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封关之年看海口(8)丨海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飞地”模式赋能 新药上市提速

2025-08-10 08:49

8月5日,在海南先声药业海口药谷生产基地,多条智能化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运转。自动化流水线上,药板依次通过装盒、检测、称重、赋码等工序后整齐装箱,即将发往全国各地的医疗机构和零售终端。

作为一家已快速转型为创新和研发驱动的制药公司,先声药业专注于神经科学、抗肿瘤、自身免疫及抗感染领域,拥有10款全球或国内首上市创新药,成为海口药谷工业园蓬勃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创新药品加速上市 降低患者用药负担

近年来,借助海南创新推出的“乐城研用+海口生产”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先声药业将产业基础与政策优势充分融合,帮助国际创新药械在海南快速落地和转化,为海南生物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去年,先声药业“乐城研用+海口生产”的首个化疗前给药全系骨髓保护创新药科赛拉(通用名:注射用盐酸曲拉西利)实现地产化下线,意味着“乐城研用+海口生产”的模式正式落地,实现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

8月7日,在海南先声药业海口药谷生产基地,工作人员调试药品包装设备。记者 孙士杰 摄

8月7日,在海南先声药业海口药谷生产基地,工作人员调试药品包装设备。记者 孙士杰 摄

“目前科赛拉生产线年产能可达200万支,落地海口国家高新区商业化生产将降低该品种的生产成本,从而帮助更多患者减轻经济负担。”海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庆祝告诉记者,科赛拉是用于预防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造成骨髓抑制的国际创新药,能够有效保护人体正常的造血干细胞不受到化疗药物伤害,既能缓解患者不适,又能增强化疗效果。

如今,得益于“乐城研用+海口生产”联动模式,科赛拉在海口实现地产化后,药品的生产成本有效降低,且不用再担心通关周期长等问题,降低患者用药负担。相比以前的进口药,在商品外包装上,除了批准文号发生变化,生产地址也从美国变为海南省海口市。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企业发展动能强劲

多年以来,海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政策优势以及海口国家高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聚焦研发创新,优化生产布局,拓展国际市场。2024年,公司获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截至目前拥有发明专利62项。

“利用海南自贸港‘零关税’政策,公司积极引进全球先进的研发设备、实验材料和试剂,有效降低研发成本,提升研发效率。”余庆祝介绍,依托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30%货物内销免关税政策,公司计划评估在海南设立高端制剂生产或分包装基地的可能性,利用政策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乐城研用+海口生产”联动模式,对于本地医药企业加强与国外企业合作、进一步释放产能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目前,海南先声药业有限公司将引进国外上市药物落地海口生产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在余庆祝看来,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是公司发展的重大机遇。“我们将充分发挥创新药研发与商业化方面的核心优势,加速创新成果转化与全球化步伐。”他表示,公司将积极布局研发生产、供应链、国际化等环节,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和海口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