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11 08:04
当自然灾害来临,那些在暴雨中重新亮起的手机信号格,那些终于拨通的报平安电话,是生命的希望,是夜空中最温暖的光。
2025年夏天,暴雨洪灾袭击了北京密云、平谷以及河北承德等北部山区,为了解决受灾区域的通信难题,中国移动一架架无人机在灾区的上空缓缓升起,释放出通信基站的信号,成为一座座托起生命的信号之桥。每一次起飞,都在与时间赛跑;每一格信号,都在为生命续航。
北京密云区冯家峪镇的郑大爷握着彻底黑屏的手机,看着漫过腰际的浑浊洪水,心像被浸透的棉絮一样沉重。暴雨让整个村庄沦为信息孤岛。
在北京平谷区镇罗营镇外30多公里的马路边,一架翼展超6米的灰色“巨鸟”从中国移动浙江公司的通信保障车上被缓缓推出。四名工程师展开机翼、装载基站、接通油路,距离接到起飞指令仅过去7分钟。
伴随着轰鸣声,“巨鸟”腾空而起,消失在远方的天际线。20分钟后,30公里外“三断”(断路、断电、断网)几个小时的镇罗营镇、张家台村、杨家台村、关上村、东寺峪村以及西寺峪村有了临时的“通信桥梁”。
郑大爷的手机振动起来,屏幕上久违的信号格亮起,他拨通了儿子的电话。此刻在“巨鸟”羽翼下的36平方公里内,上千条报平安短信成功发出。这来之不易的通话,瞬间抚平了无数焦急的心,成为灾区与外界最温暖的连接。
7月30日,这架无人机在北京平谷飞行295.6公里,滞空保障时长161分钟。保障期间无人机飞行状态一切正常,为多个信息孤岛持续提供网络通信保障,完成话务量1.15erl,转达流量1557MB、短信1000余条。
执行本次保障任务的“巨鸟”无人机型号是FS100,全称是“中型垂起固定翼无人机高空基站系统”。两个月前,浙江移动的网络工程师王玉国在西安第一次见到无人机,一下子就被震撼到了。“6.14米的机翼,宽3.57米,高1.03米,像一只大鸟,六架无人机整齐划一地排着。”
过去遭遇“三断”,由于大型基站设备运输困难,抢修光缆耗时耗力,通信恢复往往需要等待更长的时间。现在中国移动最新投入实战的“巨鸟”无人机,正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只需要一个坐标,远在西安的控制中心便可以提前规划路径,无需跑道,20×20米净空即可垂直起降。即便灾区道路全毁,无人机也能携带基站抵达救援现场,其最大航程500公里,开机数秒即通,滞空时间长达5小时,能够满足1200名用户的需求。
15天前,王玉国和他的同事冒着暴雨还在杭州给无人机做测试,一切都在加班加点进行。刚完成调测,就接到了救援任务,通信保障车载着无人机连夜北上投身抢险救灾第一线。本次通信保障任务是该无人机在交付入网联调后的首次飞行,首飞即实战。
顺利完成北京任务后,他们又赶赴河北承德,当洪水阻隔道路,这架无人机飞越险境,将通信信号精准投送至被洪水围困的村庄。
除了这套中型垂起固定翼无人机高空基站系统,浙江移动还拥有2架系留式无人机、12台便携式卫星一体站、33辆应急通信车以及133部海事/天通卫星电话,可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网络保障需求,形成了“海陆空”立体应急网络保障体系。
系留式无人机是一种连着光电混合缆的应急通信无人机,光电混合缆的另一端连接了地面光传输设备和发电机,可升空至50米高度进行应急通信网络覆盖。相比应急通信车,系留式无人机空中基站能在空中实现覆盖,无遮挡,信号效果更好,覆盖区域更大,是一种可广泛应用于指挥通信保障、抢险救灾前线以及大型活动现场等各类通信保障场景的有效手段。
便携式卫星一体站俗称应急通信背包,它比较轻巧便携,可以靠单兵背负运送到受灾区域,快速实现信号覆盖,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保障手段。
此外,浙江移动还在浙江省内建设了40个超级基站,通过增设卫星传输电路、加固铁塔、增加蓄电池配置、配置固定式油机、增加载频配置等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基站的抗灾能力,近年来在台风汛情等重大灾害通信保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