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大A兄弟,你最近强得可怕?

2025-08-08 18:00

(来源:诺安基金)

最近市场情绪持续高涨,上周A股逼近“924行情”高点(据Wind数据显示,2024年10月8日的前高为3674点),让不少投资者甚至开始感叹:“大A兄弟,你最近强得可怕哦!”

究竟发生了什么?大A为啥偷偷变强了?能不能持续?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吧。 

一、近期市场持续走强

情绪不断高涨

自从6月底市场的超预期突破后,上证指数进入了一个月的单边上涨行情,距离10月8日的高点3674仅一步之遥了。同时成交额不断上台阶,Wind数据显示,2025年7月22日-7月25日期间,全A成交额稳定在1.8万亿以上。

中信建投根据Wind数据所构建的投资者情绪指数显示,市场情绪近期快速上升,并突破90进入亢奋区,要知道,今年以来,情绪指数只有在2月26、27日曾短暂进入亢奋区。

图片发布日期:2025年7月28日

从具体指标上来看,各量价类型情绪分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上行。

其中,中信建投认为,融资买入占市场成交比例这一指标反映杠杆资金情绪,是较为值得关注的前瞻指标。从统计数据上来看,历史上该指标升至10%是中长期行情启动的关键信号,比如2014年4月,2016年7月,2017年7月,2019年3月,去年9月底。

而这一指标,在上周三(2025年7月23日)再一次突破了10%,因此,中信建投认为,这可能也预示着未来A股中期行情可能会有较好的表现。

图片发布日期:2025年7月28日

同时,据Wind数据显示,6月23日以来,融资余额不断上涨至1.9万亿,也反映出市场情绪的升温。自4月8日关税战冲击后,wind数据显示,沪深融资余额持续位于1.8万亿左右,于近期不断攀升,截止2025年7月25日,现已突破1.9万亿。

另外,截止2025年7月25日,强势股占比指标——60周均线上方个股占比,上周也上升至87%,显示出在增量资金涌入背景下市场整体水平非常强势。

所以近期市场的强势,还真不是咱们的错觉,A股大兄弟是真的在“雄起”。

二、本轮上涨背后的核心驱动

为什么近期大A股能够表现得如此强势呢?

核心驱动一:经济基本面的改善

市场如此强势,这其中,肯定有情绪的支撑、风险偏好的助力,但咱们也不能忽视了背后实实在在的基本面改善。我们可以从几组数据中寻找端倪:

首先,今年高增长行业占比大幅抬升。根据兴业证券整理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Q1,高增长(净利润累计增速大于30%)行业占比由2024年末的11.45%大幅上升至22.14%,与2023年末的水平持平,接近2023Q1的25.95%。

个股看,今年景气边际改善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升至2010年以来新高。兴业证券依据上市公司当年和前一年的净利润增速及变化幅度,将上市公司业绩分为六类(景气加速、景气降速、景气回落、困境反转、困境改善、困境恶化),其中景气加速、困境反转、困境改善三类定义为景气边际改善。

季报数据显示,2025Q1景气边际改善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大幅抬升至53.4%,根据今年中报业绩预告计算的占比进一步抬升至56.2%,均创2010年以来新高。汇总到各行业上,2025Q1,Wind数据显示,14个一级行业内部景气边际改善的个股占比都创下近五年新高。

图片发布日期:2025年7月24日

随着今年以来景气线索逐步增多,市场对于景气边际改善的个股也给予了更积极的定价。截止2025年7月24日,据兴业证券统计,今年以来,景气边际改善/边际回落的个股涨跌幅中位数相对全A中位数的超额分别为5%/-5.12%,景气边际改善个股涨跌幅中位数相对于景气边际回落个股的超额为10.12%,创2021年以来新高,并已经超过了2019年-2020年的水平。

