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13 17:42
前沿速递
8月11日,诺华制药宣布其研发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Ianalumab(VAY736)在干燥综合征两项关键III期临床试验(NEPTUNUS-1和NEPTUNUS-2)中达成主要终点且耐受性和安全性良好。目前全球尚无针对干燥综合征获批的全身疗法,对症治疗仅能暂时部分缓解症状。这一突破性成果或将终结干燥综合征“无靶向药可用”的历史,Ianalumab可能成为该疾病领域首个获批的靶向治疗药物。
Ianalumab的研发突破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外分泌腺受累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发病率约0.5%-1%,临床表现为口干、眼干等症状,并可能累及多器官系统。目前,全球尚无获批的干燥综合征靶向治疗药物,现有疗法以对症支持为主,无法阻断疾病进展,临床未满足需求显著。
Ianalumab 通过靶向 B 淋巴细胞活化因子受体(BAFF-R)发挥作用。它具有独特的双重机制:既能通过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清除 B 细胞,又能阻断 BAFF 与 BAFF-R 结合,抑制相关信号通路激活,减少 B 细胞活化与增殖。该药由诺华收购 MorphoSys 获得,是首个完成 Ⅲ 期临床的抗 BAFF-R 抗体,验证了 “B 细胞清除 + BAFF-R 抑制” 双重机制在自身免疫病领域的潜力。
此前发表于《柳叶刀》的IIb期剂量探索研究 (N=190) 结果显示,Ianalumab治疗24周即可显著改善ESSDAI评分,且呈剂量依赖性,为III期研究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NEPTUNUS-1 和 NEPTUNUS-2 是全球首批针对干燥综合征的 Ⅲ 期临床试验,为随机、双盲、多中心研究,共招募了275名活动性干燥综合征患者,旨在评估 Ianalumab 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其中,NEPTUNUS-1 比较每月 1 次皮下注射 300mg Ianalumab 与安慰剂;NEPTUNUS-2 则比较每月 1 次或每 3 个月 1 次皮下注射 300mg Ianalumab 与安慰剂。两项试验的主要终点均为治疗 52 周时,Ianalumab 组与安慰剂组在 ESSDAI 评分上的变化,次要终点包括患者报告结局、器官受累改善情况及安全性指标。两项研究共同的主要疗效终点是治疗第52周时,与安慰剂组相比,Ianalumab 治疗组在 EULAR 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度指数(ESSDAI) 评分上的变化。
结果显示,两项试验均成功达到了主要终点,接受 Ianalumab 治疗的患者,其疾病活动度(通过ESSDAI评分衡量)在第52周时获得了统计学上显著且优于安慰剂的改善。同时,该药物在试验中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除了治疗干燥综合征外,Ianalumab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wAIHA)及弥漫性皮肤系统性硬化症(dcSSc)等其他自身免疫疾病中也展现潜力。
诺华计划在即将召开的医学会议上公布这两项研究的详细数据,并准备向监管机构提交 Ianalumab 的上市申请。
全球研发竞逐:谁将领跑市场Ianalumab 的 Ⅲ 期成功使其在干燥综合征生物药研发赛道上处于领先位置,但这一领域的竞争已日趋激烈。
目前全球进入 Ⅲ 期临床的候选药物还包括:> 艾加莫德(Efgartigimod):由 Argenx 公司开发,通过阻断 FcRn 受体减少 IgG 抗体循环,已在重症肌无力领域获批。其干燥综合征 Ⅲ 期试验显示能改善患者疲劳和生活质量,但对器官受累的疗效数据尚未公布。
> 阿塞西普(Atacicept):百健与 Viela Bio 合作开发的 TACI-Fc 融合蛋白,可同时阻断 BAFF 和 APRIL 两个 B 细胞存活因子。Ⅱ 期数据显示能降低 B 细胞数量和自身抗体水平,但 Ⅲ 期试验因部分患者出现严重感染风险而调整方案。
此外强生的Nipocalimab、Resolve Therapeutics公司的RSLV-132、安进的Dazodalibep、BMS的阿巴西普Abatacept(CTLA-4Ig)也在积极开展研究。
国内企业在该领域的布局也不甘落后:> 安博泰克的 JH013: 是国内首个进入 Ⅱ 期临床的抗 BAFF-R 抗体,其作用机制与 Ianalumab 相似,目前正在探索类风湿关节炎和干燥综合征的适应症。
> 诗健生物的 ESG206:通过糖基化修饰技术增强 ADCC 效应,可精准靶向BAFF-R,针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已于今年6月启动I/II期临床。在不久前的第三届 CBA 会议上,诗健生物 CEO 周清博士披露了 ESG206 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初步临床数据,显示在更低剂量下,其效果优于 Ianalumab 及其他现有疗法。
安博泰克药业的JH013注射液是首个获得临床研究批件的国产BAFF-R单克隆抗体药物,临床前研究证实可阻断BAFF-R信号,抑制B细胞增殖,拟用于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
产品推荐:FcRn;CTLA-4;BlyS;APRIL
未来,对于BAFF-R的研究将继续进行,以深入了解其在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ACROBiosystems百普赛斯开发了一系列高纯度经SEC-MALS验证、高生物活性经ELISA/SPR/BLI等验证的BAFFR及BAFF蛋白,适用于免疫、抑制剂筛选、细胞活性检测等实验,可加速相关药物的研发进程。
产品列表BAFFR
BAFF
点击咨询验证数据蛋白均一结构及高纯度经SEC-MALS验证
The purity of Human BAFFR Protein, His Tag (Cat. No. BAR-H52H3) is more than 85% and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this protein is around 13-19 kDa verified by SEC-MALS.
与BAFF的高结合活性经ELISA验证
Immobilized Human BAFF, His Tag at 5 μg/mL (100 μL/well) can bind Human BAFFR, Fc Tag (Cat. No. BAR-H5257) with a linear range of 2-31 ng/mL (QC tested).
点击申请Protocol与BAFFR抗体的高结合活性经ELISA验证
Immobilized Anti-BAFFR Antibody, Human IgG1 at 1 μg/mL (100 μL/well) can bind Biotinylated Human BAFFR, His,Avitag (Cat. No. BAR-H82E3) with a linear range of 0.2-0.8 ng/mL (Routinely tested).
点击申请Protocol与BAFF的高结合活性经SPR验证
Human BAFFR Protein, Fc Tag (Cat. No. BAR-H5257) captured on CM5 chip via Anti-human IgG Fc antibodies surface can bind Human BAFF Protein, His, Flag Tag (Cat. No. BAF-H52D4) with an affinity constant of 5.54 nM as determined in a SPR assay (Biacore T200) (Routinely tested).
点击申请Protocol抑制剂筛选
Serial dilutions of Anti-BAFFR Antibody, Human IgG1 were added into Human BAFFR, Fc Tag (Cat. No. BAR-H5257): Biotinylated Human BAFF, His,Avitag (active trimer) (MALS verified) (Cat. No. BAF-H82Q2) binding reactions. The half max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C50) is 0.7363 μg/mL (Routinely tested).
点击申请Protocol>>>点击图片查看更多免疫检查点蛋白产品
>>>点击图片查看自身免疫疾病药物开发解决方案
ACROBiosystems
(备注:姓名+公司)
(百普赛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