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08 14:28
来源:视资未来
招商证券“亿元返佣链”浮出水面,券商与量化私募之间的隐秘勾连。
2025年5月30日,广东省纪委监委发布通报,招商证券机构业务部总经理高翔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在接受审查调查。
这位上任尚不足月的核心高管,其掌控的财富管理与机构业务部在2024年实现收入102.33亿元,占公司全年营收的48.98%。高翔的“闪电落马”,震动了整个金融行业,也撕开了券商与量化私募之间存在已久的“返佣黑链”。
高层动荡与内控危机交织
事实上,招商证券近期高层频繁变动。本轮人事调整始于总裁吴宗敏退休,紧接着副总裁张浩川辞职。6月3日,招商银行原副行长朱江涛被紧急任命为招商证券总裁。此番“空降”也被市场视为是对招商证券风控能力的一次重构尝试。
而在更早之前,招商证券因投行业务内部控制失效、员工违规炒股等问题多次被监管部门处罚。据年报披露,公司2024年投行业务收入同比大幅下滑33.75%,一度暴露出其内控体系存在较大漏洞。
一条贯穿六年的佣金输送链
高翔案的爆发,是量化交易领域利益输送链条的集中体现。根据调查,其落马直接关联2024年11月被查的幻方量化市场总监李橙案件。2018年至2023年期间,李橙联合招商证券深南东路营业部原总经理孟鹏飞,通过设立虚假经纪人身份,引导幻方量化的巨额交易进入特定营业部,进而套取“交易佣金40%提成”这一绩效奖金。
据统计,该伙同行为在六年内共计形成1.18亿元不当所得,其中超过2000万元直接流入李橙个人袋里。更为严重的是,孟鹏飞安排亲属冒名担任幻方“专属经纪人”,并以其名义收取巨额绩效奖金。同时,他还向时任深圳分公司负责人高翔行贿价值300万元的黄金,以图摆脱法律风险。尽管高翔最终退还相关财物,但其渎职的行为仍将其拖入深渊。
券商返佣潜规则浮出水面
本案的实质,是券商长期存在的“佣金返还”乱象。量化私募通过频繁、高频交易产生天量佣金,券商则以返佣方式维系客户关系,但此类行为直接违背《证券经纪业务管理办法》中“严禁将机构佣金返还个人”的规定。
回顾历史,监管层早已多次尝试整顿此类乱象:
2002年,多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调整证券交易佣金收取标准的通知》,禁止现金形式的佣金返还;
2012年,中国基金业协会发布《反商业贿赂公约》,对“变相返佣”做出限制;
2023年,证监会启动基金交易佣金专项整顿,重点打击通过第三方咨询、软件服务等方式变相返还利益的行为。
但随着返佣形式日益隐蔽,从现金返还演变为“技术服务费”“市场咨询费”“软件开发费”乃至实物黄金,监管手段始终滞后一步。
2025年7月即将施行的新修订版《证券行业执业声誉信息管理办法》,或成为扭转这一局面的关键文件。该办法首次明确规定,即便尚未受到处罚,只要存在商业贿赂行为,即可被纳入违法失信记录,影响从业者职业生涯的“执业许可”和信用评级,真正实现“穿透式”监管。
科技光环下的合规困境
幻方量化母公司旗下的AI企业DeepSeek在2025年初因低成本大模型研发迅速走红,一度成为科技圈新星。然而,当市场部仍沉迷于佣金套利时,其背后的合规体系却显得脆弱不堪,显示出科技进步与监管滞后之间的巨大反差。
量化私募与券商原本应形成以技术为纽带的合作机制,券商提供高性能交易系统,量化机构贡献稳定的交易流量。但当交易规模跃升至万亿量级,返佣空间亦随之膨胀至亿元级别,如果内控与合规机制缺失,这样的结构极易演化为利益输送的灰色通道。
行业警钟被敲响
此次幻方量化与招商证券相关人员的涉案,招商证券迅速调整管理层架构。新任总裁朱江涛具备深厚的风控背景,副总裁张兴则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师(FRM)认证持有者。这一组合,被视为公司在全面转型中强化风控体系的标志性动作。
更重要的是,监管层正在着手推动行业转型。随着高频量化交易在A股市场成交占比突破30%,监管正在从交易、结算、合规三个维度施压:
交易层面:完善异常交易监测系统;
结算层面:研究引入延时结算机制;
合规层面:券商需提交佣金分配穿透报告。
某大型券商合规负责人指出:“过去佣金返还是一种默认的市场手段,如今每一笔佣金流向都必须经得起审计。”
高翔事件并非孤例,而是券商与量化私募长期利益绑定关系的集中暴露。当前,科技金融的发展正步入深水区,AI与高频算法带来的效率革命必须以更加严密的监管体系为前提。否则,科技与资本的结合将不再是驱动金融进步的力量,而是制度漏洞下的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