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咸咸的,但“真香”!

2025-08-09 07:30

转自:国资小新

盐穴,

是利用水溶开采方式

在地下开采较厚的盐层后

形成的空腔,

具有储存容量大、腔体承压高、

密封性好、占地面积少、

建造和运维成本低、分布广泛等特点。

中盐集团拥有丰富的盐穴资源,

目前仍以每年600万立方米左右的

速度增加,

未来形成地下盐穴溶腔总容量

将超过1亿立方米。

盐穴的四周都是氯化钠晶体,

可以承受十几兆帕乃至二十兆帕的压强,

且这些盐穴还有“自修复”的功能——

一旦盐穴出现裂缝,

卤水中的氯化钠会析出,

形成结晶“修复”裂缝,

这使盐穴成为很好的密封储存库。

这种“咸咸的”优质储存库,

究竟还能用来干啥?

盐穴+氢气=?

截至2024年底,

我国氢气年产能超5000万吨,

年产量达3650万吨,

均稳居世界第一,

但在大规模、长周期储氢技术领域

发展相对滞后。

储氢技术作为氢气“制”“用”之间的重要桥梁,

是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

而相较于高压、液态和固态储氢技术,

地质储氢在成本、规模和存储周期上

具备显著优势。

故而,从20世纪70年代起,

美、英、法等国便开展了地质储氢研究。

随着我国绿氢产业的迅猛发展,

大规模地质储氢的需求迫在眉睫。

那么,我们“储”在哪里呢?

7月25日,

中盐集团与清华大学等单位合作的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大规模盐穴储氢”主体工程

在江苏常州正式开工建设。

该工程规划新建2组盐穴,

形成2口注采氢井和2口注排卤井。

该工程将作为大规模地质储氢

试验验证的载体,

开展循环储释氢性能试验,

助推我国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

盐穴储氢全套技术体系,

最终促成盐穴储氢的规模化产业应用。

盐穴储氢的来时路

2020年6月,

中盐集团与清华大学一起提出了

建设中国首座盐穴储氢库的

前瞻性设想,

该设想先后经过四轮国家级严格论证,

于2024年7月正式立项。

努力实现成功建设的过程中,

无论是数据库、技术体系等“无形成果”,

还是新材料等“有形成果”,

都凝聚了项目团队勇进创新的精神。

截至2025年6月,

地质勘评方面

项目团队建立了典型库区地质要素数据库,

提出了盐穴地下储氢库的专有勘查技术,

成了盐穴适用性评价与标准化技术体系

有效填补了盐穴储氢库选址方面的空白;

洞室设计方面

建立了气固耦合条件下

盐岩渗流-蠕变-损伤演化模型,

阐明了不同储氢压力下的

盐岩损伤及氢气泄漏规律;

专用材料方面

研发了高强度抗氢钢和

阻氢非金属涂层材料,

为国内氢能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支撑;

储氢验证平台设计方面

构建了交变压力下泄漏风险指标体系,

提升了密封性评价准确性

并实现动态监测与智能预警;

完成了对偶盐穴储氢验证平台集成设计方案和

临氢环境注采完井工具等核心装备设计;

提出了基于“注氢排卤和“注卤排氢

恒压对偶盐穴储氢试验平台方案,

保证了大规模储氢的安全性。

由此,

这一世界首例大规模恒压储气工程,

显示出对未来深地空间储能

可期待而不可估量的影响。

盐穴的“+∞”

就盐穴综合利用而言,

目前国际上已成功将盐穴运用于

储石油、储天然气和

建设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而盐穴储氢等小分子气体、

液流电池、二氧化碳封存等方面

国际国内都还“在路上”。

盐穴储存天然气方面

中盐集团与中国石油

合作建设的

我国首个天然气战略储备盐穴储气库

——中石油“西气东输”盐穴储气库

2007年1月在金坛注气成功,

目前运营43口盐穴。

被称为中国盐穴储气第一库。

2016年6月,

中盐集团与中国石化合作建设的

“川气东送”首个天然气盐穴储气库

在金坛注气成功,

目前运营15口盐穴。

中石化“川气东送”金坛盐穴储气库

中石化“川气东送”金坛盐穴储气库

2018年10月,

中盐集团与港华燃气集团

合作建设的

金坛港华储气库投产,

作为我国首个商业化盐穴储气库,

已运营10口盐穴,

后续项目正在建设中。

港华金坛盐穴储气库项目往来1井

港华金坛盐穴储气库项目往来1井

盐穴压缩空气储能方面

这种新型储能方式

建设成本低、环保、

周期短、容量大、响应快,

与大规模新能源消纳更加匹配。

2022年,

中盐集团与清华大学合作申报的

世界首个非补燃式盐穴空气压缩储能项目——

60MW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

成功投运。

“非补燃”是针对“补燃”而言的,

后者在释放压缩空气发电时,

会燃烧煤、天然气等加热空气

产生更大推力,

而非补燃没有这个过程,

因而更加环保。

该项目已连续平稳运转超过1000天,

是迄今唯一长期稳定商业化运营的

盐穴压气储能项目,

正式拉开了我国盐穴储能事业的序幕。

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系统示意图

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系统示意图

2024年,

中盐集团与中国华能

在江苏合作建设

二期2×350MW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建设两套35万千瓦

非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机组,

这是目前全球单机功率最大、

总容量最大、

综合效率最高的压缩空气储能电站,

投产后将大幅提高储能调峰能力,

每年减少碳排放超52万吨,

大幅提升地方电网调节和新能源电力消纳能力,

有效改善区域能源结构。

全球最大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

全球最大盐穴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华能金坛盐穴压缩空气储能发电二期项目

此外,中盐集团与南方科技大学

联合研发的盐穴液流电池项目

在正负极有机活性分子材料、

电堆设计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已进入新的研发阶段;

从“百味之首”到“化工之母”,

再到“能源之友”,

这是盐的第二次价值创新。

盐穴综合利用不仅是传统盐业焕新的典范,

也将在国家能源安全与绿色转型发展中

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盐集团将持续致力于打造

盐穴“多能并储”新发展格局,

为我国能源事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

为全球能源变革提供“中国方案”。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