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13 10:46
(来源:并购优塾产业链地图)
电信运营商(Telecom Operator)是提供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和服务的企业,其核心业务包括语音、数据、宽带等基础通信服务,并逐步扩展至云计算、数据中心(IDC)、物联网(IoT)、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等领域
来源:360百科
2025年7月19日工信部公布上半年通信业数据:5G用户达11.18亿户(普及率79%),千兆宽带用户2.26亿户;算力规模达748 EFLOPS,智能算力占比提升。
电信运营商7成以上的消费者来自于个人,其中移动业务的增量来自于新增手机。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2.889亿部,同比微降1%。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同比下滑4%,北美市场增长1%。
增速较快的是中东和北非地区,增速分别达到12%和8%,非洲受益于政府政策、厂商竞争加剧以及从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的转变;中东则得益于高端设备需求增长、“先买后付”选项的普及以及节假日销售的推动。
来源:canalys
从中国和美国行业内龙头公司的情况看,中美龙头电信运营企业的利润也反映出了用户增长基本持平,导致收入和利润增速持平。
威瑞森电信(Verizon,全美居首的有线通信和话音通信提供商,在美国市占率达到40%以上,总部位于纽约)——25Q2实现总营收345亿美元,同比增长5.2%;调整后EBITDA128亿美元,同比增长4.1%。目前其股息率为6.23%。
中国移动——2025年Q1实现营业收入2638 亿元,同比持平;归母净利润 306 亿元,同比增长 3.5%。目前其在内地市场股息率为4.27%,在中国香港市场股息率为5.76%。
电信运营商的进化,围绕通信技术进步而发展:
一、模拟语音通信阶段(1950s - 1980s)——运营商作为基础设施提供者,核心业务是提供固定电话服务。这一阶段的关键在于模拟信号传输技术的成熟与应用,特别是纵横制/步进制交换机实现了电话自动交换,同轴电缆和微波中继技术构建了长途骨干网,而卫星通信则首次实现了全球范围的远距离连接,共同支撑起覆盖广泛的固定电话网络。
二、数字移动语音时代(1980s - 1990s)——运营商开始从固定网络向移动网络拓展,核心业务转变为移动语音服务(1G、2G)。标志性的数字程控交换机大幅提升了固定网络的性能和功能。蜂窝网络概念落地(如1G的AMPS/TACS),特别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和码分多址(CDMA)技术的成功商用,使得可靠的、可跨国漫游的移动语音通信成为现实,用户规模开始爆发式增长。
三、数据与移动互联网时代(1990s - 2010s)——运营商的核心业务重心转向移动数据和互联网接入(2.5G, 3G, 4G)。移动网络则经历了从GPRS/EDGE(2.5G)提供初级分组数据,到UMTS(WCDMA)和CDMA2000(3G)提供更高速度支持视频通话和网页浏览,演进到LTE(4G)这一全IP化、高速率的移动宽带标准,支撑了高清视频、移动支付和社交网络的爆炸性增长。
固定网络方面,DSL、Cable Modem和FTTx等宽带接入技术普及。同时,光纤骨干网的大规模部署为海量数据(维权)流量提供了基础。
四、云化与万物互联时代(2010s 中期 - 2020s)—— 这一阶段,核心业务扩展至高速互联、云计算、物联网和企业数字化服务。技术特征体现为网络虚拟化、软件化和智能化。第五代移动通信(5G)是核心驱动力,其三大场景——eMBB(极致速率)、uRLLC(超可靠低时延)、mMTC(海量连接)——以及网络切片和边缘计算(MEC)技术,为工业互联网、自动驾驶等提供了可能。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和软件定义网络(SDN)实现了网络的灵活敏捷和降本增效。
FTTH/FTTR普及了千兆乃至万兆固网宽带,NB-IoT/LTE-M等低功耗广域物联网技术支撑了大规模连接。运营商积极构建云计算基础设施,角色转变为“数字化使能者”和“生态整合者”,提供“连接+云网融合+平台+解决方案+生态”(CNPSE)的综合服务,深度参与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城市建设。
