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西部海外政策】解读半导体关税:区域国别成为半导体供应链重构的新变量

2025-08-11 13:52

(来源: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86日,特朗普总统在椭圆形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对进口到美国的半导体征收100%的行业关税。他还指出,已在美国投资或承诺在美国投资制造设施的公司将免征这些关税。

当前美国半导体关税政策缺乏具体实施细节。时间、关税叠加规则和豁免标准尚未确定。国别差异方面,截止202589日,各国最新消息如下:

  • 欧盟得到白宫确认,芯片属于15%的统一关税范畴。

  • 韩国首席贸易代表表示,韩国将在多个国家中面临最优惠的芯片关税税率。

  • 日本官员称其芯片将获得最低关税保障,但白宫的情况说明书中并未提及,而最近的一份报告则给出了相反说法。

短期来看,半导体行业关税将显著推高生产成本,抬高电子产品价格压制需求。消息公布后,在美国有投资计划的公司股市表现较好。

长期来看区域国别成为半导体供应链重构的新变量我们认为,关税及其设计和实施可能对半导体和科技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因为生产地点的价值从无形因素转变为由关税量化的指标。未来局势演变,可能包括三种情形:

  • 情景一:国产替代拓展国内市场,全球市场出现并行体系。

  • 情形二:国产替代拓展国内市场,美国制造拓展美国市场,其他国家推进半导体产业本地化。

  • 情形三:美国制造拓展美国市场,全球市场出现并行体系。

为了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半导体实力领先的国家正在投入大量资金,以保持企业的领先地位除了中美之外,日本、韩国和欧洲也投入了大量公共资金用于国内半导体制造。日本政府已宣布为其国内半导体初创公司Rapidus提供高达1.7万亿日元的补贴,该公司的目标是到2027年生产出尖端芯片。韩国去年公布了到2047 年打造全球最大半导体集群的计划。欧盟的《欧洲芯片法案》将调动约430 亿欧元来吸引外国公司并促进国内公司的发展。自从欧洲提出芯片法案以来,确实吸引了不少厂商前来建厂,选址大都集中在德国。此外,印度、德国、新加坡也在基于自身优势发展半导体产业。

风险提示:海外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

一、本周聚焦事件:

1.1 解读半导体关税:区域国别成为半导体供应链重构的新变量

事件

8月6日,特朗普总统在椭圆形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将对进口到美国的半导体征收100%的行业关税。他还指出,已在美国投资或承诺在美国投资制造设施的公司将免征这些关税。

美国半导体关税政策缺乏具体实施细节

1)时间:市场预计2025年8月中旬至9月实施,具体时间尚未公布。

2)关税叠加规则:市场猜测税率可能在25%至100%之间,但是否按产品类型或供应链环节差异化征收尚未完全披露。

3)国别差异:截止2025年8月9日,各国最新消息如下:

欧盟:得到白宫确认,芯片属于15%的统一关税范畴。

韩国:首席贸易代表表示,韩国将在多个国家中面临最优惠的芯片关税税率。

日本:官员称其芯片将获得最低关税保障,但白宫的情况说明书中并未提及,而最近的一份报告则给出了相反说法。

4)豁免标准:特朗普所谓“在美国建厂”,具体需要企业在美投入多少产能才能获得关税豁免资格,尚不清楚。市场预期在美国投资公司可能会得到豁免(如台积电、苹果、英伟达等),但在亚太等非美地区建厂的国家可能被征收100%关税(如美光、联电、Vanguard等),除非这些国家为232条款谈判争取到更低的税率。这意味着后一类公司面临的关税税率将高于在欧盟、韩国等国的竞争晶圆厂,处于劣势地位。

短期影响:生产成本上升,需求承压

供给方面,美国半导体关税将显著推高生产成本。据SIA分析,半导体关税每增加1%,预计将导致晶圆厂建设总成本上升0.64%。这将对晶圆制造厂商和依赖晶圆代工的芯片设计厂商产生直接影响。其生产成本将显著增加,海外业务拓展难度加大。企业即使选择赴美建厂,也将面临更高的建造成本(比亚洲高30%-50%)、原材料与设备约束(约60%的关键材料与设备在美国缺乏足够的本地供应)和五年左右的建设周期。

