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08 15:19
2015年的夏天,行业充满信心。
那时,阿里巴巴上市还不到一年,最大IPO的纪录刚刚被创造;创业创新的浪潮正方兴未艾,在中关村的咖啡厅里,在杭州梦想小镇每一个工作室的隔间里,BP蓬勃涌现。元璟也在杭州西溪成立,期待走出属于我们自己的创业之路。
2015年8月,理想汽车的前身“车和家”刚刚成立,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都还只是遥远的名词,而在一年多以后,沿着“寻找新物种”的思路,元璟找到了它。
风险投资随市场和技术的浪潮而生,更迭和挑战都是常态。作为躬身入局者,在十周年的节点回望,元璟扎扎实实完成“组团队”、“机构建设”、“造生态”这三重修炼,炼出了属于我们的实战风格。
到了2025年,人工智能再次引领新趋势:从“杭州六小龙”,到AI企业扎堆中关村大街,中国创新的土壤持续生长出机遇,先进制造大升级,中国时光机依然辐射全球。
而今天,元璟也站在新的起跑线,在2025年8月,我们完成了新一期17亿人民币基金募集,以此为节点,迎接崭新的十年。
2025.8
团队组建:产业+投资
2015年8月8日,元璟杭州办公室在美丽的杭州西溪正式设立。很快,北京与上海办公室也相继建立,开启创业历程。
注重“产业+投资”,是元璟从创立就强调的特点。合伙人团队里,吴泳铭和陈洪亮两位来自产业界,王琦、刘毅然和田敏则是投资界的资深操盘手。在随后的基金团队组建中,复合型的底色也成为整个元璟的基调,从投资前台到中后台,团队成员不少来自知名机构,另有不少则来自大厂的运营和技术线。
2022年,前理想汽车CTO王凯加盟元璟担任投资合伙人,带来深厚的智能车产业经验。在投资硅谷智能房车项目Pebble期间,元璟与项目创始团队紧密共创,细化到用户调研、功能优先级、产线设置等细节,更帮助公司对接了核心零部件和量产产线的合作伙伴。元璟的“产业特色”持续升级。
2015.8
元璟资本在杭州西溪设立第一个办公室,此后一直常驻西溪
2016.9
元璟北京办公室设立,2019年搬到亮马桥,合伙人庆祝新办公室“开业”
2017.12
元璟在上海租用wework工位设立办公室,2020年搬到嘉华中心。
合伙人说
元璟资本合伙人王琦:
2014、2015年,行业里涌现了大批新基金,这曾经称作VC2.0。我自己是来自投资行业的老兵,创立元璟的时候,「产业+投资」是从一开始就确定的特点。这不光体现在合伙人的配置上,团队构成也是如此,在项目上会的时候,除了财务数据,大家往往在运营、市场的层面也会花相当多时间来讨论,我们是有意识的在鼓励这样的搭配。
值得一提的是,在出海投资领域,「产业+投资」也积极发挥作用,背靠国内的科技创新和产业链基础,我们发挥国内运营经验的优势,为海外项目推荐各类国内人才、供应链资源,甚至直接对接工厂,产业特色在全球都是明显的加分项。
元璟资本合伙人陈洪亮:
我自己是学工科出身,读的是机械工程和计算机图形学,创立元璟之前又在阿里工作了七年,一直是负责运营和管理工作,十年前“跨界”做了投资人;当时,很多朋友说“产业加投资”是元璟的特色,对我来说这是特别顺理成章的答案。
和投后企业在一起,我们就是创业团队的一员,要一起讨论运营细节、竞争策略,一起处理危机,开会到深夜;对于元璟自己来说,搭建团队、建立运营管理制度,在大型公司积累的经验和人脉也都直接的发挥了作用;尤其是在投资方向的探索上,这两年技术飞速迭代,从产业数字化到产业智能化,从前端服务业大升级到后端制造业“新质生产力提升”,我们的团队迅速成长、出手布局,这些都离不开“产业链接”的作用。
元璟资本合伙人田敏:
从加入投资行业开始,我就一直关注医疗健康领域。跟传统的医疗健康、医药投资不同,元璟更关注科技、智能化跟医疗产业结合的创新,这也是结合元璟的基因做的选择。但这其实对团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深挖医疗产业的痛点,人脉深厚,让医疗项目一听就知道是产业里的“自己人”;又需要懂科技,学习能力强,比如需要实时跟进人工智能技术的迭代,在这方面,元璟的科技团队常常跟我们一起战斗。还记得2021年投资深势科技的时候,CEO在现场描述「多尺度建模+机器学习+高性能计算」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毅然和我当场就拍板出了TS,我们这种复合背景的合作已经磨合了很多年。
从组团队到建机构:系统化升级
从优秀的团队再到成为真正的机构,募投管退各方面都需要系统化升级,更需要从零开始摸索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讲,元璟自己也是一家创业公司。自2017年到2021年,元璟开启“机构化”的旅程,将每一个团队个体组合成元璟的整体品牌,再到市场上闯出更大的影响力。
✦管理规模扩大
目前,元璟的人民币和美元均完成四期基金募集,整体管理规模超过150亿元,在今年8月,元璟完成第四期17亿人民币基金募集,再次获得国家级母基金认可。
✦LP体系多元化与迭代
作为一家双币种投资机构,元璟资本自成立以来,LP结构持续优化,日益获得国内外一线机构投资者的认可,众多LP多期复投。出资人在国内包括多家国家级母基金和产业基金,国际上也涵盖了世界一流的主权基金、养老金、捐赠基金和基金会等全球知名机构。这种高质量、多元化的LP构成为元璟的稳健发展与持续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并在我们机构化的迭代进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系统化投资体系
伴随市场和技术的迭代,结合双币种的特点,元璟所关注的行业聚焦到智能科技、先进制造、医疗科技和跨境出海等方面,每个小组都沉淀下从行业研究到项目筛选的方法论。
✦职能全面的管理体系
十年间,超过150个项目的投资,如何进行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投资上会到管理退出,元璟已经建立标准化流程;在投后服务方面,元璟也为投后企业提供了组织成长、品牌成长、商务资源对接、专家咨询等全方位支持。
2018.5
元璟资本完成5亿美元新基金募集,机构化再上台阶
2019.9
元璟资本新一期CEO峰会在杭州举行,四大行业闭门会同时展开
2020.7
一个关键节点,理想汽车上市
2021.1
元璟完成三期人民币基金募集
2021.3
又一个关键节点,涂鸦智能上市
合伙人说
元璟资本合伙人刘昕:
LP 的多元化给我们提供了更强的生态韧性,资金来源从地域到币种都是多元的,它首先给我们提供了更稳定的资金基础;它也是一种“规范推手”,倒逼我们建立合规、高效的内部体系;它同时还带来不同的产业资源、政策资源。元璟的募资之路确实也是从点滴积累到今天,但“把资金募资到位”也只是投资机构的起点,能不能发展出“系统化资金管理能力”,这才是真正机构化要走的一条路。感谢各位出资人一直以来对元璟的支持和信任。
元璟资本合伙人陈洪亮:
项目的管理体系是一个庞杂的工程,定期的项目梳理,系统化的赋能支持、资源整合,项目生命周期的评估和退出决策……哪一条都是牵动元璟前中后台的一个大工程。
在项目生命周期管理上,我们成立了专项小组,搭建了系统化的项目全周期动态监控机制;在投后项目的支持上,我们在HR、PR、产业专家,这三个方向上提供全方位支持;同时,以投资团队各自领衔,针对不同项目的不同需求实时响应,希望能既精准支持到位,又真的帮忙不添乱。
从机构到生态:支柱企业领跑“朋友圈”
2025年3月7日下午,元璟智能科技闭门会在上海举行。一共有21家投后企业和生态合作公司参与本次活动,闭门会持续5小时,会后达成多项合作。