这背后的宏观背景,一方面是今年以来国内在各个科技成长领域的突破。自DeepSeek发布以来,我国持续在AI、机器人、半导体、军工、创新药、新消费等各类领域见证“DeepSeek时刻”,全球竞争力不断加强、产业亮点不断涌现,不仅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更带动不少细分板块景气出现实质性改善。

另一方面,今年更多周期和制造板块有望实现供给格局优化。经历过去几年的供给出清,当前更多周期和制造板块产能扩张已显著放缓、出清相对充分。并且作为本轮“反内卷”政策重点关注的领域,供给收缩的预期在进一步增强,一旦需求侧迎来边际改善,盈利周期触底、困境反转的弹性有望更大。

核心驱动二:盈利修复接力政策主题

国金证券认为,本轮上涨背后的核心驱动,可能还跟市场对企业ROE见底回升的乐观预期有关。

2021年Q4以来,A股在“去金融化、去地产化”和制造业不断升级、再投资的大趋势下,激烈的竞争导致A股股票的资本回报不断下降,但未来随着反内卷的逐步展开,可能带来企业利润率的企稳。

同时海外制造业活动强于服务业活动,也将带来中国制造业出口的需求支撑。资本品以挖掘机为例,可以看到6月挖掘机的整体销量、国内销量以及出口数量都出现了反弹,尤其是出口数量同比增速回到了近两年以来的高点;中间品以钢铁和化工品为例,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5月钢铁的出口数量指数明显反弹,化学品及有关产品下行斜率有所放缓。

再者,从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来看,随着2024年Q4以来反内卷与财政兜底政策的密集出台,截至2025年Q1企业经营现金流与M1均已实现正向增长,国金证券认为,这一数据显示出实体经济经营活跃度正在缓慢回升,资金逐渐出现脱虚向实的迹象,本轮债务偿还周期可能正在步入尾声。

图片发布日期:2025年7月13日

国金证券认为,上述三个因素都有可能成为未来A股资本回报企稳回升的来源,本轮上涨背后的核心驱动是对企业ROE见底回升的乐观预期,而不仅是围绕政策主题的炒作,因此伴随盈利回升的兑现,市场将持续修复的趋势。

三、市场的“走强”能坚持住吗?

不过,随着市场短期涨幅增大,换手率等指标的提升,也有一些朋友开始担心市场是否已经过热?“走强”能否坚持得住?后续会不会乏力?关于这些问题,小诺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市场状态:估值扩张或未达到相对高点

国金证券认为,每一轮市场的估值回升都提前于基本面,而在当前ROE水平下,历史上PB估值最高可扩张至2倍,截至7月25日,wind数据显示,全A的PB估值为1.7倍,仍低于2倍这一水平。

另一方面,当前行业和个股层面的股价所处位置差异较大,意味着还有寻找低估资产的机会。尽管指数层面万得全A已突破了去年10月的前期高点,但从个股统计来看,Wind数据显示,仅有20.7%的个股在7月份突破了前期高点,且最新收盘价与前高的差异平均达到了-16.5%;且从行业分布上来看,受益于重大工程和“反内卷”催化的钢铁、建筑材料、有色金属,食品饮料、煤炭、石油石化等顺周期行业中,不少行业个股的修复还处于早期阶段。

由此来看,国金证券认为,尽管市场整体接近前高,但当前估值扩张相对于基本面修复的“超跑”程度不高,且个股和行业间存在相当的分化,或仍有“低位资产”值得挖掘。

2、A 股已经有效站上扭亏阻力位

招商证券认为,通常市场在经历了快速上行后,会在前期密集成交区域形成震荡或者调整,调整的时间或短或长。市场需要经过充分换手后,“被套”的资金明显减少,而调整阶段买入的投资逐渐进入浮盈阶段。此时,市场在不断聚焦向上的力量。

但是,市场真正能够有效突破扭亏阻力位,需要股票本身发生变化。从历史来看,市场有效突破扭亏阻力位进入比较强势的阶段,往往是基本面的力量。重要的信号都是盈利增速转正并加速改善。