需求方面,半导体关税抬高电子产品价格、压制需求。据SIA分析,每片芯片价格上涨1美元,包含嵌入式半导体的产品价格可能需上调3美元以维持利润。根据麦肯锡测算,半导体零件成本分别占智能手机、通用服务器、人工智能数据服务器、电动汽车轿车和电动皮卡卡车总成本的59.1%、81%、87%、6.1%和3.2%。美国生产带来的更高成本,最终将由消费者和供应链的不同环节共同承担。

消息公布后,在美国有投资计划的公司股市表现较好。比如,苹果因投资承诺(周三宣布未来五年在美投资1000亿美元)和强劲财报,股价显著反弹,本周三和周四分别上涨5.1%、3%。台积电计划在亚利桑那州已建成一家工厂并投入运营,另有两家工厂正在规划中。投资者预期将得到关税豁免,周四股价上涨近5%。

长期影响:区域国别成为半导体供应链重构的新变量

我们认为,关税及其设计和实施可能对半导体和科技行业产生深远影响,因为生产地点的价值从无形因素转变为由关税量化的指标。这意味着,半导体产业链重构的逻辑发生了变化。未来局势演变,可能包括三种情形:

  • 情景一:国产替代拓展国内市场,全球市场出现并行体系。

  • 情形二:国产替代拓展国内市场,美国制造拓展美国市场,其他国家推进半导体产业本地化。

  • 情形三:美国制造拓展美国市场,全球市场出现并行体系。

为了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半导体实力领先的国家正在投入大量资金,以保持企业的领先地位。除了中美之外,日本、韩国和欧洲也投入了大量公共资金用于国内半导体制造。具体说:

1)日本政府已宣布为其国内半导体初创公司Rapidus提供高达1.7万亿日元的补贴,该公司的目标是到2027年生产出尖端芯片。Rapidus是一家2022年刚成立的公司,由软银、索尼、丰田、三菱日联等8家日本大公司合力出资,2nm芯片的生产技术来自美国IBM。

2)韩国去年公布了到2047 年打造全球最大半导体集群的计划。2023年3月,韩国政府通过《K-Chips法案》,为半导体等国家重点战略产业的大型企业提供15%的税收抵免,为中小企业提供25%的税收抵免。2024年1月,韩国政府公布打造全球最大规模半导体超级集群的计划,预计总投资规模达622万亿韩元。计划的重点是在三星电子、SK海力士等私营企业的主导下,以2纳米制程芯片和高带宽存储芯片等尖端产品为中心,到2047年建造总计16个半导体生产设施基地。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和波士顿咨询公司(BCG)的预测,得益于韩企通过兴建芯片工厂大幅提高产量,到2032年韩国芯片产量在全球所占份额将达到19%。2022年至2032年,韩国芯片产能增幅有望达到129%,仅次于美国(203%)居全球第二。尽管如此,韩国半导体供应链发展仍面临挑战。首先在供应链韧性方面,韩国在半导体制造领域仍然依赖于全球供应链的其他国家,特别是在半导体设备、原材料和关键零部件的供应上,如果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导致供应链中断,韩国半导体生产能力可能受到明显影响。其次是行业竞争压力大,虽然韩国在内存芯片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但在逻辑芯片和先进制程方面仍面临来自台积电和英特尔等公司的激烈竞争。

3)欧盟的《欧洲芯片法案》将调动约430 亿欧元来吸引外国公司并促进国内公司的发展。《欧洲芯片法案》于2022年2月首次提出,到2023年7月25日,这项由22 个欧盟成员国《欧洲芯片法案》正式通过。《欧洲芯片法案》旨在调动430 亿欧元,通过提供补贴、吸引投资和鼓励研发来促进欧洲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最终目标是到2030年将欧洲

生产的芯片的市场份额从目前的10%左右提高到20%左右。此举的一大目的是为了振兴欧洲的芯片制造业,吸引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这样的晶圆厂的入驻。