五、AI原生与智能体互联时代 (进行中,面向 2030+)——核心业务将聚焦于AI驱动的智能网络、沉浸式通信以及感知-通信-计算一体化服务。技术特征将是AI Native、空天地海一体化、通感一体和算力网络。同时,网络需要适应AI Agent(智能体)的通信需求,并探索量子保密通信(QKD)提供极致安全。运营商将进化为“智能基础设施提供者”和“AI泛在服务的运营平台”,构建智能、融合、安全的网络与算力底座。
电信产业链,各环节分别包括:
来源:前瞻经济学人
上游——基础设施与设备供应商,技术壁垒高,毛利率30%-50%(如高端芯片)。主要包括:1)核心芯片与元器件,如基带芯片、光模块、射频器件等。2)通信设备制造商,如主设备商、天线/射频、光纤光缆。3)网络基础设施,如IDC硬件、电源/温控等。
中游——网络建设与运营商。重资产运营,运营商毛利率约25%-30%(依赖规模效应)。国内主要电信运营商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美国主要电信运营商为Verizon(威瑞森电信)、AT&T、T-Mobile。
主要包括:1)网络建设与集成,如工程服务、系统集成。2)电信运营商,如基础网络运营、网络资源管理。3)云与算力服务,如公有云、算力网络等。
2023年美国大型电信运营商用户市场份额
来源:中金公司
下游——应用与服务生态,应用层利润分化,头部互联网公司毛利率超50%(如腾讯)。主要包括:1)终端设备,如消费终端、物联网终端。2)应用服务提供商,如ToC应用、ToB解决方案(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3)新兴场景服务商,如车联网、元宇宙、卫星通信等。
从产业链上的参与者近期的增长预期来看:
来源:Choice,并购优塾
—— 研讨会 ——
2025年8月22日-24日,邀请在并购领域从业经验丰富的4位重磅专家,举办为期3天干货《并购全流程实战、交易架构搭建、资本交易税收处理、上市公司并购落地、产业基金并购》专题研讨会,本活动,将聚焦并购全流程实战,深度解析交易架构搭建、税务优化方案及风险识别技巧,产业基金并购核心能力等四大关键业务方向,力求为大家奉上干货满满、与众不同的内容!
注:报名咨询,可添加客服:bgys2015
2025年8月30日-31日,我们将举办《DCF现金流贴现-建模技能速成指南》线下精品研讨会,纯正的建模干货,全流程快速上手实操,希望能帮大家少走弯路。
注:报名咨询,可添加客服:bgys2015
【引用资料】本报告写作中参考了以下材料,特此鸣谢。[1]
(一)
电信运营商(Telecom Operator)是指拥有或运营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并向用户提供通信服务的企业。核心职能包括建设、维护通信网络(如5G、光纤宽带),并通过这些网络向个人、企业及政府提供语音、数据、互联网接入等服务。
中美两国作为全球排名前二的电信大国,市场模式存在较大区别。
1)业务模式
中国——规模经济,通过海量用户摊薄成本,实现全民普惠服务。同时需要承担社会责任,在人口稀少地区也需要铺设基站。依托庞大人口基数(移动用户超10亿),推行“提速降费”政策,顶级套餐月费仅188元(约28美元),ARPU值极低(移动不到50元)。
美国——高价值精耕,在有限用户中追求单客高收益。用户规模小(威瑞森1.56亿用户),但资费高昂(主流套餐50-70美元/月,约359-503元),ARPU值达407.6元(AT&T为中国移动的8倍)。4G之前有大量中小运营商,5G时代通过兼并(如T-Mobile合并Sprint)形成“三巨头垄断”(分别为Verizon、AT&T、T-Mobile 三家),削弱竞争。
同时,政策侧重反垄断(如阻止AT&T收购T-Mobile)而非资费管控,运营商拥有强定价权,5G套餐较4G提价10美元/月。
2)业务结构
美国——运营商收入高度依赖传统通信业务(威瑞森占98%,AT&T占97%),新兴业务(如云计算、AI)几乎无布局。
以威瑞森为例当前主要的投资方向是固定无线接入(Fixed Wireless Access, FWA)是一种通过无线电波替代传统有线介质(如光纤、铜缆),将用户终端(家庭或企业)接入核心网络的通信技术。
FWA的好处是偏远地区铺设成本比有线低30%~50%,且维护简便。中国国内并未大规模推广FWA(固定无线接入)作为家庭宽带的主流替代方案,因为中国光纤到户(FTTH)覆盖率超过90%,绝大多数家庭通过光纤接入高速宽带,成本低且稳定性高。
