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09 22:07
(来源:金融小博士)
Ⅰ型糖尿病是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胰岛β细胞导致的疾病。为攻克Ⅰ型糖尿病治疗中存在的难题,研究团队开创性地采用“基因魔剪”CRISPR-Cas12b技术,对供体胰岛细胞进行了改造:敲除B2M和CIITA基因以降低免疫原,转导慢病毒以过度表达CD47。得到的低免疫工程细胞随后被精准植入42岁受试者的左肱桡肌。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治疗过程完全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炎药和免疫抑制剂。
84天的严密监测显示,移植细胞成功躲避了免疫系统的“追杀”,未引发T细胞活化或抗体反应。影像学检查证实移植物存活良好,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显著下降42%。
当前三大应用方向
医学领域:遗传病治疗、癌症免疫疗法(如CAR-T优化)、再生医学(如器官移植)。此次Ⅰ型糖尿病治疗的突破,正是其在慢性病领域的重大进展。
农业领域:抗病虫害、耐逆境(如抗镉)、高产优质的作物/畜禽育种。我国已通过基因编辑培育出抗镉超级稻,大幅提升粮食安全。
生物制造领域:通过编辑微生物基因组,优化发酵工艺,降低成本并提升产物产量(如生物燃料、医药中间体)。
1. 稳健医疗(医疗+农业双轮驱动,机构高度关注)
农业端:旗下全棉时代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成立“棉花研究院”,聚焦基因编辑技术在水棉种培育中的应用,包括海陆融杂交技术、高衣分棉种扩繁等。棉花是全球重要经济作物,基因编辑技术可提升棉纤维品质(如强度、长度)与抗逆性(如抗虫、耐旱),直接增厚种植收益。
医疗端:通过收并购完善医用耗材矩阵,已覆盖低值医用耗材七大类中的六大类。2024年收购GRI公司后全球产能与渠道进一步优化。在基因编辑技术推动的再生医学(如组织修复材料)领域,其高端伤口敷料、一次性手术耗材等产品有望受益于临床需求升级。
机构认可度:27家机构发布研报给予“积极型”评级,看好其在医疗消费与农业科技的双赛道协同潜力。
核心价值: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对“定制化实验动物”的高需求——无论是新药研发(需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还是异种器官移植(需敲除猪内源性病毒、敲入人源基因),均依赖高精度基因编辑的实验动物。灵康生物的技术储备,使其成为基因编辑产业链中“卖水人”角色,未来将充分受益于创新药、再生医学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增长。
市场空间:我国水牛奶市场规模不足百亿元,但消费升级下需求持续增长,基因编辑技术有望打开“量价齐升”空间。
4. 秋乐种业(抗病育种先锋,保障粮食安全)
政策红利: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支持生物育种产业化,基因编辑作物(非转基因)的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秋乐种业的技术储备将转化为品种优势。
三、机构高评级标的:技术赋能,成长确定性强
科前生物(动物疫苗龙头):在动物基因编辑领域布局深远,其疫苗研发中已应用基因编辑技术优化抗原表达,提升疫苗效价。
百普赛斯(重组蛋白龙头):作为基因编辑工具链的关键供应商,其提供的重组蛋白、抗体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基因编辑实验。
信立泰(创新药龙头):在心血管、糖尿病等领域布局基因编辑疗法,例如通过编辑脂肪细胞代谢相关基因开发新型降糖药。
昭衍新药(CRO龙头):作为药物临床前研究的核心服务商,其基因编辑动物模型评价能力是创新药研发的关键环节。
结语:技术革命下的投资机遇
风险提示:技术商业化进度不及预期、政策监管风险、市场竞争加剧。
数据来源:科技日报、《Big Ideas 2023》投研报告、上市公司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