在企业盈利改善、产业趋势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市场最终突破了“扭亏阻力位”,进入浮盈的状态。此时,投资者心态从“扭亏为盈”,转变为“对未来更多盈利的期待”。由于转为盈利状态后,投资的信心将会持续提升,投资者会进一步加大对盈利方式和投资工具的投入力度——可能是直接买股票、融资买股票或者买基金。

于是市场进入到“浮盈赚钱——加仓——资金驱动市场进一步上涨——继续加仓”的经典正反馈,纵观过往历史,金融市场的大级别行情无一不是依靠这种正反馈机制。

从上述逻辑来看,想要形成这种增量资金的正反馈机制,指数突破前面所说的“扭亏阻力位”是非常关键的。那么目前的“扭亏阻力位”大概在什么位置呢?

招商证券认为,从过去五年密集成交区域来看,目前或正有效站上扭亏阻力位。

图片发布日期:2025年7月20日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市场已经具备了进入比较强势阶段的必要条件,市场也逐渐产生了增量资金流入的正反馈。

3、市场逐渐产生了增量资金流入的正反馈

强势的市场想要能持续下去,必须有增量资金不断流入来推动正循环,那么现在增量资金情况如何呢?招商证券表示:

1)融资资金持续净流入。融资资金有明显的“浮盈加仓”特点,在走强的市场中较容易成为增量资金,今年4月以来,伴随着指数的不断突破,融资资金呈现温和净流入态势,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7日,融资余额已达1.89万亿,逼近前高。

2)行业与主题类ETF不断流入,是今年市场的重要特征。过去两年,ETF的规模快速成长主要集中在以沪深300为代表的宽基指数,一方面是因为汇金等机构投资者借道入市,另一方面则是在市场震荡偏弱的环境下,部分投资者选择与大资金站在一起,通过“跟庄”的方式进行防御。而今年2月份以来,随着市场持续震荡上行、赚钱效应逐步显现,指数搭台、题材唱戏的行情使得行业与主题类的ETF更加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在数据上体现为行业ETF持续的净流入。

3)北向资金二季度延续净流入趋势。整体来看,北向资金二季度延续净流入趋势,净流入金额为591亿,截至6月底,北向资金共持有A股规模为2.29万亿元。从细分行业看,二季度北向资金主要流向半导体、电池、证券等细分行业。

由此来看,当前的市场中,也确实已经逐渐产生了增量资金流入的正反馈机制。

4、后续能够持续多久,主要关注潜在补涨与扩散行情

那么后续具体能够持续多久,哪些领域会比较强呢?

中信建投认为,可能需要我们重点关注潜在补涨机会与扩散行情。具体来看:

1)AI产业催化因素增多。7月25日,多模态AI、华为AI算力、AI下游应用相关等概念突发异动,部分板块创下4月8日以来新高。前期AI上游如PCB、CPO等板块为主线,且板块效应显著,中下游如大模型、多模态/生成式AI、“AI+”下游应用等细分板块则不见起色。近来随着多重因素催化,如7月11日Kimi K2发布,超越DeepSeek R1登顶国产开源大模型;H20芯片解禁;ChatGPT-5、DeepSeek R2的进展等,新一波AI行情有可能从上游转向中下游。

2)横向对比行业,半导体、非银金融在前期的估值分位相对较低,在指数突破创新高的背景下补涨空间较为充分。半导体在7月18日(异动前)的PE-TTM分位仅是924以来的41.1%,非银金融的PE-TTM分位则是37.56%,相较近期强趋势板块如医药、有色、钢铁、军工等,估值都几乎来到924以来的最高位,或仍有相对较大的空间。

中信建投认为,在低估值+事件催化多重因素共振下,AI中下游和半导体有可能有进一步的行情演绎,接下来可以重点关注半导体和AI中下游的补涨行情、以及向其他低位科技板块的扩散效应,同时随着市场进一步往上突破,非银金融也可能会迎来进一步行情,非银与科技或将迎来共舞。

