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港股周观点 | 如何抓住香港本地股的配置机遇

2025-08-10 21:17

(来源:华泰证券策略研究)

香港本地股表现强势,获得超额收益

《港股重估蓄势待发》等报告中,华泰总量及行业团队提出需战略性重视香港的配置,除了投资者熟知的香港中资股外,也强调关注香港本身作为小型开放经济体的修复,以及香港地产、银行、非银(《港交所: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的价值重估》,2025.8.10)等资产重估机会。2025年5月23日至今,香港本地股和MSCI香港指数分别上涨10.2%和12.4%,相对恒生指数(5.3%)和MSCI中国指数(5.9%)均有超额收益

香港本地股特征:重金融地产、高股息,ROE已修复但估值不高

我们以香港本地收入占比高于20%(接近友邦保险比例)作为香港本地股的划分依据。目前全部港股共2649只,总流通市值约44万亿港币;香港本地股663只,总流通市值6.6万亿港币;其中个股流通市值大于200亿港币和纳入港股通的香港本地股分别31和42只,总流通市值都接近6万亿港币,重合度较高。考虑到市值规模、流动性和南向可投资性,后文我们均以在港股通内的香港本地股为分析范围,并简称为香港本地股。

香港本地股重金融地产、高股息,ROE已经大幅上升,但估值水平仍处于历史均值附近。香港本地股行业结构与其经济结构类似,更多集中在金融(市值占比68%)和地产(16%),前四大细分行业主要是银行(45%,成分股如汇丰控股等)、非银金融(23%,友邦保险等)、房地产(16%,新鸿基地产等)和公用事业(5%,中电控股等)。即便经历了一轮股价上涨,香港本地股目前动态股息率水平为4.4%,接近2015年以来均值,依然高于恒指总体的3.6%。动态ROE当前7.3%,已经修复至2015年以来上沿90%分位数。动态PB和PE分别为1.0和11.8,在历史均值附近

什么我们持续推荐香港本地大金融板块?

新的景气共识正在凝聚,本地股重估依然值得继续关注。1)政策提供支持。香港市场承担着三个职责:企业出海、资金回流和人民币国际化,近几年重要性明显上升。近期相关政策频出,支持香港巩固提升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有着深远意义。2)景气前景继续改善。人民币国际化等诉求下不仅股市需要提振,债券市场也需进一步扩容,香港金融产品发行、成交活跃度或趋势性改善。人民币兑港币升值将推动香港经济再通胀,香港房价已经连续3月环比上升,6月价量齐升。当前1个月和3个月HIBOR分别为0.96%和1.62%,往后看,美联储可能重新进入降息周期,HIBOR或处于中低水平香港本地利率低位和港元偏弱意味着金融条件继续宽松,利好金融和经济基本面改善

在景气改善的同时,估值和拥挤度都还有空间。当前不仅是中国金融板块在重估,过去持续的全球货币财政双宽松下,主要海外市场金融业动态PB都在近10年高位,相比之下香港本地股仅修复至均值水平。南向资金在5月以来轮动至众多行业如新消费、医药等,但对香港本地股配置比例较低。目前香港本地股港股通持股/总流通市值只有5.1%,低于全部港股通持股占比(14.3%)。香港本地股在南向资金的仓位水平也只有5.3%。

相关可投产品并不充分,还需要进一步扩容。较高比例纳入香港本地股的指数有MSCI香港、恒生香港35、恒生港股通香港公司等指数。根据Wind统计,当前有部分境内外被动产品跟踪上述指数,但数量和规模都相对较小。总挂钩产品共3只,规模不足50亿港币

风险提示:地缘不确定性和美元走势,板块拥挤度。

本周重点图表

市场表现

估值比较

盈利调整

资金面和市场情绪

回购、增发、IPO及解禁

地缘不确定性和美元走势:若海外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提升,则或影响市场风险偏好及美元价格变动,使得行情走势与我们的观点有所差异。

板块拥挤度:若板块拥挤度进一步提升,市场短期情绪扰动下可能会使得板块超预期下跌,或影响此后市场行情走势与我们的观点有所差异。

研报:《如何抓住香港本地股的配置机遇》2025年08月10日

易   峘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0100005 SFC No. AMH263

李雨婕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5050001 SFC No. BRG962

孙瀚文 研究员 SAC No. S0570524040002 SFC No. BVB302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