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8月国债开售首日再现抢购热潮 扬城这些银行可以购买

2025-08-11 15:36

(来源:扬州网)

转自:扬州网

国债凭借安全性高、收益稳定等特点,一直是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8月10日,今年第五期和第六期储蓄国债(凭证式)正式发行。记者探访扬州多家银行发现,网点再现排队盛况,低风险稳健型理财产品热度未减。

凭证式国债登场

扬城这些银行可以购买

近日,央行发布公告,于8月10日至8月19日发行 2025年第五期和第六期储蓄国债(凭证式)。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据了解,两期国债计划最大发行总额为240亿元。

其中,第五期最大发行额为120亿元,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1.63%;第六期最大发行额同样为120亿元,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1.70%。投资者购买的两期国债从购买之日开始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不计复利,逾期不加计利息。

本月国债该如何购买?据了解,本月发行的国债为凭证式国债,扬城市民可以持有效身份证件,前往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邮储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平安银行民生银行南京银行、广发银行、浦发银行浙商银行江苏银行苏州银行等19家银行网点柜台购买新一批储蓄国债。

投资者热情高涨

线下排队盛况再现

储蓄国债的投资门槛较低,且相比理财产品,国债没有风险。因此,国债发售总是备受市场关注。以往每逢国债销售,均有不少市民在银行门口排队等候。本月国债发行,这样的“盛况”还会上演吗?

8月10日早晨,记者沿文昌中路走访发现,虽然下着绵绵细雨,但仍难挡市民购买储蓄国债的热情。早上8点20分左右,农行一家网点门口已有10多名市民扇着扇子有序等候银行开门营业购买国债。市区多家工行、中行等网点门前均出现类似场景,排队人群中以中老年投资者为主。“一大早就来了,生怕来迟了就买不到了。我们年纪大了也不会在手机上买,只能到线下排队。”市民林阿姨摇着扇子告诉记者。

“我们网点从早上没开门就排起了长队,不少投资者8点左右就在门口等了。”扬城一家商业银行大堂经理表示,本轮储蓄国债利率与当前国有大行及股份制银行主流定存利率相比仍有微弱优势,这就吸引了不少追求保本的稳健型投资者。而且相比电子式国债需“秒杀”线上额度,凭证式国债的线下销售模式虽避免了网络卡顿压力,但额度分配有限,热门网点仍需尽早排队抢占先机。

国债利息征税

对普通投资者影响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5年8月8日起,新发行国债利息恢复征收增值税。这对市民的购买热情是否有影响?

“市民购买国债利息收入,若月均不超过10万元(或季度30万元),可免征增值税,该优惠政策将持续至2027年底。因此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影响不大,不会影响他们的购买热情,国家信用背书的安全性与利率优势仍为核心吸引力。”我市一家国有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记者也算了一笔账,以普通个人投资者为例,若购买50万元5年期国债(到期利息42,500元),年均利息仅8,500元,月均不足710元,远低于10万元门槛。

国债买不到还可以考虑这些

国债额度紧张,那么买不到国债还能考虑哪些产品?

“可以考虑银行存款类如大额存单、定期存款,保本保息,部分大额存单利率与国债接近。或者考虑货币基金,流动性强,适合短期闲置资金。”我市一家大型券商机构理财规划师建议,“储蓄国债流动性好,提前兑付利息优于定期存款,但替代产品同样能满足低风险、保本需求。在利率下行趋势下,尽早锁定当前收益更为稳妥。”投资者可根据资金使用周期、金额大小选择适配产品,不必局限于国债一种方式。

记者 孙小懿 王珂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