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放了一个月假 这类患儿增加三成!

2025-08-08 09:46

(来源:中国宁波网)

转自:中国宁波网

“上周右肘骨折刚康复,结果周六孩子和小伙伴在游乐园玩得太开心,爬滑梯的时候不慎摔伤,左肘又动不了了。”坐在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正骨病区、主任中医师赵瑛面前的兰兰(化名)妈无奈地叹了口气。

经检查,5岁女孩兰兰的左肘骨折了,而这与右肘刚治好的伤如出一辙,都是肱骨髁上骨折。

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供图

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供图

同样的情况并非个例。

“自暑假开始至今,我们科室所接诊的儿童患者明显增多,比平时增加了三成多,绝大多数是肱骨髁上骨折和尺桡骨骨折,短期内再次骨折的也不少。”赵瑛对此感触很深,有的是踩在毯子或玩具上被绊倒的,有的是旅游时骑马受伤的,有的是和同学骑车追逐,由于车速太快,拐弯时刹不住,最终双双倒地。“离开学还有近一个月,家长在看护时不可大意,即使是在室内也要多留个心眼。”

右肘骨折刚治好左肘又骨折了

为何这种病频繁盯上孩子

所谓肱骨髁上骨折,是指发生在肱骨远端内外髁上方两厘米以内的骨折,是最为常见的儿童肘部骨折,多见于12岁以下孩子,且男孩占比较高。

根据受伤机制,该病可分为伸直型、屈曲型和粉碎型,其中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约占90%以上,与跌倒时用手掌撑地关系密切,暴力间接传到肱骨髁上,骨折远端向后移位,按移位情况又可分为尺偏型和桡偏型。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活动量大,但肱骨髁上是松质骨和密质骨交界处,受外力后容易发生骨折。”赵瑛解释,不过儿童恢复能力强,一般情况下,只要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都能康复。

以兰兰为例,其第一次右肘受伤是在与小伙伴玩耍时意外跌倒所致,赵瑛团队通过张氏骨伤疗法为其开展手法治疗,目前骨折处愈合良好,恢复正常功能。在全面评估后,赵瑛这次又以同样的正骨手法为兰兰进行手法复位,杉树皮夹板外固定。

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供图

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供图

就在送走兰兰没多久,7岁男孩阿浩(化名)也因同样的问题找到赵瑛求助。

原来当天上午,阿浩独自一人在小区里玩滑板,为躲避迎面驶来的电动车,他连忙往左一拐,一头扎进了花坛,自此肘部红肿疼痛,整个形状看起来像双靴子。好在经相应治疗,阿浩最终并无大碍。

赵瑛提醒广大家长,假期在带娃进行轮滑、骑行、漂流等存在一定潜在危险的运动前,需教会他们如何科学佩戴头盔、护膝、护肘等装备,提高安全意识。

此外,游乐场也并非托儿所,不建议孩子们在其中做一些危险动作,如站着荡秋千,从高处往蹦床上跳等。值得注意的是,若孩子不慎摔倒,大人千万别着急抱,以免因错误搬运导致二次损伤。

骨头接好后为何要定期随访

这个故事告诉你答案

“相比肱骨髁上骨折,很多人对尺桡骨骨折的关注仍有待提升,这也是儿童常见骨折之一,不是说发现问题后没有第一时间就诊,而是在治疗阶段未按时随访。”赵瑛提到,前段时间她就碰到了一个在引体向上过程中因力量不足而从单杠滑落,导致尺桡骨远端骨折的患儿。

患者最初是在当地医院做的治疗,医生为孩子进行手法整复,石膏固定,并叮嘱需按时复查。

可由于孩子当时正处于小升初的关键阶段,全家都把心思放在学习成绩上,没顾得上这事。谁知在三周后拆除石膏时,却惊奇地发现,孩子的手竟然歪了。

“这在临床上称为畸形愈合,简单理解,是骨折后断端在移位的情况下愈合,导致外观畸形和功能障碍。”赵瑛分析,这可能是与患儿骨折较为严重,肿胀减退后,没有及时调整外固定,使骨折发生移位,加上忽视随访,未尽早发现端倪。之后,赵瑛又对患儿进行了二次整复。“虽说最终结果是好的,可要是早点察觉,孩子就可以少吃点苦。”

正因如此,在遭遇骨折时一定要学会正确的应对方法,这有利于减轻疼痛,提升整体治疗效果。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