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11 16:25
动力电池
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电池使用量同比增长37.3%
8月4日,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电动汽车、以及各种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使用总量达到了504.4吉瓦时(GWh),同比增长37.3%。同时,韩国的三大电池制造商,即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它们的市场占有率为16.4%,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
电动车
丰田汽车上调2025年全球产量目标至1000万辆
8月4日,据媒体报道,丰田汽车已告知供应商,尽管美国政府的关税政策将带来一定影响,但得益于混合动力汽车的强劲销量,该公司依然将其2025年全球产量目标提高至约1000万辆。今年1月,丰田汽车的计划是今年汽车产量约为990万辆。此前,该公司的最高年度产量纪录是在2023年,为1003万辆,其中包括雷克萨斯品牌的汽车产量。
长安汽车朱华荣拜访华为任正非,就产业竞争态势和未来竞争格局交流学习
8月10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深圳拜访了华为董事、CEO任正非,双方就产业竞争态势和未来竞争格局进行了交流学习。朱华荣表示,任正非对支持长安汽车及旗下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阿维塔提出了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意见,其视野、格局、睿智、激情令他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令人敬佩。
特斯拉Robotaxi获得州网约车运营许可,车费统一每趟约30元
8月10日消息,美国得克萨斯州许可和监管部门(TDLR)官网显示,特斯拉已正式获得共享出行许可,这为特斯拉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在得州开展业务铺平了道路。得州监管部门表示,不要求特斯拉在车上配备安全驾驶员。此前,特斯拉无人驾驶出租车试运营,车费统一为每趟4.2美元(约合30.2元人民币)。尽管驾驶座无人,但一名特斯拉工作人员会在副驾驶担任安全员,车辆同时还受到运营中心员工的远程监控。
现场签单270台,吉利醇氢商用车下线
8月9日,远程星瀚G醇氢电动牵引车与远程星际U11M醇氢电动城际客车在呼和浩特正式下线。作为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集团“向北战役”的重要一站,活动当天,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与当地用户签署共计270台醇氢重卡、客车产品订单,并交付醇氢重卡、轻卡产品。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是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新能源商用车品牌,专注于“醇氢+电动”技术路线,有效解决了纯电动汽车在极寒气候条件下续航里程衰减的问题,是城乡城际运输、中长途运输场景下最优的低成本绿色解决方案。预计到2027年,成为行业首个新能源商用车累计销量突破百万辆的企业。
美国消费者在税收抵免结束前狂购电动汽车
8月10日,据报道,今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总统特朗普力推的所谓“大而美”法案。其中规定,美国从今年9月30日起将不再为电动汽车提供税收抵免。为在最后期限前享受每辆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美国消费者正在竞相购买电动汽车。数据显示,美国7月电动汽车销量占当月全部乘用车总销量的比例达到9.1%,创下历史新高。另外,美国7月二手电动汽车销量也接近36700辆,同样创下单月新高。预计第三季度美国市场可能会创下电动汽车销量纪录;而今年第四季度美国电动汽车销量可能会暴跌。
新能源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电力市场保持成本优势
国际可再生能源署7月22日发布《2024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报告》,该报告显示,在技术创新、竞争性供应链以及规模经济的推动下,可再生能源在全球电力市场中的显著成本优势得到保持,并在去年帮助全球进一步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提升了能源安全。
