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两山”理念二十年,“绿金”发展看浙江

2025-08-08 16:31

从传统建材到智能制造,农业银行不仅给予了2.7亿的授信,更帮我们算清了“碳账”。

盛夏的浙北小城安吉,万亩竹海在烈日下翻涌着翡翠般的波浪。在上墅乡,机械的轰鸣与竹材的清冽气息交织弥漫。天驰竹木业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将一块块重竹地板打包装箱,准备发往欧洲2023农业银行的995万元绿色贷款帮我们在越南站稳了脚跟海外订单大幅增长,去年总销售额破了亿创下新高办公室负责人陈女士向记者讲述企业这两年的变化,语气中透着笃定。

农行浙江分行“转型金融贷”支持铝业生产制造企业低碳转型

100公里外的浙江湖州高新区,鸿昌铝业的新厂房正在紧锣密鼓地安装调试。董事长沈百明站在崭新的挤压生产线前感慨:“从传统建材到智能制造,农业银行不仅给予了2.7亿的授信支持,更帮我们算清了‘碳账’。”这是近期记者在浙江湖州的一段真实见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正是从这里发源,20年间从南到北,成为举国共识。

01

破局:当绿色金融有了标尺”

湖州的破局始于一场改革试验2017年,这座“两山”理念发源地被国务院指定为第一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于是一场由“自上而下”顶层推动和“自下而上”基层创新相结合的金改运动在西吴大地徐徐展开。

在此期间,向来以绿色发展为底色的农业银行敏锐抓住机遇,在浙江湖州分行率先设立绿色金融示范行和转型金融试点行,成为当地首家开展绿色金融实践的国有银行,更是连续八年被评为试验区建设优秀金融机构。

2018年,国家认监委批复支持浙江省湖州市开展绿色产品认证试点工作。通过整合分散的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七大领域标准,当地建立起全国首个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产品认证体系。

“统一的标准让企业绿色化改造有章可循,绿色企业不仅享受政府奖励,在海外市场也更具竞争力。”农行浙江分行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ESG评价机制,是湖州为破解系列绿色金融痛点的“关键一手”。金改试点一启动,湖州就构建起“绿贷通”智慧平台,为企业绘制绿色低碳画像。截至日前,已累计为全市4.8万家企业授信超6200亿元。

农行浙江湖州分行工作人员走访调研竹木加工企业,了解产品情况

“我们在‘绿贷通’基础上,结合农行信贷评分以及企业碳排放强度等指标,为企业生成ESG体检报告ESG评分与贷款利率直接挂钩。在农行浙江分行“绿色金融大数据应用平台”上,不同标签企业的“绿变”之路清晰可见。

量化的意义远超认证本身。当绿色属性转化为可量化的金融参数,长期困扰产业的“外部性困境”便迎刃而解。农行浙江湖州分行据此推出“绿色普惠贷”“转型金融贷等系列绿色产品,利率直接挂钩ESG评分成为行业一抹亮色。截至今年5月末,该行绿色贷款余额659.6亿元,达到全部贷款的47.17%。而从全省层面看,农行浙江分行绿色贷款目前已超6800亿元,持续为全域绿色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02

新生:“中国竹乡”的普惠实践

安吉,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被《中国国家地理》誉为“中国竹乡”现有竹林面积100万亩,占全国竹林面积1.8%,对全国竹产业总产值贡献达到10%,同时为60万居民提供了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二十年前,安吉的竹林经济还停留在“靠山吃山”的粗放阶段。小作坊将竹子锯成地板坯料,废水直排溪涧。如今穿行于安吉的乡间,清澈的溪水倒映着蓝天,竹材加工厂摇身一变成为绿色工厂其中,天驰竹木业的转型颇具代表性。

天驰竹木业是一家专注于竹木制品、竹木工艺品加工的绿色企业,产品主要为重竹地板、复合地板、竹家具板和软木工艺品,年生产能力达125万平方米,产品销往欧美、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2019年,当企业计划进军越南市场时,农业银行主动上门。客户经理发现其生产环节仍存在环保短板,遂提出“贷款+技改”方案:获得绿色认证即可申请专项融资并享受利率优惠。企业随即从竹木初加工转向生产高端环保产品,从原材料环保检测到深加工工艺都做了全面升级。

