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12 14:37
不过,当前不良资产ABS的发起人主要是银行,AMC鲜有参与。近日,中国长城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长城资产”)再度发行了一单不良资产ABS。业内人士预计,随着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加大,资产证券化有望在AMC不良资产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不良资产ABS市场的产品也将进一步丰富。
8月11日,长城长征2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可续发型)正式成立,该项目发行规模23亿元,优先级期限1年,票面利率1.87%。
长城长征2号ABS的发起机构/原始受益人是四大国有AMC之一的长城资产,根据介绍,项目基础资产为原始权益人开展主业而形成的非正常类应收款,通过处置抵质押物等多种方式进行清收。因此,长城长征2号ABS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在交易所市场发行的一单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NPL ABS)。
近年来,随着政策支持以及金融机构对不良资产的出表需求强烈,NPL ABS的市场发展迅猛。Wind数据统计,2025年前七个月,不良资产ABS共发行408.07亿元,同比增长73%。目前,存续的不良资产ABS规模超过2100亿元。
不良资产证券化试点自2016年以来,市场参与主体日益丰富。
根据中债资信的研究梳理,首轮试点涵盖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及招商银行六家大型银行。2017年第二轮试点扩围,部分政策性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加入其中。2019年再次扩容,新增包括外资行及四家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等多家金融机构。
从近年发行的NPL ABS来看,基本由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发起,而AMC公司鲜有参与。上半年,六大国有银行发行的NPL ABS占到了总规模的60%,农行、建行、邮储等发行活跃。银行发起的不良信贷ABS细分资产类型众多,涵盖信用卡不良、消费贷不良、住房抵押不良、对公不良、小微不良等等。
2024年11月,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业务管理办法》(简称《办法》),明确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遵循成本效益和风险控制原则,择优选用包括债权重组、债转股、资产证券化在内的多种方式处置资产。
事实上,上述长城长征2号ABS并非首单AMC发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今年6月,“长城长征1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可续发型ABS)”于深交所设立,发行规模17.7亿元,优先级期限1年,票面利率2.15%。
据长城资产介绍,长城长征1号ABS是全国首单由AMC发行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长城长征系列”获批100亿元储架额度,该系列产品的推出是公司在《办法》正式实施后,积极探索运用资产证券化工具高效处置及盘活非金融不良资产的重要实践,引发关注。
对于AMC,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受宏观环境等因素影响,不良资产处置难度加大,仅仅依靠资产增值难以获得处置收益,如何通过不良资产主业保持盈利是AMC探索的重点。随着不良资产规模扩大、资本市场逐渐成熟、AMC不良资产投行化运作能力提升,资产证券化有望在不良资产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
对于NPL ABS市场,中债资信认为,不同发起机构依托差异化的资源禀赋与业务定位,发行的不良ABS产品谱系不同,进一步丰富了NPL ABS市场产品,也增加了投资分析的难度。穿透不良ABS产品的分类迷雾,识别基于资产特征与回收逻辑的信用风险关注重点,更利于此类产品高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