报告称,2024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平均成本比最便宜的化石燃料方案低41%,陆上风电项目成本则低53%。此外,电池储能系统等技术进步也在改善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性。报告还称,2024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新增582吉瓦,显著节约了成本,替代了价值约570亿美元的化石燃料使用。针对全球各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报告表示欧洲和北美受制于审批延迟、电网容量有限等挑战,可再生能源成本可能持续高企。而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地区凭借更高的学习效率和巨大的可再生能源潜力,有望实现显著的成本下降。
“死亡之海”崛起一座现代化零碳智能超深油田
日前,全国最大的沙漠油田——塔里木油田哈得-富满油田传来捷报:油气产量当量累计突破5000万吨,标志着在沙漠腹地高质量建成一座绿色低碳智能的现代化超深油田。依托新疆丰富的风、光资源,哈得油田积极推进绿电、余热、余压等清洁能源的替代,加速实现零化石能源消耗。哈得逊油田率先建成中国石油首座百万吨级零化石能源消耗油田。富满油田立足24兆瓦的配套光伏发电项目,达成首单国际碳资产交易,首期碳减排量交易完成2.67万吨,实现了国际碳资产交易从“0”到“1”的突破,为传统能源企业提供了碳资产开发的“石油范本”。截至目前,哈得油田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果,电气化率到56.08%,清洁能源利用率24.68%。
循环经济
9项再生塑料国家标准正式发布,2026年2月1日实施
8月1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5年第19号公告一次性发布9项塑料、再生塑料相关的国家标准,均将于2026年2月1日起实施。发布的标准涵盖再生塑料的质量标准、产品评价、成分鉴别、可回收再生设计、可追溯性与环境因素评估,为塑料闭环回收体系建设提供全流程技术支撑,也为再生塑料的生产、使用等提供了更明确的规范。
ESG
欧盟委员会采纳小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
日前,欧盟委员会宣布采用中小企业资源标准(VSME),这是一项新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旨在使微型、小型和中型公司能够以简化和一致的方式报告ESG问题,并回应金融机构和大公司对可持续发展信息的要求。
虽然VSME最初是为没有被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涵盖的小型企业提供自愿报告标准,但此次新标准可能与更广泛的公司相关,因为欧盟委员会的综合倡议大幅减少了CSRD范围内的公司数量。新标准的发布者欧洲财务报告咨询小组(EFRAG)表示,此次标准的主要目标包括使中小企业能够满足大公司的数据要求,并向银行和投资者提供信息,以帮助改善融资渠道,同时助力中小企业更好地管理自身的可持续问题,“为更可持续、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做出贡献”。
欧洲央行将气候因素引入抵押品框架
近日,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简称ECB)将气候因素引入抵押品框架,旨在应对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欧洲央行认为,新的抵押品框架可以保护再融资业务中的抵押品,避免气候转型冲击导致抵押品价值下降。
欧洲央行对欧元体系资产负债表的气候压力测试表明,金融资产价值可能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可能对再融资业务中的抵押品价值产生影响,而气候因素将起到缓冲作用,通过提前调整抵押品资产价值的方式,降低这些资产抵押产生的价值。
欧洲央行计划在2026年下半年正式实施新的抵押品框架,并基于第一季度的气候数据制定具体规则。当不确定分数较高时,抵押品价值会较低,对再融资的流动性产生负面影响。欧洲央行计划定期审查气候因素,并考虑数据可用性、监管政策和风险评估能力的发展。
大量木材制作的可持续数据中心正在崛起
Facebook、Instagram 和 WhatsApp 的所有者 Meta 宣布了一项新举措,旨在减少其数据中心的碳足迹,试点在设施建设中使用大量木材,以取代钢铁和混凝土等排放密集型材料。Meta正在测试更具可持续性的建筑材料替代品,包括胶合层压梁(胶合木)等产品,可以将替代建筑材料的隐含碳含量降低约41%。科技巨头Meta正通过“胶合木”材料革新其数据中心建筑,摒弃传统高碳排放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用可持续木材显著降低碳足迹。
Meta 的这一举措,是其迈向2030年价值链净零排放目标的重要一环,也为行业提供了建筑可持续化的新范本。通过创新材料整合与生态友好设计,Meta 正将科技基础设施建造成兼具性能与环保的新维度。
绿色金融
MSCI:聚焦转型的气候基金规模正快速增长
日前,MSCI可持续发展中心发布最新一期《转型金融追踪报告》,报告显示亚太地区正面临日益加剧的气候及投资风险。
