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加密货币的下一次牛市可能始于银行,而不是比特币

2025-08-13 05:52

为了让加密货币真正闯入主流,银行体系必须成为全面、积极的参与者。虽然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精神往往与银行业的中心化性质形成鲜明对比,但这种二分法凸显了为什么它们的整合不仅有益,而且对于广泛采用至关重要。

银行为加密货币迫切需要的谈判桌带来了无与伦比的优势。他们是与每个人建立客户关系的专家,拥有庞大的数字和物理网络,以及应对复杂监管环境的制度化熟悉度。

此外,银行希望成为加密货币的参与者,但他们无法公开自己的渴望。十多年来,银行一直表现出对进入加密货币市场的浓厚兴趣,并不断进行实验,但却遭到了激进的敌对监管压力的阻碍。事实上,监管机构是如此的敌对,以至于银行竞相宣传他们对加密货币的怀疑,试图安抚他们。

但监管压力的缓解最终可能会让银行公开地投入其中,这也是加密货币主流采用的开始。

班克斯的行动胜于雄辩

尽管公开持保留态度,但银行在过去十年中一直在探索和投资区块链和加密技术。2015年,包括摩根大通和高盛在内的25家主要银行与R3合作开发分布式账本技术。到2019年,PNC Bank成为第一家使用RippleNet处理跨境支付的美国银行,凸显了银行在区块链解决方案中的实际应用。

尽管反加密货币银行家的典型代表杰米·戴蒙(Jamie Dimon)不断对加密货币的合法性和寿命表示怀疑,但他领导的银行在加密货币技术方面的投入仍在翻倍、三倍。到2019年,摩根大通将其基于区块链的银行间信息网络扩展到340多家银行,促进了实时支付信息交换。同年,摩根大通甚至推出了JPM Coin,这是一种美元支持的数字代币,旨在促进机构客户之间的即时支付。截至2023年10月,JPM Coin每天处理约10亿美元的交易。

躲避日益加剧的监管敌意

那么,为什么当银行大量投资加密货币时,他们同时非常公开地反对加密货币呢?很简单,他们试图最大限度地减少监管影响。

过去十年里,监管机构,尤其是美国的监管机构,对加密货币行业发起了一场积极的运动。早在2015年,银行监管机构FinCEN就对Ripple Labs处以70万美元的罚款,因为Ripple Labs未经适当注册就充当货币服务公司,故意违反《银行保密法》。到2019年,FinCEN发布了一份建议,强调非法使用可兑换虚拟货币(CVC)进行洗钱和其他金融犯罪,敦促银行加强对与CVC相关的可疑活动的监控和报告。到2022年,规模更大的银行监管机构FDIC介入,要求银行在从事任何加密货币相关活动之前通知该机构。

2023年,美联储利率快速上升引发的银行业危机期间,加密货币风险再次被监管机构和政界人士点名,导致知名加密货币友好银行迅速消亡。截至2023年1月,美联储、FDIC和OSC发表联合声明,强调了与加密资产相关的风险,强调了对欺诈、法律不确定性和波动性的担忧。当三大主要银行监管机构发出如此具体的警告时,信息被响亮而清晰地传达出来。Silvergate、Signature和硅谷银行(程度较低)等加密货币友好银行随后被媒体和伊丽莎白·沃伦等政客挑出来,导致它们迅速消亡。

在这种监管敌意的情况下,银行急于发表非常公开、非常反加密货币的声明,这有什么奇怪的吗?

监管环境软化提升所有船只

随着2025年新的、明显对加密货币友好的政府的成立,银行终于可以自由地说出他们十多年来一直在积极做的事情:加密货币正在流行。

2025年,美国各主要银行监管机构纷纷软化了对加密货币的语气。FDIC废除了之前要求加密货币相关活动事先通知的指导方针,简化了银行参与数字资产的流程。BCC澄清说,国家银行可以提供加密资产托管和执行服务,允许他们根据客户的指示购买和出售托管资产。最后,美联储宣布撤销对银行与加密资产和美元代币活动相关的指导,以与BCC和FDIC的最新立场保持一致。

如今,银行终于公开表达了对加密货币的支持,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决定允许客户进行比特币交易就是一个缩影。凭借银行系统的所有资源,我们可能会看到主流加密货币采用的黄金时代最终从2025年开始真正拉开帷幕。

Beninga免责声明:本文来自无薪外部撰稿人。它不代表Benzinga的报告,也没有对内容或准确性进行编辑。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