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大模型密集发布,这一赛道升温!国内厂商加速崛起

2025-08-13 10:12

(来源:浙商证券融资融券)

AI芯片迎催化:

继豆包、Kimi新模型发布后,媒体报道DeepSeek-R2的预计发布时间窗口为2025年8月15日至8月30日。国产大模型密集发布显著推高算力需求,在GPU受限背景下,算力基础设施“国产化、自主化”建设迫在眉睫。

与此同时,机构看好AI芯片板块估值修复潜力,逻辑在于:(1)人工智能爆发,引爆AI芯片市场需求;(2)AI芯片国产替代空间大;(3)国产高端AI芯片厂商正高歌猛进。

注进入各国内产品供应链或有相关技术储备厂商。

01

人工智能爆发,引爆AI芯片市场需求

GPU是AI服务器的核心,占据近90%的AI芯片市场份额,在AI服务器价值量中占比高达70-75%。

国内GPU市场规模增长核心驱动力来自两方面:

一是人工智能、云计算、数据中心等新兴产业对算力的爆发式需求。从需求端看,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与推理、智能驾驶、工业仿真、元宇宙等新兴场景推动GPU需求结构从传统图形渲染向通用计算加速转变。以AI为例,单一大模型训练需消耗上万颗高端GPU,而国内互联网巨头、科研机构及智算中心的算力缺口持续扩大,直接拉动高性能GPU采购需求。

二是国际地缘政治背景下,国产替代成为国家战略级任务。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将集成电路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地方政府通过产业基金、税收优惠等方式扶持本土GPU企业,加速构建自主可控的算力底座。

02

AI芯片国产替代空间大

当下全球GPU市场高度集中,2024年Q3数据显示,独立GPU市场中英伟达占90%、AMD占10%。

海外市场,英伟达凭借技术架构与CUDA生态优势,份额超80%;AMD依托技术差异化,以CDNA与RDNA双架构并行占据一定市场。

国内市场呈“国际巨头主导、本土企业追赶”格局寒武纪景嘉微海光信息等传统企业,聚焦图形渲染与通用计算,已实现规模化商用;壁仞科技、摩尔线程等新兴创业公司主打高性能计算GPU,部分产品算力接近国际主流水平。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中国GPU自给率2020年不足10%,2024年升至约34%,预计2027年将达82%。

03

国产高端AI芯片厂商正高歌猛进

国产高端GPU公司摩尔线程与沐曦均披露上市招股说明书:

摩尔线程:专注于GPU及相关产品研发、设计与销售。其AI智算产品线涵盖AI训练智算卡、推理卡、超节点服务器及夸娥智算集群等,满足大模型预训练、推理部署等多场景需求。其中,超节点服务器实现单节点多卡高效协同;夸娥集群可扩展至万卡规模,支持超大参数模型预训练。

沐曦:专注自主研发全栈高性能GPU芯片及计算平台,主打人工智能训练推理、通用计算与图形渲染领域产品。沐曦募资项目重点投入高性能通用GPU,核心产品将于2026年(第二代高性能通用GPU芯片-C600)和2027年下半年(第三代高性能通用GPU芯片-C700)加速商业化落地量产。

短期来看,国内GPU公司有望借助IPO募资缓解GPU高研发投入的压力;

长期来看,国内GPU公司有望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夯实技术产品护城河、不断完善GPU产业链生态、提升GPU国产化率

据VerifiedMarketResearch数据,2024年全球GPU芯片市场规模为812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增长至2465亿美元,2021-2028年的CAGR为32.8%,GPU市场呈现出强劲增长态势。

寒武纪、海光信息、龙芯中科、景嘉微、源杰科技中际旭创光迅科技新易盛天孚通信等。

中原证券邹臣《AI算力芯片——AI时代的引擎》250403

申万宏源杨海晏等《AI算力行业跟踪点评:沐曦股份及摩尔线程获科创板IPO受理,算力自主化趋势再明确》250706

华西证券单慧伟等《景嘉微-300474-国产GPU先驱者,定增加码高性能GPU》250405

东海证券方霁《电子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行业供需弱平衡,关注AI与国产化机会》250709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