自从欧洲提出芯片法案以来,确实吸引了不少厂商前来建厂,选址大都集中在德国。但由于成本压力,部分工厂也处于“暂停”状态。英特尔已承诺在德国马格德堡附近建立一家领先的晶圆厂,并在波兰建立一家先进的芯片封装工厂。其中德国的晶圆厂预计投资330亿美元,定位于为英特尔产品和英特尔代工服务客户。紧接着,台积电、博世、英飞凌和恩智浦宣布联合投资欧洲半导体制造公司(ESMC),在德国德累斯顿建设一座价值100亿欧元的300毫米晶圆厂。该厂预定2027年底生产,主要产品为成熟制程的芯片,以响应快速增长的汽车和工业领域的发展需求。但由于需求低于预期、成本压力较高,该工厂目前处于“暂停”状态。

此外,印度、德国、新加坡也在基于自身优势发展半导体产业。印度正致力于利用其市场规模和劳动力优势,将自身打造为半导体制造中心,但在关键基础设施方面仍落后于领先国家。德国是美国和东亚以外最大的半导体强国,凭借其在其他制造业重工业领域的领先地位,在欧盟芯片制造业中保持领先地位。新加坡正利用其比较优势和地理优势,在全球半导体市场站稳脚跟,并拓展新的细分市场。

二、本周特朗普政府聚焦关税等议题

本周(20250804-20250810),特朗普政府出台6项政府举措,主要分布于关税、经济、教育等板块:

三、本周其他重要国际事件

3.1 美国

3.1.1 特朗普对印度加征25%的额外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8月6日签署行政令,以印度“以直接或间接方式进口俄罗斯石油”为由,对印度输美产品额外征收25%的关税。这意味着美国对印度总体关税税率将达到50%。根据白宫当天发布的公告,特朗普称俄罗斯政府的行为和政策继续对美国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构成“异常威胁”,为应对俄乌冲突引发的国家紧急状态,“对直接或间接进口俄罗斯石油的印度征收额外从价关税是必要和合适的”。公告表示,除一些例外情况,新的关税措施将在行政令公布21天后实施。根据特朗普7月31日签署的行政令,美国将从8月7日开始对印度输美商品征收25%的关税。与6日公布的额外关税叠加后,印度输美商品将总体适用50%的关税税率。特朗普近日以印度购买俄罗斯石油为由,威胁大幅提高对印度产品的关税。他称,印度不仅大量购买俄罗斯石油,还在二级市场上销售并获取大额利润,为俄罗斯战争机器提供“燃料”。印度外交部:不公平、不正当和不合理。(资料来源:央视新闻)

3.1.2 特朗普任命临时美联储理事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当地时间8月7日表示,他已选定现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Stephen Miran)接替刚刚空出的美联储理事席位,任期至2026年1月31日。(资料来源:央视新闻)

3.1.3 特朗普:下周五见普京,俄方已证实

美国总统特朗普8月8日下午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他将于下周五,即8月15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会晤。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稍后证实了这一消息。

当天早些时候,特朗普在白宫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时说,他将“很快”与普京会晤,讨论俄乌冲突。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乌沙科夫的话报道,普京和特朗普将集中讨论乌克兰危机的长期和平解决方案。接下来几天,双方将就会晤具体安排进行接洽,“这不会是一个轻松的过程”。

乌沙科夫说,俄罗斯与美国是“近邻”,两国领导人在阿拉斯加州会晤“合乎逻辑”。俄方已向特朗普发出了在俄罗斯举行俄美领导人下一次会晤的邀请。(资料来源:新华社)

3.2 欧洲

3.2.1 欧盟暂停针对美国关税的两项反制措施6个月

当地时间8月4日,总台记者获悉,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当天表示,根据欧盟与美国达成的协议,欧盟将在6个月内暂停实施针对美国关税的两项反制措施。

