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11 21:10
四川在线记者 史晓露 王若晔
8月11日,宁德时代公开回应,公司在江西宜春的锂矿项目暂停开采。
这一消息引爆当天碳酸锂市场,碳酸锂期货价格开盘涨停,A股天齐锂业、盛新锂能、赣锋锂业等多只锂矿股涨停。
碳酸锂价格要反转了吗?如何看待锂价后续行情?
资本借宁德时代减产调动市场情绪 推动锂盐价格走高
此前,市场曾多次传出宁德时代将暂停江西宜春锂矿业务的消息。8月11日,宁德时代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在宜春项目采矿许可证8月9日到期后已暂停开采作业,正按相关规定尽快办理采矿证延续申请,待获得批复后将尽早恢复生产,该事项对公司整体经营影响不大。
公开信息显示,2022年4月,宁德时代通过全资子公司宜春时代新能源矿业有限公司竞得江西省宜丰县圳口里—奉新县枧下窝矿区陶瓷土(含锂)探矿权,推断瓷石矿资源量预计达到9.6亿吨,伴生氧化锂资源量265.68万吨,折合碳酸锂当量约657万吨,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单体锂云母矿之一。
据行业测算,此次停产预计影响国内碳酸锂月产量6000吨左右,占国内月产量的8.5%。一些券商认为,此次停产对行业利好,“影响量级较大,对短期价格有较强支撑。”
其实,早在今年7月,宜春市自然资源局就下发通知,要求当地8家涉锂矿山企业编制储量核实报告,并在9月30日前完成报告编制。此举被认为是“反内卷”从终端环节向上游传导的信号。“监管部门正在加快治理锂资源违规开发现象,从政策端帮助行业收缩产能。”有消息人士指出。
据财通证券研报,如果江西多个锂矿因矿证审批流程面临停产,或导致每月7000吨—8000吨碳酸锂当量受到影响。瓷土矿转锂土矿对应税率也将大幅提高成本,叠加9—11月传统旺季供需更紧,多重因素推高碳酸锂价格。
不过,高工产业研究院锂电行业分析师唐小林认为,本轮锂盐上涨,主要受三季度动力电池传统旺季和储能锂电池需求旺盛带动,资本借助宁德时代旗下锂矿停产进一步调动市场情绪,推动锂盐价格进一步走高。全球锂盐产能过剩格局未根本扭转,不足以支撑锂盐持续上涨。
明年下半年碳酸锂价格或回到8万—10万元/吨区间
锂被称为“白色石油”,锂矿中提取出的锂盐产品——碳酸锂是制备锂电池的重要原料。
近年来,碳酸锂价格坐上“过山车”。2020年,碳酸锂价格最低时仅4万元/吨,受益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其价格一路飙升,2022年上涨至60万元/吨的历史高位,此后又步入下行区间,目前在7万元/吨附近徘徊。
如何看待后续行情?
“分析长期走势,需要深究锂电产业真实的供需格局。”唐小林认为,今年和明年仍是碳酸锂的价格低谷,预计明年下半年,碳酸锂价格有望回到8万—10万元/吨的合理区间。
从短期来看,碳酸锂供过于求的局面尚未扭转。“目前国内外矿产端的产能利用率为80%左右。”唐小林说,由于碳酸锂价格持续低迷,锂矿企业纷纷采取减产或停产措施,以缓解市场供给压力。
与此同时,虽然部分企业扩产速度放缓,但部分行业头部企业仍在扩产。
“依然要去开矿,这是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今年5月天齐锂业的年度股东大会上,公司高管透露,2024年8月,天齐锂业的四川雅江措拉锂辉石矿项目选厂工程恢复性建设已进入临设搭建、原工程维护等准备阶段,目前相关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仍在进行,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公司首个国内锂精矿供给来源。
另一大锂矿巨头赣锋锂业也在加速海外项目投产。据赣锋锂业公告,全资子公司赣锋国际旗下非洲马里Goulamina锂辉石项目一期于2024年12月15日正式投产。项目一期规划年产能50.6万吨锂精矿,二期年产能计划扩建到100万吨锂精矿。
新项目不断投放,推动锂矿产量稳步增长。“‘金九银十’之后,新能源汽车将进入销售淡季,再加上补贴退坡,2026年起新能源汽车购置税从全额免征转为减半征收,另外,美国2026年起取消绝大部分新能源补贴,可能导致下游需求阶段性减弱,碳酸锂价格可能会进一步承压下行。”唐小林分析。
不过,从长期来看,锂电行业增长空间巨大,“到2035年,锂电行业会有四五倍的增长空间。”唐小林认为,支撑主要来自新能源汽车市场和储能市场。
据高工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锂电池产业链整体同比增速超过40%。电池环节,今年上半年出货776GWh,同比增长68%。其中储能锂电池受“抢出口”效应拉升需求,出货265GWh,同比大增128%。而抛开储能的强劲增速,动力电池的增速同样可观,上半年出货477GWh,占总出货的61.4%,同比增长49%。
展望未来,新能源产业链研究机构EVTank预计,全球锂离子电池出货量在2025年和2030年将分别达到1899.3GWh和5127.3GWh,分别是2024年的1.2倍和3.3倍,其中,储能电池出货量增速较快,到2030年全球储能电池的出货量将达到1550.0GWh,是2024年的4.2倍。
四川锂矿资源家底深厚 有望吸引头部企业进一步聚集
四川锂矿资源丰富,是国内最重要的锂资源基地,数据显示,四川锂辉石已探明资源储量超500万吨,总量居亚洲第一。近年来,四川锂矿产量得到显著提升,2024年锂矿石产量158万吨,较2023年同比增长68%。
从远期来看,四川的锂矿资源还有巨大开发潜力。日前新发现的西昆仑—松潘—甘孜长达2800千米的世界级锂辉石型锂成矿带,累计探明资源量650余万吨,资源潜力超3000万吨。在该成矿带发现的5处超大型锂矿床中,有4处就在四川,包括康定市甲基卡、雅江县木绒、金川县李家沟、马尔康市党坝。
值得一提的是,除锂辉石矿外,达州、自贡等地还分布有深层卤水型锂矿,其中位于达州宣汉的全国首个海相富锂钾资源矿,储量达7.1亿吨。
凭借着深厚的锂辉石矿家底,四川吸引了众多头部企业竞相布局。据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数据,2023年以来,四川累计出让5宗锂矿勘查探矿权,累计探矿权面积近85平方公里,成交金额超94亿元。
不过,由于矿区海拔高、地形复杂、生态环境等条件限制,四川锂辉石的开发程度还比较低。据全国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系统,2023年至2025年,盛新锂能、川能动力、融捷股份、天齐锂业、宁德时代等公司取得四川8处锂辉石采矿权,但目前仅有3家在产或试生产。2023年,四川锂辉石矿开发利用碳酸锂折合量为2.84万吨,预计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7.8万吨。而全球主要锂生产商美国雅保公司预测,2025年锂需求量将达到150万吨碳酸锂当量。
差距也意味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从某种程度上讲,四川锂辉石矿开发仍是“洼地”。“四川已形成从锂矿开采、材料加工、电池制造到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格局,同时依托省内的绿电资源,锂电生产碳排放优势显著,资源+绿电+全产业链,成本优势明显。”唐小林认为,再加上四川人才供给丰富,交通运输较为方便,生活环境舒适,未来将吸引头部企业进一步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