这是元璟朋友圈“持续发力”的一个例证。在成立十年之后,元璟投后生态正不断扩大“朋友圈”的影响范围。
在智能车、AI科技、跨境出海等领域,作为支柱的投后企业成为链主,他们带动更多上下游企业浮出水面。影响力不只来自单点,而来自相互的促进,形成合力。
✦智能硬科技生态建设:
自2016年底投资理想汽车开始,元璟持续布局智能汽车产业链,已陆续投资了十余家汽车产业链创新企业;自2024年起,元璟的智能科技投资也已扩展到无人机/航空器和人形机器人领域,对傅利叶、有鹿机器人、星动纪元、维他动力等公司的投资覆盖机器人本体、大脑、小脑、具身模型的链条,进一步激活产业链合作。
✦AI科技生态建设:
AI技术影响深远,当它与硬科技新物种不断交织、碰撞,就会出现伟大的科技公司和投资标的。随着生成式AI的爆发,元璟在应用层、模型层和底层Infra都有全栈覆盖。上层应用布局了多家图像、视频,语音相关的应用公司,模型层也有思必驰、深势科技这样的大模型和AI for Science头部公司,以及基础设施层面也投资了涂鸦智能、云尖信息、赛丽硅光这样的基础设施公司。
✦杭州创投生态建设:
浙大与阿里的协同效应,塑造了杭州独有的双核驱动的创业生态。元璟起步于杭州,自创立之初即融入这一创新生态,创始团队兼具对“大厂”的产业洞察与高校科研脉络,这也助力元璟在杭州持续发掘和赋能更多新兴科技公司。在今年的杭州万物生长大会上,一共有33家元璟投后项目评入选浙江独角兽企业系列榜单、杭州市独角兽&准独角兽企业系列榜单等系列奖项。
✦跨境出海生态建设:
元璟将全球投资策略细化为“三环”,在中国市场与全球市场持续寻找投资机会,尤其针对全球华人创业者,“华人团队+强运营+亚洲资源链接”的特色,在全球多个市场不断刷新“科技新物种”,元璟投后也诞生了如Advance、Stori、UniUni、Fordeal、Fantuan等多家独角兽和准独角兽公司。
2022.8
即使在疫情期间,元璟仍坚持积极投资,为此后的生态建设打下基础。在西溪,元璟团队庆祝七周年,迎来第八个年头。
2023.12
元璟完成四期美元基金募集
2024.12
佑驾创新上市,元璟智能科技生态持续扩展
2025.3
元璟智能科技闭门会议举行,21家投后企业、生态伙伴积极合作
2025.8
元璟完成四期人民币基金募集
合伙人说
元璟资本管理合伙人刘毅然:
过去十年,元璟的生态建设走了一条从单点深耕到集群共生的路,我们自己总结为组团队、建机构、造生态,这三重修炼的境界。
真正的生态不是简单的企业叠加,而是让链主企业成为 “能量枢纽”,带动上下游形成化学反应。在我们各个生态的建设当中,都已经产生了支柱和链主企业,他们带动智能车领域的协同创新,带动AI赛道的技术共振,在带动之下,每个参与者既是受益者,也是赋能者。同时,生态的作用也不仅局限在某一个市场,跨境出海的探索让我们确信,带着本土基因链接全球,能让生态的边界不断扩大。
在未来,我们期待生态圈中能树立起更多的支柱,新公司和老公司会有更多互动;我们更希望,花在生态修炼上的时间、经验都可以逐渐累积,在大生态柱子下有新的物种可以继续生根发芽,长成森林。
元璟资本成立于2015年,由阿里巴巴联合创始人吴泳铭先生创立。作为一家具有“产业+投资”基因的投资机构,我们的团队成员由来自于一线科技公司核心岗位的专家和国内一线VC的资深投资人组成,关注早期创业公司,进行人民币和美元双币种投资。
元璟资本关注智能科技、先进制造、医疗科技、跨境出海等领域,管理规模达到150亿元,投资项目超过150个,其中包括理想汽车、涂鸦智能、佑驾创新、聚水潭、思必驰、傅利叶、深势科技等知名项目。除了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外,我们为创业者提供深厚的产业运营经验、产业人脉和产业发展资源等支持,致力于成为创业者身边的“最强辅助”。
(转自:元璟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