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欧盟将继续与美国合作,努力落实7月27日达成的关税协议。声明说,为实现这一目标,欧盟委员会将采取必要措施,暂缓原定于8月7日生效的针对美国的反制关税,为期6个月。此次暂停的报复性关税措施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针对美国对钢铁和铝产品征收关税的回应,以及回应特朗普政府此前实施的基准关税及拟议中的汽车关税。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于当地时间7月27日在英国苏格兰举行非正式会晤,会后特朗普称美欧达成新贸易协议共识。在与冯德莱恩举行非正式会晤后,特朗普透露了新协议的部分细节,包括美国将对欧盟输美产品征收15%的关税、欧盟将对美增加6000亿美元投资及购买价值7500亿美元的美国能源等。(资料来源:央视新闻)

3.3 亚洲

3.3.1 日本称美关税公告与协议不一致,要求纠正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8月6日上午,正在美国访问的日本经济再生大臣赤泽亮正对记者表示,美国方面公布的8月7日开始征收关税的官方公告与此前日美双方达成的协议不一致,将使日本面临更高关税,日本要求美方予以纠正。日方认为在8月税率提高后总税率应为15%。而美国政府日前发布的公告显示,日本已被征税商品需在现有税率之上再加15%,内容与协议不符,对日本不利。此外,日美已就将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关税下调至15%达成一致,但具体下调时间尚未确定。而关于日美贸易协议中,日本承诺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双方就实际投资方式和领域也未达成一致。根据本贸易特使赤泽良圣的最新声明,美国将纠正关税令并偿还所有错误征收的税款。(资料来源:央视新闻)

3.3.2 印度总理莫迪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访华,出席上合组织天津峰会

据环球网援引印度新德里电视台、《印度斯坦时报》等印媒6日最新消息,印度总理莫迪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访问中国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

新德里电视台称,莫迪此访,正值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印度加征高额关税、针对印度采购俄罗斯石油持续施压之际。外界预期,在此背景下,印度重新调整对华关系或将形成制衡美国的关键因素。

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将于8月31日至9月1日举行。届时,20多个国家领导人和10个国际组织负责人将出席峰会相关活动。知情人士此前向《印度斯坦时报》透露,印度外长苏杰生7月访华是中印双方为推动双边关系正常化所做努力的一部分。(资料来源:环球网)

四、风险提示

海外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

证券研究报告:《解读半导体关税:区域国别成为半导体供应链重构的新变量?——海外政策周聚焦 

对外发布日期2025年8月11日报告发布机构: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分析师信息

张蕾(S0800525060001):zhanglei09617@xbmail.com.cn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复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制作。本报告仅供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机构客户使用。本报告在未经本公司公开披露或者同意披露前,系本公司机密材料,如非收件人(或收到的电子邮件含错误信息),请立即通知发件人,及时删除该邮件及所附报告并予以保密。发送本报告的电子邮件可能含有保密信息、版权专有信息或私人信息,未经授权者请勿针对邮件内容进行任何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播、复制、转发或以其他任何形式使用,发件人保留与该邮件相关的一切权利。同时本公司无法保证互联网传送本报告的及时、安全、无遗漏、无错误或无病毒,敬请谅解。本报告基于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在出具日外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同时,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对于本公司其他专业人士(包括但不限于销售人员、交易人员)根据不同假设、研究方法、即时动态信息及市场表现,发表的与本报告不一致的分析评论或交易观点,本公司没有义务向本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并非作为购买或出售证券或其他投资标的的邀请或保证。客户不应以本报告取代其独立判断或根据本报告做出决策。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必要时应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业财务顾问的意见。本公司以往相关研究报告预测与分析的准确,不预示与担保本报告及本公司今后相关研究报告的表现。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及本公司其他相关研究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可能与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正在建立或争取建立业务关系或服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对于本报告可能附带的其它网站地址或超级链接,本公司不对其内容负责,链接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分,仅为方便客户查阅所用,浏览这些网站可能产生的费用和风险由使用者自行承担。本公司关于本报告的提示(包括但不限于本公司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邮件、微信、微博、博客、QQ、视频网站、百度官方贴吧、论坛、BBS)仅为研究观点的简要沟通,投资者对本报告的参考使用须以本报告的完整版本为准。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如未经西部证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力。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610000719782242D。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