FWA与固定带宽连接的工作原理对比
来源:华为《FWA白皮书》
中国——布局比美国超前,运营商积极发展“第二曲线”业务,1)云计算:天翼云收入972亿元(+67.9%),移动云833亿元(+65.6%)。2)其他领域:AI、物联网、数据服务等,推动从“管道商”向“智能服务商”转型。
从成本方面看,电信运营商的运营成本主要为:折旧与摊销、网络运维与能源成本、人力成本等。其中,折旧与摊销、网络运维与能源成本占比较高,占到总成本的比重约20%~30%。
1)折旧与摊销,以5G设备为例折旧周期通常为7年,5G单站硬件成本约为4G的 2-3倍,若考虑覆盖密度(5G需1.5-2倍基站数),综合投资达4G的 3-4倍。
2)网络运维与能源成本,包括基站、光缆、数据中心等设施的日常维护,且5G基站能耗是4G的3倍以上。
全球电信运营商存在明显的资本开支周期,新技术商用初期(如4G/5G)资本开支显著提升,用于网络覆盖和基础设施建设。从财务上呈现为资本开支高峰期自由现金流承压(如Verizon 2022年FCF同比-48%),资本开支下降后,ROE及分红率提升。
例如,4G周期美国运营商2013-2015年为无线资本开支高峰(2015年达330亿美元),2016年同比下降18%;5G周期2022年全球运营商资本开支达峰值(中国移动2022年资本开支1852亿元),2023年起开始下降。
来源:中金公司
电信运营商由于行业增速下滑,固定资产投资巨大,中小企业不可能通过差异化竞争进入,巨头也由于增速下行出现价格战趋势。
全球电信服务收入增速低于通胀(CAGR 2.9%),以中国为例移动用户渗透率饱和(中国达117部/百人),新增用户依赖"第二手机"或"一人多卡",增长空间有限。
5G/6G、光纤网络、算力中心等建设需持续投入(如中国移动2022年资本开支1836亿元),但回报周期长(5G收益期约10年),同时5G尚未完全收回投资,6G研发已启动(2030年商用)。
(二)
首先,从收入体量和业务结构方面来看:
从2024年收入体量来看,中国移动(10407亿元)>威瑞森电信(9689亿元);
威瑞森电信(Verizon)——由Bell Atlantic与GTE于2000年合并成立,通过收购Alltel(2009年)和全资控股Verizon Wireless(2014年)扩大规模,近年战略重心转向5G网络部署和固定无线接入(FWA)业务,目标2028年FWA用户达800-900万。
2024年收入构成来看,消费业务(Consumer Group)占比76.2%、企业业务(Business Group)21.87%。
其中,消费业务主要包括无线服务(手机资费、数据服务)、设备销售(手机、平板等);企业业务包括企业级用户、政府及公共事业单位,提供无线连接、企业网络服务、物联网与云服务等。
从收入来源地看,几乎100%收入来自美国本土市场。
来源:marketscreener
中国移动——成立于1999年7月22日,从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到5G引领,逐步成长为全球网络规模居首、客户规模超10亿的电信运营商,业务涵盖移动通信、宽带、云计算及数字化服务等领域。
2024年收入构成来看,个人市场占比46.48%、政企市场20.09%、家庭市场13.75%、新兴市场5.15%。
其中,个人市场主要为:移动通信服务(语音、流量、5G套餐);家庭市场主要为:家庭宽带、智慧家庭(“魔百和”IPTV、安防、智能组网);政企市场是近几年增长的主要动力,业务包括:移动云、IDC、5G专网;新兴市场主要为:国际业务(跨境通信)、数字内容(咪咕视频/云游戏)、金融科技(和包支付)。
来源:并购优塾
(三)
来源:Choice,并购优塾
这个行业,从短期增长情况看:
威瑞森电信——25Q2实现总营收345亿美元,同比增长5.2%;调整后EBITDA128亿美元,同比增长4.1%。
分业务看:无线服务收入第二季度为209亿美元,同比增长2.2%。消费无线服务收入为174亿美元,同比增长2.3%,商业无线服务收入为36亿美元,同比增长1.6%。设备收入无线设备收入增长25.2%,至63亿美元,主要受设备销售旺盛和促销带动。
用户增长情况来看,消费者核心预付无线净新增5万户,去年同期净流失1.2万户。固定无线接入(FWA)订户超500万户,同比增长迅速,季度净新增27.8万户。消费者后付费手机净流失0.9万户,但优于分析师预期。
来源:Choice,并购优塾
中国移动——2025年Q1实现营业收入2638 亿元,同比持平;归母净利润 306 亿元,同比增长 3.5%.
