器人市场,预计到2029年会达到438亿规模,年增速超过16%。整个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更大,到2029年能到1710亿。

竞争也很激烈:

很多公司在做类似产品 (并联、SCARA),价格战厉害。

客户(大工厂)讨价还价能力强。

光卖硬件不够,需要有厉害的软件、AI和数据分析能力。

机器卖出去还要维护服务,成本不低。

为啥从济南搬到浙江?

关键原因: 钱!浙江玉环市的国有资本 (玉环国投 和 玉环投资在公司上市前投了钱,成了重要股东 (合计持股超15%)玉环政府为了引进他们,跟踪服务了一年多。

产业环境: 浙江玉环有较好的机器人产业链基础 (2024年相关产值77.9亿),供应链配套更成熟。

新项目落地: 翼菲在浙江绍兴上虞区投资5.2亿建新基地 (生产制造+研发中心)

简单总结一下:

翼菲科技是一家从济南起家、专注轻工业机器人的“小巨人”企业,老板张赛很牛。公司发展不错,收入在涨,客户都是大牌,手里订单充足,但还在投入期所以亏钱。他们看中浙江玉环政府给的钱和产业环境,把公司搬过去准备在香港上市(走高科技公司特殊通道)。上市主要是为了融一大笔钱,用来研发更智能的机器人、建新厂、开拓海外市场,想在中国快速增长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尤其是轻工业领域)抢到更大蛋糕。虽然市场机会大,但竞争也很残酷。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