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AI赋能无人作战深度报告:无人机、机器人、智能芯片、数据、算法和算力

2025-08-13 16:01

本专题报告围绕AI赋能的无人作战新范式,从技术路径、产业链格局、核心企业、投资风险等角度展开系统梳理。内容涵盖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增长与结构变化、AI在无人机和地面机器人作战能力提升中的实际应用、边缘AI芯片与算法供应商最新进展,以及头部AI军工企业在全球防务订单和资本市场表现等情况。报告通过统计主要市场规模、分析俄乌冲突等典型案例、列举美欧中多国企业创新项目,展现AI驱动下无人作战体系演进的全貌,同时聚焦于国产边缘AI主控芯片、信息化系统集成、网络通信与安全等板块的投资机会。

现代战争进入数据主导时代,AI与传感器融合、智能网络、精准定时、高性能计算共同构建起战场新型优势。JADC2体系以任务为中心,依托作战云和分布式智能作战能力,实现“人在回路上”的高效智能决策。美国空军ABMS(先进作战管理系统)自2019年起连续开展多轮演习,逐步验证AI赋能的目标实时共享、传感器-决策者-射手快速联动、云端边缘功能等核心能力,推动美军从平台为中心向网络为中枢的全域作战转型。

无人化作战正在重塑战场逻辑。无人系统已在侦察、袭扰、定点打击、饱和攻击和支援增效等任务中全面渗透,俄乌冲突中无人机(UAS)对装甲车辆的命中率和效率显著超过传统火力装备。FPV(第一视角)无人机以低成本、高机动性和高度可扩展的AI算法,实现对战场态势的快速反应与精准打击,AI赋能后打击命中率有望提升至80%以上。全球军用无人机市场2024-2032年复合增速达到13.15%,2032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70亿美元,北美与亚太地区企业投入持续加码,遥控无人机仍为主流,但自主型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AI无人机发展经历从初步数据处理到自主作战能力两大阶段。美国空军已计划购置至少1000架AI控制的协同作战飞机(CCA),推动空地一体化作战与智能蜂群系统在战场上的规模化部署。各国军方加快研发AI增强目标识别、自动决策、协同作战技术,美国、欧洲、俄罗斯多家企业与国防机构通过AI算法训练无人机自主规划和执行复杂任务。地面机器人同样成为现代战争关键装备,机器狗等仿生平台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兼具隐蔽性、低维护成本和零伤亡优势,2024年美军无人地面系统研发经费达到12亿美元。

头部AI军工企业在防务市场竞争中表现突出。Palantir以大数据分析和生成式AI平台为核心,2024年公司市值突破1800亿美元,AIP(人工智能平台)在航空航天、汽车、能源、金融和国防等领域大规模部署,推动美军智能化作战流程提效。俄乌冲突期间,Palantir为乌军提供的AIP实现情报融合分析、智能辅助决策、星载算法加持,实际提升战场指挥与行动效率。Anduril通过Lattice OS操作系统整合空、海、陆多域装备,2025年有望参与美国国防部超10亿美元反无人机系统合同,并承接微软IVAS军工头显后续迭代,持续获得AI领域资本追捧。

Scale AI作为美军AI数据标注与智能体解决方案提供商,2025年3月与国防部签署“Thunderforge”项目合同,目标构建面向军事规划与行动的AI智能体体系,助力军事建模、决策支持、行动方案自动化与执行。Shield AI则聚焦于Hivemind软件系统在自主飞行器领域的深度应用,与Palantir、波音、Red Cat等核心企业构建战略合作,2025年公司累计融资已超过10亿美元。

边缘AI芯片和通信安全是无人化作战体系升级的关键。NVIDIA、高通、瑞芯微等主控芯片供应商推动军规级算力平台快速落地。国内市场建议重点关注科思科技复旦微电品高股份景嘉微(AI芯片);拓尔思零点有数能科科技索辰科技(大数据);中科星图、格林深瞳、上海翰讯、臻镭科技(信息化系统);东土科技北信源佳缘科技(网络通信);紫光国微霍莱沃航天长峰(特种芯片与装备)等细分企业。2025年全球军事边缘计算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0.9亿美元,2034年有望突破116亿美元。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