2023年10月,得到“国家绿色产品”认证的天驰竹木,顺利获批农行995万元“绿色普惠贷”成为享此政策的最早一批受益者

“东南亚客户看到绿色认证,合同签得特别痛快。”办公室负责人陈女士自豪地说,言语中充满了对自家产品品质的自信

当地农行,大家更习惯称这种模式为“绿变工程”。通过创新“绿色识别+利率激励+产业辅导”组合拳,目前已带动当地多家竹企完成绿色认证。曾经的高污染作坊,如今成为安吉“以竹代塑”战略的主力——2024年地板产值已占到当地GDP的四分之一其中95%远销海外。

这种“绿变工程”的实效,正是农行浙江分行差异化支持企业提质升级的生动注脚。为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支持,该行持续深化金融供给,推动产业加速转型升级。截至6月末,农行浙江分行投向绿色制造领域的贷款较年初增加276亿元。

03

突围:高碳行业的绿色转身

工业领域是碳中和的主战场,却也是转型阻力最大的地带。高投入、长周期、高风险的三重压力下,传统银行往往对高碳企业敬而远之。农业银行选择“雪中送炭”,帮助企业打响转型攻坚战。

在湖州高新区,鸿昌铝业是一家专注于建筑铝合金和工业铝合金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铝型材企业。

2023年全国碳市场扩容后,这家年产5万吨的铝材企业为在这一变革中抓住机遇、化解调整,决定构建绿色制造循环体系,启动“汽车轻量化挤压件研发及智能制造项目”,淘汰老旧设备,购置先进节能生产设备。

2024年7月“汽车轻量化挤压件研发及智能制造项目”进入全面施工阶段,农行浙江湖州分行运用新推出的“转型金融贷”为其授信2.7亿元,给予优惠利率,全力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鸿昌铝业董事长沈百明向记者坦言:“铝属于高碳行业,转型需投入巨资更新设备和技术。在项目刚起步时,转型成效尚未显现,农行敢于为我们提供贷款,实属雪中送炭。”

农业银行的支持下,公司制定绿色采购的制度和标准,建立绿色供应链信息平台,同时升级改造生产线最令惊喜的是农行提供的贷款利率和减碳成效直接挂钩,这让我们充满动力”沈百明说。

在农行建议下,企业配套实施煲模废碱综合处置利用项目,节约了80%的片碱量、90%的自来水,实现80%以上的碱回收;产生的含铝副产物还“变废为宝”,作为其他行业的生产原料,真正实现“零排放”。新工厂尚未投产,碳排放总量和强度较2022分别下降15.83%25.34%,碳账户也由棕蓝。

农行浙江金华分行工作人员走访电镀行业企业,了解企业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

近年来,农行浙江分行积极支持制造业低碳转型,全力构建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导向的绿色金融服务机制,提升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质效。在绍兴柯桥,大力推广排污权抵质押贷款,盘活一批企业“沉睡资产”,助力印染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在金华武义,走访摸排化工和电镀等重点行业客户融资需求,以“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升级转型贷”助力企业提升环保技术水平;在丽水景宁,结合取水量、水质等情况,积极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变现,便捷化满足水生种植领域农户融资需求。

04

启示:金融向绿”,发展向“实”

行走在湖州的绿色金融试验田,纵览浙江全域,绿色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密码逐渐清晰。从浙北竹海到浙东沿海,从传统制造业到绿色低碳产业,农行浙江分行的绿色金融实践呈现出三重价值维度:生态价值可量化转型风险可分担产业升级可循环

当每一个市场主体都能清晰感知“绿色”的经济价值,每一笔金融资源都能精准流向生态与经济协同发展的领域,全省高质量发展便有了可持续的内生动力。站在“两山”理论提出20周年的历史节点,浙江经验的价值早已超越地域。

近年来,农业银行聚焦美丽中国建设,贯彻绿色运营理念,将绿色低碳要求纳入全行信贷政策体系,统筹支持乡村振兴、普惠小微和实体经济绿色转型此外,农业银行还持续加强自身运营碳足迹管理,推动绿色网点建设,深化“碳中和”试点,支持黑龙江、云南、山西等试点区域因地制宜打造多样化的“碳中和”标杆案例。截至2025年一季度农业银行绿色贷款余额突破5.59万亿,其中绝大部分产品创新都能在湖州找到雏形。从竹海到建材,从湖州到全国,农业银行用金融之手,正在将“绿水青山”的哲学命题,书写成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本文作者 | 史伟扬     来源 | 英才商业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