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13 17:20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百济神州提前公开了部分中报财务数据,上市以来首次实现盈利。不过,公司独特的“去CRO化”模式带来“最烧钱研发”,近半年股价表现明显落后于同行平均水平。
“零突破”新药带飞业绩,上市以来首见盈利
百济神州(688235.SH)预约在8月30日正式披露中报,而8月7日公司就公布了主要财务数据。公告显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取得营业总收入175.18亿元,同比增长46%,其中公司产品收入为173.60亿元,同比增长45.8%;实现归母净利润4.5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百济神州于2021年12月在科创板上市,此次归母净利润盈利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盈利。2021年至2024年,公司取得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7.48亿元、-136.42亿元、-67.16亿元、-49.78亿元,累计亏损超350亿元。今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仍亏损0.95亿元,也就是说,上半年盈利集中在第二季度。
公司表示,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原因是自研产品百悦泽®(泽布替尼胶囊)和安进授权产品以及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的销售增长。而归母净利润实现盈利,主要系产品收入大幅增长和费用管理推动了经营效率的提升。
百济神州介绍,百悦泽®是第一个中国自主研发并获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加速批准上市的抗癌新药,是第一个获国家药监局附条件批准上市的国产BTK抑制剂。今年第二季度,百悦泽®新的薄膜包衣片剂剂型用于所有已获批适应症获得美国FDA批准,这一新片剂剂型同时获得欧洲药品管理局人用药品委员会的积极意见。
公司官网显示,百悦泽®已在全球75个市场获批,二季度在5个市场新增纳入或扩大报销范围。百泽安®已在全球47个市场获批,二季度在20个市场新增纳入报销范围,包括日本、欧洲和澳大利亚。
2025年上半年,百悦泽®全球销售额125.27亿元,同比增长56.2%。其中,美国销售额89.58亿元,同比增长51.7%,主要得益于该产品在所有适应症领域强劲的需求增长;欧洲销售额19.18亿元,同比增长81.4%,主要得益于该产品在所有欧洲主要市场的市场份额提升,包括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和英国;中国销售额11.92亿元,同比增长36.5%。
2025年上半年,百泽安®销售额总计26.43亿元,同比增长20.6%。百泽安®销售额的增长,主要得益于该产品在中国获批新适应症纳入医保所带来的新增患者需求以及药品进院数量的增加。
不能忽视的是,公司上述产品涉及多项诉讼。比如,2023年6月,Pharmacyclics LLC在美国特拉华州地方法院对百济神州及其全资子公司提出申诉,声称百悦泽®侵犯了其授权的编号为11672803的美国专利(以下简称:803专利)。但2025年4月,美国专利商标局宣布受质疑的803专利的全部权利无效。
百济神州预计2025年营业收入将介于358亿元至381亿元之间,研发费用、销售及管理费用合计将介于295亿元至319亿元之间,毛利率处于80%至90%的中高位区间。
与前期预测相比,公司将对2025年营业收入预计的下限由352亿元调整至358亿元,毛利率亦有提升。公司称,营业收入预测调整主要得益于百悦泽®在美国市场的领先地位以及其在欧洲和全球其他重要市场的持续扩张;毛利率调整主要得益于产品组合的改善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疯狂的“去CRO化”,研发烧掉超470亿元,同行表现如何?
2024年年报称,百济神州专注于为癌症患者研发创新抗肿瘤药物。公司在药物早期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开发等多个环节持续投入。2024年,公司将13款差异化新分子实体推进至临床。研发模式方面,公司称,开发了癌症生物学自有平台,已建立多样的抗肿瘤靶点及药物技术平台,研发引擎可实现与生产和临床开发无缝衔接。
2024年年报显示,在肿瘤药开发全过程中,临床试验成本占总成本75%以上,目前制药行业仍不断将该部分业务外包给合同研究组织(CRO)。而百济神州自成立以来始终注重建立独特且难以复制的竞争优势,以应对行业挑战。公司在全球拥有一支约3700人组成的自主临床团队,能够摆脱传统CRO模式,并以比同行业企业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开发药物,同时能够保持质量。
2021年至2024年,百济神州的研发费用分别为95.38亿元、111.52亿元、128.13亿元、141.40亿元,逐年上涨,合计超470亿元,连续三年过百亿。而同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75.89亿元、95.66亿元、174.23亿元、272.14亿元,研发费用占比分别为125.69%、116.58%、73.54%、51.96%。随着营收增长,研发费用占比出现逐年下降趋势,但仍是公司最主要成本。
据媒体报道,在今年1月举行的百济神州内部沟通会上,百济神州全球研发负责人汪来自我调侃为“药企研发负责人里最烧钱的那个”。
那么,百济神州与同行业公司研发投入变化情况是否一致呢?
据披露,君实生物(688180.SH)、贝达药业(300558.SZ)是公司在招股书中选取的两家可比A股上市公司。
君实生物表示,公司具备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等体系。公司临床试验工作主要由具备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的医疗机构承担,按需委托CRO提供部分研发服务。CRO服务商为公司供应商之一。
年报显示,2021年至2024年,君实生物研发费用分别为20.69亿元、23.84亿元、19.37亿元、12.75亿元,近两年呈现下降趋势。同期,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0.25亿元、14.53亿元、15.03亿元、19.48亿元,公司研发费用占比分别为51%、164%、129%、65%,波动较大,出现先升后降趋势。从近两年数据来看,君实生物研发费用占比下降速度比百济神州快。
贝达药业以自主知识产权创新药物研究与开发为核心。2021年至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5.66亿元、7亿元、6.4亿元、5.02亿元,算上资本化的部分,研发投入分别为8.61亿元、9.77亿元、10.02亿元、7.17亿元,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同期,营业收入分别为22.46亿元、23.77亿元、24.56亿元、28.92元,研发费用占比约为25.20%、29.45%、26.06%、17.36%,研发投入占比分别为38.32%、41.12%、40.80%、24.80%,均为先升后降。
从二级市场来看,百济神州股价近半年表现明显落后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
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显示,根据申万三级行业分类,百济神州属于化学制药下的化学制剂行业。截至8月11日收盘,该行业公司股价近六个月平均涨幅59.27%、行业中值39.31%,而百济神州股价近六个月上涨20.37%;近一个月行业公司日平均换手率5.68%,而百济神州为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