最新一期报告认为,到2050年,在全球气温上升3°C的情景下,墨尔本、东京和上海等城市的平均极端高温天数预计将增加多达31%。与此同时,在亚太地区主要市场,超过70%上市公司当前的排放路径偏离2°C温控目标。尽管面临气候挑战,报告也分析了全球资本市场在气候转型方面的进展与机遇:聚焦转型的气候基金正在快速增长。去年,转型基金的资产规模增长了20%,占所有公募气候基金近40%。这表明投资者日益认识到,要在现实世界中实现减排目标,需要为支撑全球经济但难以减排的行业提供资金支持。具体投资领域中,私募气候基金中37%的投资流向了公用事业领域。这一高排放行业也为支持能源转型提供了重大机遇。
摩根大通Mansart推出可持续发展全球股票基金
近日,摩根大通(J.P Morgan)旗下专业资产管理公司Mansart推出了摩根大通Mansart iCubed全球股票精选基金(J.P. Morgan Mansart iCubed Global Equity Select Fund),这只新基金旨在提供发达市场股票的敞口,同时提供大幅增强的可持续性特征,并保持对母基金的低跟踪误差。
新基金将跟踪Solactive iCubed全球可持续发展指数。该指数由指数开发商Solactive和专注于可持续发展的投资顾问和数据提供商Impact Cubed设计,追踪纳入Solactive GBS发达市场大中型股指数的发达市场大中型股,旨在提供可持续发展属性,包括将范围一和范围二排放减少80%,将范围三排放减少50%,将用水量和废物产生强度降低90%,同时在环境和社会层面加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加强董事会独立性、性别多样性等治理。
林农分红60%!云南宁洱完成碳汇“百笔交易” 交易量达7681.77吨
8月9日消息称,截至7月30日,云南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已完成碳汇交易100笔,交易量达7681.77吨,交易金额26万余元。
宁洱县位于云南省普洱市,为滇南要冲,当地林业碳汇资源丰富,于2022年入选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县。
自入选碳汇试点县以来,宁洱县一直探索林业碳汇发展模式、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此次实现“百笔交易”,是该县深耕试点建设三年多结出的硕果,7681.77吨碳汇的顺利交易和26万余元资金的流入,为该县林业可持续经营和林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验证了市场化机制推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可行性,为广大生态资源富集区提供了“宁洱经验”。
据悉,宁洱县碳汇获得的利润中,60%通过分红交给林农,其余资金则投入碳汇公司运营以及碳汇保险、林下经济等附加产业,让生态资源持续“活起来”。“碳汇试点给我们村带来户均2000元收入,村民通过森林抚育增汇、林下滇黄精种植,实现不断增收。”该县宁洱镇化良村党总支书记罗才如是说。
绿色消费
3d打印助力Nike开启环保鞋履产品线
Nike 与德国 Zellerfeld 合作推出的3D打印鞋款 Air Max 1000,将创新与可持续完美融合,为经典 Air Max 注入科技新生命。Air Max 1000采用 zellerFOAM(一种100%可回收的 TPU 复合材料)3D打印而成,拥有丰富的纹理和品牌元素,省去针线和胶水,结构精准—坚韧处支撑、柔软处灵活。
“Oatmeal” 中性色款于2025年夏季登陆 Nike SNKRS,零售价约$210;而“Black” 款设 neon 绿色 Air 气垫,则将在同日于 Zellerfeld 官网上限量发售。
这双鞋不仅展现了未来制造方式,还践行循环设计理念——从材料减少浪费到数字制造流程优化,展現 Nike 对环保与创新的实际行动。
重庆启动全国首个笔记本电脑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
8月6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委召开“重庆市笔记本电脑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启动会。作为全国首个且唯一的笔记本电脑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地区,此次试点标志着重庆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落实“双碳”目标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崔东树:2025年上半年汽车行业利润率4.8%
8月3日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表示,2025年1-6月,汽车生产1557万量,同比增11%;同期汽车行业收入50917亿元,同比增8%;成本44780亿元,同比增9%;利润2444亿元,同比增3.6%;汽车行业利润率4.8%,相对于下游工业企业利润率5.7%的平均水平,汽车行业仍偏低,但较1-5月的4.3%利润率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