3) “反内卷”仍在深化。近期,反内卷政策被多次提及,今年7月持续发酵,多项政策出台,相关行业积极响应,中信建投认为,未来反内卷可能与需求端政策进一步夯实盈利底部,中期有可能反复演绎。反内卷作为今年的主线任务,依旧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市场关注的方向。

-小结-

其实,2025年以来,不仅是A股表现强劲,港股市场同样有着相当亮眼的表现。此前港股备受诟病的一个问题就是行业结构“偏科”,例如老经济金融、电信、能源等占比较高;而在2018年上市制度一系列改革后,一大批代表新经济的公司赴港上市或从美国中概股回归,已经明显改变了这一局面,使得目前港股的市场结构已经越来越均衡,最终形成公司与资金的正反馈。

因此我们看市场运行更多的还是要寻找背后的逻辑,“涨多了”、或者“跌多了”并不是应该是我们唯一的评判标准,基本面的变化、企业盈利的修复、增量资金的流向、主线的发展趋势,可能才是很多时候更值得我们去关注的。

而提到基本面、企业盈利、增量资金以及主线的发展就不得不提到今年以来不管是A股还是港股市场上“最靓的崽”创新药了。其市场表现正如诺安精选价值基金经理唐晨所说的,正经历“政策、资本和产业动能”三重共振的向上周期,长期配置价值显著。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小诺家的诺安精选价值。(排名同类为混合基金-偏股型基金-偏股型基金(股票上下限60%-95%)(A类);排名数据来源:银河证券,数据截止2025年7月18日,数据发布日期:2025年7月20日。)

参考文献:

1、【兴证策略张启尧团队】资金共识下,两条主线交相辉映,尧望后势,兴证策略团队,2025年07月27日

2、【兴证策略张启尧团队】新高背后,有哪些被忽视的景气支撑?尧望后势,兴证策略团队,2025年07月24日

3、华泰 | A股策略:A股偏强的逻辑支撑仍在,华泰睿思,何康、王伟光,2025年07月28日

4、【招商策略】A股有效站上扭亏阻力位了吗?——A股投资策略周报(0719),招商证券策略研究,张夏、涂婧清、陈星宇、田登位、李昊阳、郭佳宜,2025年07月20日

5、国金策略牟一凌 | A股策略周报:新驱动的出现,国金证券研究,牟一凌、王况炜、纪博文,2025年07月28日

6、中信建投:A股站上新台阶,看好科技非银接力,中信建投证券研究,夏凡捷、姚皓天,2025年07月28日

7、齿轮开始转动 | 国金策略,一凌策略研究,牟一凌、方智勇、吴晓明,2025年07月13日

风险提示:唐晨,硕士,具有基金从业资格。曾任四川英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理财顾问,2019年10月加入诺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历任研究员、投资经理。2022年12月起任诺安精选价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2025年7月起任诺安研究精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基金经理。

诺安精选价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等级为【R3】,适合风险识别、评估、承受能力被评定为【C3】及以上投资者,具体的产品风险等级请以产品购买时的详细页面展示为准。不同的销售机构采取的评价方法不同,请投资者在购买基金时,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等级与产品或服务的风险等级适当性匹配。

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本观点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保证,亦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定期报告披露的投资组合情况仅反应历史特定时点的情况,不代表当下基金的投资组合情况,亦无法利用基金定期报告信息判断基金净值的走势,请投资者留意。基金的净值表现与市场波动密切相关,短期内可能因市场表现、持仓资产价格波动等因素出现阶段性较大波动。投资者需要了解基金投资存在可能导致本金亏损的情形。基金经理可能会根据市场情况在符合《基金合同》等法律文件约定的前提下调整投资策略和资产配置比例。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管理的基金时,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托管协议》《招募说明书》《风险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文件及相关公告,如实填写或更新个人信息并核对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与自己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产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代表本基金业绩表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负担。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