分业务来看,
1)截至2025 年 3 月 31 日,移动客户总数 10.03 亿户,其中5G 网络客户数达到 5.78 亿户;首季度手机上网 DOU 达到16.1GB,同比增长 8.0%;移动 ARPU 为 46.9 元。
2)家庭方面,有线宽带客户总数达到3.20 亿户,季度净增 548 万户,其中,家庭宽带客户达到2.82 亿户,季度净增 445 万户;首季度,家庭客户综合 ARPU 为人民币 40.8元,同比增长2.3%。
3)政企市场收入占比进一步提升(具体占比未披露),核心动力来自“AI+DICT”标准化解决方案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规模化落地(如自研“九天”AI平台支撑超200个智慧项目)。
来源:Choice,并购优塾
(四)
来源:Choice,并购优塾
电信运营商的经营活动现金流稳定,因为无论是移动通信服务、宽带服务还是企业数字化服务,用户每月或每年必须支付费用。这种模式保证了现金流的持续性和可预测性。国内三大运营商OCF/营收比常年维持在 25%-30%。
威瑞森2021年资本开支明显较高,用于高价竞拍C波段频谱。
C 波段工作在中频段(3.7-3.98 千兆赫)速度比低频段有显著提升,覆盖范围比高频段更广,被称为5G的“黄金频段”,这种组合非常适合构建一个强大的全国性5G 网络。
Verizon 和 AT&T均参与了拍卖,两家公司均拥有低频段和高频段,但在中频段却处于落后于T-Mobile。
对比来看,国内频谱为政府无偿分配,强调“国有资源”属性。
C 波段频谱位置
来源:DIGI
(五)
ROE趋势(%)
来源:Choice,并购优塾
来源:Choice,并购优塾
%),
来源:Choice,并购优塾
%),
来源:Choice,并购优塾
从净资产收益率来看,威瑞森>中国移动,权益乘数是主要影响。
威瑞森毛利率明显高于中国移动,因为政策导致的定价权不同,美国运营商拥有较强自主定价权,可随通胀和技术升级提价。中国运营商需要“提速降费”,导致ARPU值仍仅为美国的1/7(中国约50元/月 vs 美国约50美元/月,威瑞森达到138.25美元/月)。
尽管毛利率相差较大,但是两家公司的净利率相近。因为:1)威瑞森高的较高的折旧摊销费用(投入高,且折旧年限更短),外加利息费用(占收入比重约5%);2)中国移动具有正向的非经营收益(利息/投资收益/股权收益)。
来源:Choice,并购优塾
从盈利能力看,上游和中游内部都较为分化,上游硬件厂商在下游资本开支较高阶段盈利能力较好。
从成长性来看,上游硬件相对较好,主要受到云计算、AI等领域的带动。
从生意质地来看,电信运营需求刚性,用户粘性强,市场基础稳固。龙头护城河深,需持续投入网络建设(如4G/5G基站、光纤宽带、数据中心等),资源规模优势显著。从现金流角度来看,长期稳定的高分红能力(股息率6%-9%)吸引长期投资者。
(六)
这个行业的景气度情况,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指标来跟踪:
一、短中期增长驱动要素为:手机销量、用户数量、新业务增速(FWA、云计算中心建设等)
2025年第二季度Verizon后付费电话用户净减 9000 人,但固定无线接入宽带用户增加 27.8 万人,总数超过 510 万人。
来源:canalys
来源:canalys
来源:并购优塾
二、长期来看,需要关注6G规划。
(七)
电信运营商的关键竞争要素在于:
1)消费者在选择电信运营商时主要考虑:个人用户考虑网络质量与覆盖、资费性价比、增值服务与生态体验;政企业用户则聚焦云网融合能力与本地化服务。
2)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需要电信运营商有不同的定位。
3)得“商业模式+客户+资本开支”得增长;
4)得“规模”得利润;
一、商业模式
威瑞森——以美国全国移动网络(高质量)为根基,向家庭宽带(Fios / FWA)与企业级网络与边缘计算延伸,2024年年报强调“网络质量 + ARPA 提升 + 固网扩张(并购 Frontier)”。
盈利方式为:高ARPA(企业级 + 高端个人)+设备分期/设备收入+Fios 订阅&上游商业服务(安全、MEC、私有 5G)。
