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12 08:07
(来源:邯郸日报)
转自:邯郸日报
种植户在查看甜叶菊长势。
本报通讯员 谷怀平
“俺去年种了10亩甜叶菊,亩产800多斤,扣除成本,纯利润5万多元!”近日,曲周县南里岳镇马兰村农民秦永奎驾驶着满载甜叶菊的运输车,驶向县城的晨光生物科技集团收购处,言语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如今,曲周县像秦永奎这样因种植甜叶菊实现增收的农户还有很多。当地政府持续加大扶持力度,从技术指导到政策补贴,从市场对接再到风险保障,全方位为农户们保驾护航。这株带着清甜味的绿叶植物,其种植面积从去年的8000亩跃升至今年的2万亩,这一显著的倍增曲线,清晰地描绘出一条由科技赋能、企业带动、政府引导的乡村振兴特色路径。
特色作物开拓增收新渠道
甜叶菊作为天然甜味剂甜菊糖苷的核心原料,其提取物凭借高甜度、低热量的特性,成为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以及追求健康生活人群的优选代糖,市场需求持续攀升。在曲周县,这一特色作物的价值得到了充分挖掘。依托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晨光生物科技集团,当地构建起了从种植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企业通过稳定的收购机制,切实保障了农户的收益。与此同时,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提供关键技术支撑,优化种植方案、提升产能与品质,形成了“科技+产业”的协同发展模式。
曲周镇岳庄村是全县最早试种甜叶菊的村庄。村党支部书记卜新月介绍:“中国农大在咱村里设立了甜叶菊科技小院,全程提供技术指导,帮我们改良种植技术,核心区域每亩增产达三成。而且,晨光生物就在家门口,收购价格透明有保障。乡村干部还主动上门服务,这些都极大地增强了农户们的种植信心。”今年,岳庄村甜叶菊种植面积近500亩,相较于去年增长近一倍。目前,甜叶菊已成为曲周县产业振兴的支柱产业,不仅推动了农业结构升级,还带动了农民增收,为县域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范例。
政企合力稳固产业基石
为系统推动甜叶菊产业发展,曲周县精心制定《甜叶菊产业发展五年规划》,构建起“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体系。县农业农村局在全县100余个种植村挑选技术带头人,在种植关键节点开展集中培训,通过“典型示范+技术传导”的模式,将标准化种植技术普及至每一位种植户。
“针对甜叶菊收获期与雨季重叠的问题,我们引导种植户参加特色种植农业保险,保费主要由政府承担,种植户只需承担一小部分,有效降低了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李富国说。同时,当地大力推广“棉花—甜叶菊”间作模式,并给予每亩1000元的专项补贴,充分调动了农民尝试新种植方法的积极性。
在晨光生物甜菊糖生产车间对面,上万平方米的储存料棚已完成升级改造。晨光生物甜菊糖事业部经理侯丽娟表示:“通过连年技术改造,公司年加工甜菊叶能力提升至1.5万吨。世界首创的短链醇混合溶液同步提取工艺,不仅将甜菊糖苷收率提升至行业领先水平,更成功分离出绿原酸、异绿原酸这两个高附加值新产品,为产业扩容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推动曲周从种植大县向精深加工强县跨越。”
倍增曲线勾勒振兴图景
在政府搭建平台、龙头企业引领、科技赋能增效的三重驱动下,曲周县甜叶菊种植面积从去年的8000亩跃升至今年的2万亩,带动4000余户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出特色模式。
曲周县用一片绿叶的产业革命证明,乡村振兴的密码,藏在科技赋能的智慧里,藏在产业链延伸的创新中,更藏在让农民分享发展红利的制度设计上。这片不断生长的“甜叶菊地图”,正在冀南大地徐徐展开产业兴、农民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