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08 16:09
金吾财讯 | 近期,在标普500与纳斯达克指数的带动下,华尔街股市屡创历史新高。然而,表面繁荣之下,市场内部结构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从一系列市场宽度指标(Market Breadth Indicators)来看,这波升势明显缺乏广泛个股参与,显示涨势日益集中,升市基础相对脆弱。若深入分析纳斯达克成份股的技术指标与大型科技股的主导地位,或可对美股中短期走势作出更审慎的评估。
首先,技术面显示市场宽度正在恶化。统计数据指出,自7月下旬起,纳斯达克指数中高于其50天与200天移动平均线的成份股比例出现明显下滑。具体而言,处于50天线之上的股票比例(代表中线市宽)由接近七成高位,急速下跌至46.1%,即不到一个月内下挫超过20个百分点(见图1)。至于长线市宽亦表现疲弱,现时仅约44%的成份股高于200天线,意味过半股票已跌穿其长期均线。换言之,即使纳指不断刷新高位,但升势越来越倚赖少数权重股支撑,市场整体动能正在收缩。
图1:
另一项市宽指标——McClellan Oscillator(麦克连震荡指标)也同步出现恶化迹象。过去一个月该指标快速下滑,反映下跌股票已多于上涨股票,市场内部沽压正在加剧(见图2)。其他主要指数如标普500亦出现类似的市宽转弱情况,并与指数创新高产生明显的“熊背驰”现象,进一步突显现阶段升势过于集中于少数科技巨头。
图2:
这种“集中式升市”所带来的风险不容小觑。当市场过度依赖少数股票支撑指数时,任何一只巨头股的回调,都可能引发指数急跌与投资者情绪逆转,形成连锁反应式的抛售压力。历史经验显示,这类现象往往是中期调整的先兆。因此,即使大盘目前维持高位运行,若市场宽度持续偏弱,投资者亦应提高警惕。
总括而言,尽管美股近期走势强劲,但市场内部结构已释出警号,建议投资者采取更审慎与具选择性的操作策略。短期内,市宽变化将是关键观察指标;若未见明显改善,须防范指数于传统淡季——8、9月期间出现调整压力的可能性。
【团队简介】财智坊
从事金融分析、研究逾十年,主力分析港、美股市;
擅长程序买卖,并透过金融市场(大)数据,编制不同大市指标、图表,甚至进行廻溯测试等,寻找价格表现(price action)隐藏投资的讯息,从而掌握投资市场发展大形势,发掘一些投资启示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