中国移动——国有主导的大规模运营商,强调“规模+ 网络覆盖 + 数字化转型(AI+、计算网络、云)”,2024 年明确把“数字化收入 / 云 / DICT”作为增长引擎。
盈利方式为:靠规模薄利(海量用户×低ARPU)+快速增长的“数字化/云/5G 行业解决方案”提高单用户/行业收入,2024 年数字化转型业务收入占比已在增长。
从商业模式来看,两家公司侧重点不同,威瑞森来自于FWA/Fios带来的用户ARPA提升,中国移动则在保证个人/家庭基本盘的情况下,通过提升企业用户占比、数字化收入来提升ARPU。
二、客户
1)占比
威瑞森——用户画像为:高付费个人(premium postpaid)、中小企业(SMB)、大型企业/公部门(需要 SLA、私有 5G)、家用宽带用户(寻求高带宽/流媒体体验)、低价敏感群(prepaid/补贴计划)。
中国移动——用户画像为:海量个人用户(低价敏感)、家庭用户(宽带/智能家居)、企业客户(垂直行业:智慧城市、工厂、车联网)、内容消费者(MIGU 客群)、金融/钱包用户(and-Wallet)。
从用户占比情况来看,B端客户占比相近,两家公司均为21%。
2)ARPU
威瑞森电信——报表披露口径为ARPA,按账户(account)口径计算的平均服务收入,如果一个账户平均有>1 条连接(例如家庭 plan),ARPA 会高于按单连接口径算的 ARPU。
2025Q2ARPA 为147.5美元,近一年提升约2.56美元(约 +1.8%),增长主要来自于更高端FWA / Fios 套餐。
中国移动——2025年上半年数据来看:1)移动ARPU为49.5元,相对稳定;2)家庭综合ARPU达44.4元,同比增长2.3%,主要受益于千兆宽带(客户1.09亿户,+19.4%)和FTTR(光纤到房间)服务(客户1,840万户,+264%)的渗透率提升。3)政企市场企业用户平均贡献约3,393元/半年,同比增长5.6%,主要来自于包括云服务(移动云收入561亿元,+11.3%)、AI应用等。
三、资本开支
威瑞森——2024 年资本开支总额约 170 亿美元,2025 年预计资本支出预计在 175–185 亿美元之间。主要投向包括:1)C-band 5G 覆盖强化,用以提升网络质量、速度与覆盖。2)固网服务扩展(特别是固定无线接入FWA)目标到 2028 年将 FWA 用户翻倍至 900 万。3)另外Verizon 正计划以约 200 亿美元现金收购 Frontier Communications,加强光纤网络覆盖与固网业务。
中国移动——2024 年资本开支总额约 1640 亿元人民币,2025 年预算资本开支预计为 1512 亿元人民币。主要投向包括:1)完成240 万个以上 5G 基站建设。2)智算算力规模达到29.2 EFLOPS,新上线多座大型智算中心(呼和浩特、哈尔滨)。
综合来看,两家公司的商业模式和各自的发展重点相契合,且两家公司的股息率均较高,属于全球范围内标杆性的红利资产。
(八)
看到这里,我们小结一下:
一、分红率——威瑞森和港市的中国移动股息率较高且稳定,威瑞森股息稍高一些。
来源:Choice,并购优塾
二、行业估值——从PB/ROE法来看,威瑞森较低;从PE/ROE法来看,威瑞森较低;从PEG法来看,威瑞森也较低。
来源:Choice,并购优塾
三、风险要素——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债务压力。
威瑞森电信的债务压力需要追踪,其短期借款较多约1600亿人民币,账面现金约300亿元。从可持续经营来看,威瑞森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约25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约1500亿元,基本可覆盖短期借款。
此外,2025年,威瑞森实施了大规模的债务重组计划,包括:25亿美元新债券发行(用于置换到期债务并延长债务期限)、3亿美元现金回购(针对非机构投资者的债券回购计划)、瀑布式优先级结构。优先处理低利率、短期限债券,以降低再融资成本在当前利率环境下,威瑞森通过债务重组将7.75%的高息债券置换为5.401%的新债券。
来源:Choice,并购优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