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稳定币助众安在线股价反弹,却遭蚂蚁腾讯精准高位减持套现成提款机?众安在线业绩指标下滑,CEO姜兴466万高薪涨超10%

2025-08-11 17:48

当稳定币概念在资本市场掀起狂欢时,众安在线(06060.HK)却成为股东套现的“提款机”。

今年6月以来,蚂蚁集团、优孚控股、腾讯等核心股东密集减持,选择集中累计套现数亿港元。

与此同时,公司股价从6月27日的22港元高点暴跌至8月11日的17.31港元,市值蒸发近百亿港元。

更令人担忧的是,2024年净利润同比骤降85.2%至6.03亿元,健康险、消费金融等核心业务利润承压,而CEO姜兴、COO李高峰仍分别领取466.6万、392.5万元高薪。

有媒体分析称,在稳定币概念炒作退潮后,众安在线还是需要回到主要业务收入端来看,能否持续贡献稳定收入和净利润才是众安在线未来股价的重要线索。

股价反弹,却遭股东套现潮,多米诺骨牌倒下?

2025年5月,香港《稳定币条例》通过的消息刺激众安在线股价两个月内飙升77.4%,从11.2港元涨至22港元。

这一涨幅看似反映市场对其持股43.43%的众安银行(ZABank)成为稳定币储备银行服务商的期待,但本质是资金博弈的短期投机。

事实上,稳定币业务对业绩的实际贡献微乎其微。

众安银行2024年净亏损仍达2.32亿港元,尽管较前一年收窄1.67亿港元,但稳定币带来的存款增长和跨境支付分润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招银国际测算,稳定币业务对2025年净利润的增量贡献仅7000万-8000万元,占公司整体预期净利润的不足10%。

这种“概念先行、业绩滞后”的矛盾,在股东减持消息曝光后迅速引发股价回调。6月24日,蚂蚁集团以19.38港元/股减持3375.48万股,套现6.54亿港元,持股比例从10.01%骤降至7.63%,退居第四大股东。

优孚控股作为创始股东,在5-6月分两次减持1751.02万股,套现2.68亿港元,持股比例从6.12%降至4.585%。

更具标志性意义的是,腾讯于8月6日以21.08港元/股减持415.92万股,套现8765.76万港元,持股比例降至5.58%,进一步削弱市场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减持时点均选择在股价高位。例如,蚂蚁集团减持价19.38港元较5月初低点溢价73%,优孚控股减持均价14.03港元较年初涨幅超25%。这种“精准逃顶”行为,折射出战略股东对公司长期价值的悲观判断。

业务困境,稳定币概念难掩核心业务衰退

2024年,众安在线总保费收入334.17亿元,同比增长13.3%,但净利润却从2023年的40.78亿元骤降至6.03亿元,降幅达85.2%。

众安在线今年来的保费收入情况危:2023年原保费收入294.78亿元,2024年攀升至334.1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4.65%和13.27%;2025年1-5月更是录得139.1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23.96亿元增长12.28%。

保险业务的净利润颓势从2022年便已显现,且三年来一路滑坡。财报数据冷酷地显示:2022年承保利润11.94亿元,2023年微降至11.90亿元,2024年直接暴跌至8.99亿元。

保费规模持续扩张与利润池不断萎缩的反向运动,构成了众安在线近年来最刺眼的经营悖论。

更令人忧心的是,这种“增收不增利”的困局正被多重外部压力推向深渊。互联网保险流量红利见顶已是行业共识,获客成本连年高企;2025年1月全国推行的DRG医改控费政策,更是精准打击了众安的核心产品——“尊享e生”百万医疗险。该政策下,百万医疗险的赔付门槛显著抬高,市场对这类产品的唱空声浪此起彼伏,直接冲击其销售基本面。

为保住市场份额,众安在线2025年大概率要在“尊享e生”等产品上加大营销投入,这无疑会进一步侵蚀本已微薄的利润。如此看来,保险业务的利润困局不仅看不到曙光,反而可能在泥潭里陷得更深。

这种“保费增长、利润下滑”的矛盾,集中体现在健康险和消费金融两大核心业务。

健康险作为占总保费33.2%的核心板块,2024年综合成本率同比上升8.5个百分点至95.7%,其中赔付率因产品结构调整和续保比例提升增加4.8个百分点,费用率因AI基建投入增加3.7个百分点。门急诊险等短期产品虽然保费规模增长200%,但理赔频次达行业均值的3.2倍,件均赔付金额上涨18%,直接侵蚀利润空间。

2024年科技业务收入9.56亿元,同比增长15.3%,但研发投入达8.46亿元,占收入的88.5%。尽管AI中台“灵犀平台”已上线70多个机器人,但技术输出主要面向内部保险业务,外部客户收入占比不足30%,商业化能力备受质疑。

众安在线曾以“保险科技第一股”自居,但近年来战略重心频繁摇摆。2023年押注健康险,2024年转向车险和稳定币,2025年又布局能源资产代币化,导致资源分散。

这种“什么热追什么”的策略,使其在传统保险市场被平安、人保挤压,在科技领域被蚂蚁、腾讯压制,陷入“两边不讨好”的尴尬境地。

管理层高薪,CEO姜兴年薪466.6万元,COO李高峰392.5万元

在净利润暴跌85.2%的2024年,众安在线管理层的薪酬单却划出了刺眼的上行曲线。

2024年,CEO姜兴年薪466.6万元,COO李高峰392.5万元,分别同比增长超10%。这份“逆周期加薪”的操作,与公司6.03亿元的净利润同比下滑超80%形成荒诞对照。

众安在线的困境,折射出互联网保险行业的集体焦虑。当流量红利消失、监管趋严、竞争加剧,曾经的“创新标杆”如何找到新的增长点?

或许,真正的破局之道不在于追逐热点概念,而在于夯实保险主业、提升客户价值、重塑治理结构。毕竟,资本市场的潮水终会退去,留下的只有真正创造价值的企业。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